65岁阿姨“出逃”8年,这个决定看呆所有人

2023-03-21     尹建莉父母学堂

原标题:65岁阿姨“出逃”8年,这个决定看呆所有人

65岁阿姨“出逃”8年,这个决定看呆所有人

#我在头条对她说#

提起人生后半场逃离窒息婚姻出走远行的女子,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那位“56岁自驾游”的苏敏;

但鲜少有人知道,在她之前,还有一位这样的“前辈”曾踏上过旅途……

终于见识天地广阔

52岁那年,李冬菊在经历了下岗、丈夫出轨离婚、抑郁等一系列人生磨难后,找到了救赎自己的方式——骑行。

她的前半生,像无数基层女性一样,扮演着女儿、妻子、母亲等等被社会认可的角色,在一条“正确又麻木”的路上走过大半生;

直到她赖以维继的固定生存模式破灭,才从“梦中”惊醒,去寻找作为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照顾者存在的意义。

一群花花绿绿风驰电掣的骑行者从她身边路过,像一群飞翔的大鸟,让处在幻灭中的李冬菊嗅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味道。

2014年,靠着打工攒下的一些钱和儿子的资助,她买下了一辆山地车,踏上了旅途。

之后8年,她靠着每月3000元的退休金,骑行走过了12个国家,横跨三大洲。

她穷游的故事精彩纷呈、惊心动魄:睡过墓地、住过黑店,交流靠手机翻译,风餐露宿更是常事。

虽然一路艰辛,却也遇到很多值得铭记的事,见识过了形形色色的人。

骑行旅途让李冬菊忘记了自己是个抑郁病人,让她发现了自己曾经认知外的其他活法,让她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被尊重是什么感觉。

故事如果只到这里结束就好了,我们会为一位女性的重生感到欢欣鼓舞、热血沸腾。

只可惜,这是一段“掐头去尾留中间”的故事……

意想不到的结局

李冬菊结束她的旅程半年后,苏敏开着车出发了,收获无数人的艳羡、关注、祝福。

而暂停脚步的李冬菊,原本也计划着疫情稳定后继续开启自己的骑行之旅;

可当大家都期待着她更精彩的旅途时,她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曾经出轨背叛她的前夫突患重病,他的后妻拍拍屁股走人了,李冬菊决定承担起照顾前夫的责任。

许多人对此大惑不解:

按照李冬菊自己的说法,她在经历过这么多事之后,不恨前夫了,对所有人都不恨了……

很多文章中也把她这种心态塑造成看破世间疾苦、慈悲为怀的菩萨心肠。

这算怎么回事?

一个走出“工具化价值”剧情的女性,历经万难治愈自己,难道就是为了回头好给渣男继续做贡献?

这碗“毒鸡汤”很难不噎人。

果不其然,她的另外一些话,才暴露出了更真实的想法,她说:

“我觉得能复婚不要再婚,因为再婚牵扯到孩子,各种问题,很难很难。

我就是跟他磨合磨合。再一个就是人都有犯错的时候,顺其自然 。”

“我觉得能复婚不要再婚,因为再婚牵扯到孩子,各种问题,很难很难。

我就是跟他磨合磨合。再一个就是人都有犯错的时候,顺其自然 。”

感觉这条路很难,又担心牵扯孩子的她心态上并没有“成佛成仙”;

再结合她的前半生看看,就更觉得,这所谓的“不恨了”,更像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活在“第二性”幻想中的前半生

李冬菊形容自己的前半生时,用了“无忧无虑”这个词。

按部就班从结婚生子到相夫教子,一路除了让渡自己的事业照顾家庭外,一切都很顺遂。

她觉得自己离婚前的生活很幸福,自己虽然事业走下坡路直至下岗,但丈夫能干,一路升到中层领导;儿子也懂事孝顺,生活里大小事都给李冬菊安排好。

一直依赖丈夫儿子的李冬菊做着清闲的工作,没吃过什么苦,家里需要用钱的事儿从没操心过,对存款更是毫无概念。

直到,能干丈夫很俗套地出轨年轻女同事,给李冬菊原本平静的生活迎头暴击。

丈夫捏着离婚协议书让李冬菊签字,说“房子留给你,我把存款都带走”;

直到这时,她还天真地以为丈夫不可能真的和她离婚,赌气着“人都要没了,还要钱和房子干嘛”,然后大笔一挥签了字,表达自己啥也不要就要人的决心;

结果真落得一个人财两空的结局,前夫美滋滋带着房子和所有钱去和别人结婚了。

天真过了头,便是能被有心人拿捏利用的愚蠢。

这巨大的落差感,一下把李冬菊从幻想拉回现实,觉得天都塌了的她逢人便诉说自己的苦难遭遇,就跟祥林嫂似的,时间一长,自然无人再愿意搭理她,她也慢慢患上了抑郁症。

命运赠予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天真”“麻木”“依赖”,构成了李冬菊前半生的关键词,直到踏上骑行旅途,她才切身感受到这些旧有的生存哲学,并不是“万能灵药”。

再亲近的人被依赖久了,都会产生厌烦和疲惫。

更别提陌生人。

李冬菊第一次出国骑行,除了在淘宝上花钱办了四国签证外,她连外币都不知道要提前换好,还是同火车的同胞帮她的;

心血来潮要出国,却没有做好准备,手上拿着没有上网功能的老年手机,只能打电话接电话,一切依赖他人;

年龄大,骑得慢,什么都不懂,消费观念又不一样,她一直跟着的两个骑友忍了一周后,半路把她甩掉了,李冬菊托了好些人帮忙才顺利回到国内,第一次骑行以惨败告终。

像一个初入社会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跌跌撞撞学习如何成长,刚出门就碰了一鼻子灰。

这觉醒的代价,太痛!

可怕的地方正在这里:

什么样“吃人”的文化,才会把一个女人塑造成几十岁了,还像个“傻白甜”一样幻想、期待被他人拯救,像之前没活过一样,对真实的世界一无所知?

直到某一天被现实狠狠打一巴掌,经历至暗时刻、深切感受到绝望痛苦、痛彻心扉,人生走过半截儿才幡然醒悟,重新开始自我成长,为自己活一次。

李冬菊是这样;苏敏是这样;我很喜欢的一位从底层起家,如今是知名大V的博主也是这样——

她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和很多女孩儿一样,在脆弱无助时想找个男人当所谓的靠山,差点都和对方结婚了。

直到有一次对方因为很小的事情打了她,她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当晚收拾好行李离开,一路上在出租车里嚎啕大哭。

后来的她,无数次庆幸自己勇敢跨出了那一步。

不知道还有多少女性,不论出身背景,依旧活在“粉红泡泡”里,天真地幻想着:

“找到那个爱我的人,我就自由了、安全了、可以无忧无虑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慢慢磨合磨合就好了;

不就是打一下嘛,他都道歉了,以后不会了;

身为女人就该做这些,XXXX才是好女人……”

“找到那个爱我的人,我就自由了、安全了、可以无忧无虑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慢慢磨合磨合就好了;

不就是打一下嘛,他都道歉了,以后不会了;

身为女人就该做这些,XXXX才是好女人……”

以成为别人规训的样子为代价,换取那些“既不必经历风雨,又能满足自恋的安全生活”,直到某天“啪”的一下泡泡破碎,跌入尘埃,重头再来。

可是:

“成为自己,为自己而活”,这难道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应有的权利吗?是我们为孩子从小就该树立的人生目标!

而在那层粉红气泡里,却不知道有多少人从出生开始,就被驯化成“生育工具”“性工具”“劳动工具”“工艺品摆设”……

当工具物品失去价值和作用,结局只能是被抛弃。

希望每一个靠别人而活的成年人,不管是情感还是经济依赖,都能在付出惨痛代价之前就明白:

这世上永远不会抛弃你的,只有你自己,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你自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f6d5a1add460beb2b61cb32c66e4d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