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江南春
4月6日,在2023年(第八届)中国快消品创新大会主论坛上,新经销特别邀请到了分众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江南春先生。
江南春,分众传媒创始人、董事长。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逾30年广告营销经验,2003年创办电梯媒体集团分众传媒。2005年分众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7年入选纳斯达克100指数股。2015年分众传媒回归A股市场,营收超百亿元,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文化传媒股。
分众传媒覆盖中国4亿城市主流人群,被评为“中国最具品牌引爆力的媒体平台”
在会议现场,江总以《穿越周期 韧性增长 打造高质量中国式强品牌》为主题,做了精彩演讲。
以下为江总演讲内容(部分有删减)。
“三爱三怕”中算准心价比
过去一年,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非常VUCA的一年。在这背后,什么变了,什么是不变的?中国消费增长的动力,不会因为一年VUCA事件而发生动摇。
中国已经形成了4.7亿中等收入以上阶层,真正的动力是中国人非常努力非常勤奋,努力勤奋背后需要自我补偿和自我奖赏,这是中国消费升级的核心动力。
每一年奋斗都是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无论是更健康的自己,更富有的自己,还是更美丽的自己。
我认为这些动力没有随着一年VUCA事件而改变,中国对于美好向往的总结来说,叫三爱三怕三缺,爱吃、爱喝、爱健康,怕老、怕累、怕孤独,缺爱、缺心情、缺刺激,所以你的生意只要在三爱三怕当中,我相信都有长坡厚雪的巨大潜力。
实际上中国的主流人群的消费心理在过去这些年当中,发生了很多大趋势性的改变。
低价的东西越来越站不住脚,我们看到品质品牌心理满足感,刚需的东西被自我标签化的东西所取代,任何一个品牌的选择都是自我人格投射,实用主义的东西被情绪的氛围场景所替代,哥吃的不是一碗面,哥吃的是寂寞。
需求过剩的时候,商品不仅要提供功能,关键要抚慰心灵和情绪。
去年线上流量腰斩,线上的流量红利不再,看到兴趣电商蓬勃升起,但很难盈利,获客成本持续攀升。
所有的术,都不能改变内卷的事实。流量不是生意增长的根本,需要不断优化,但是光靠流量既留不住量,也留不住人心。因为流量不属于你,属于平台。
真正的算法,你再怎么算,也是算不过平台的,所以品牌的核心,要算准人心,算准人心才是所有生意增长的根本点。
以前是性价比的世界,再后来是颜性比的世界,再后来就变成心价比的世界。
品牌如何高质量发展
人口红利、流量红利消失的今天,品牌如何高质量发展?
第一是到底解决了消费者的什么功能或者情感需求?
第二是不仅要与众不同,而且要引领趋势,光与众不同是不够的,你是不是面对新世界能够引领趋势?
三是突出性,想起这个品类,能不能条件反射般的想起你,你是不是这个品类或者细分品类的代名词?
大家看一看过去11年的中国股市的发展,中国股权指数的发展只涨了20%,但是中国品牌100强指数,坚定增长了170%。所以只有在危机当中坚持品牌建设的人,才强劲地穿越了周期。
高覆盖、高质量、高影响三高是核心。
1、高覆盖:凯度2021年中国城市居民广告关注度研究,实际上高覆盖是指谁?指互联网广告95%、电梯广告79%、电视广告51%的覆盖。这是中国的三大高覆盖媒体。
2、高质量:短视频上,这些媒体主要是靠内容的,所以要打造高质量的内容,消费者在这些媒体上,其实对广告的关注是非常有限。而我们看到在户外的广场,在开放式的空间当中,大家每天路过那么多的广告,能够记起来的也寥寥无几。
KANTAR研究发现在越封闭的空间中,越小的空间中,消费者对广告的关注度才是更高的。过去一天或者过去一周,你能回忆起来的广告是什么,电梯大概3.3个,短视频是2.1个,社交媒体是2.5个,这是相对高频接触能够从消费者心智中回忆起来的广告数量。
3、高影响:我在抖音上,在视频号上有很多时候在分享,目前已经做出几万条的内容,红了几十条。
在这种情况下做高质量的内容谈何容易?今天种草大家都在种草,现在是草原上种草,种完了草,我有时候也找不到我自己的草在哪儿。
什么是高影响力,你的完播率、环播率。主要的传播叫“双微一抖一分众”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B站,在线上做内容、做话题、做植入、创造可以被传播的内容。
而在线下公寓楼、写字楼、商场、影院、是消费者最核心的生活空间当中,分众在那里等着你,所以线上和线下的共振是今天品牌传播的核心。
品牌被引爆和传播只有三个路径:
第一是融入或者开创社会重大事件和话题。比如说郑州发大水鸿星尔克捐款,汶川地震王老吉捐款、李宁纽约时装周,这些是重大社会事件引爆了品牌。
第二是融入社会重大娱乐。就像《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比如我们看到冠名伊利《爸爸去哪儿》,安慕希《奔跑吧兄弟》,蒙牛《超级女生》、海飞丝《中国达人秀》,我觉得这些对社会重大娱乐融入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三是融入消费者核心生活空间和生活场景。这是分众,实际上你发现这三大融入是整个品牌传播可能不可缺少的三种方式。谁都想赌对当年最红的综艺,但是实际上可遇不可求,成功率很低。
要用确定的媒体逻辑,打赢不确定的媒体逻辑。
投广告跟投资一样,要有确定性,中国4亿主流人群,每天在必经之路跟消费者之间确定性的连接,分众就在做这种链接。
驱动增长的
三个路径和三个建议
驱动增长目前有三个路径:
品牌破圈:妙可蓝多,实际上作为牛奶公司,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它聚焦到一个机会赛道奶酪棒,蒙牛伊利当时没有做,所以这带来一个机会。
妙可蓝多在分众上引爆之后,从1.7亿开始发力,第一年从1.7亿跑到5亿,第二年从5亿跑到了15亿,第三年从15亿跑到了45亿。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真正的价值在于,你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在一个新的机会赛道上,投入你孤注一掷的能量。
场景触发:哈佛一个著名的理论,人们需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需要解决的场景问题和场景中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意义。
场景是一个触发消费核心动因,花西子在情人节的时候,告诉大家一个概念,送花不如送花西子,520年的时候,一生所爱,永结同心,没有给你女朋友送一把带锁的唇膏,说明你不想锁定她。
农夫山泉在2020和2021年碰到疫情,外面的需求降低,催生了新的家庭用水场景。好水煮好米,好水煲好汤,好水泡好茶,把大桶水的生意推了出来。
世界上很多时候,本来不存在需求,你触发了场景就触发了需求。所以老品牌很重要的问题是,场景的触发才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的选择。
渠道助攻:打了广告之后,很多人说不知道谁看了。所以分众跟阿里现在的组合是,打了广告数据可以回流到天猫数据银行。
谁看过分众的广告,可以点击这个人群二次追投,也可以点击人群里面的“精致妈妈”,看过分众广告是个标签,再加上“精致妈妈”这个标签二次追投,形成有效地闭环。
所以投放不仅是一次投放,它是数字资产的一次累计。线下渠道助攻也很重要,在去年整个副食下降9%的市场当中,有一个品牌逆势继续上升了40%-50%。
不仅打赢了品牌心智之战,更重要的是跟线下的渠道联动,在线下的渠道帮门店引流。
最后,给大家三个建议。
第一是在今天有限的资源下,聚焦核心单品,减少长尾单品,在核心单品上做迭代做创新。
第二是聚焦核心资产,品牌是核心资产,减少对流量和促销依赖。
第三是聚焦消费者行为改变,这么多碎片化的传播,实际上真正有用的就这几个,减少无效投放,在主品牌上做新场景、新人群的迭代创造新的增长。
2023年,人口增长的红利已经结束,但是人心的红利正在展开。流量的红利已经结束,但是品牌崛起的红利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