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周群
关于折扣的话题,近期很火,行业里面都在探讨这个模式。
零食折扣店在考虑如何快速扩张,传统零售巨头在思考如何融于折扣化模式,品牌商在探索要不要和折扣店建立合作。
当然,经销商也不例外,也在思考如何应对硬折扣的冲击。不过相比于基本盘较大的企业,经销商受到的影响似乎更为直接。
近段时间,有不少经销商跟“新经销”反馈,受野蛮扩张的零食店影响,生意下滑很明显。2元的怡宝卖0.9元、5.5元的元气森林卖3.2元、3.5元的可比克卖1.8元...
资本进入,全国性折扣连锁品牌加速扩张,折扣业态给经销商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
前几天,和新经销的老朋友唐山一合商贸&店家通B2b&积极的零食连锁创始人于秀伟,深入交流了一番。
在传统商贸的基础上,从0到1打造本地B2b供应链平台,又在2021年前瞻性的进入零售领域,创立了本地折扣连锁品牌——积极的零食连锁。
关于经销商入局硬折扣这件事,他是如何思考的?又是如何做的?硬折扣对经销商是挑战还是机会?
于总是有发言权的,从传统经销商到B2b的搭建,又开了零食店和生活批发超市。相信他的思考和判断,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做B2b是打破“秩序”
2011年,于秀伟从厂家离职入行商贸生意,成为乳制品经销商,做唐山的商超和小店生意。2019年,他搭建了店家通B2b供应链平台,将重心开始聚焦在小店业务。
做B2b的原因,于秀伟告诉新经销,有三个维度。
站在门店的角度,小店老板已经适应线上订货的形式,而且需要一站式的商品供应。
从2017年互联网入局,不断地对市场进行教育,小店基本上普遍接受了B2b订货的行为。而且小店老板能花更多时间去经营顾客,而不是对接各种不同的供应商。
从市场的维度看,当时全国范围内B2b的扩张,打破了原有的市场秩序。
原本以厂家为主导的市场,是有严格的商品流通管理,因为经销商必须遵守厂家制定的规矩。但是一些大的B2b平台冲击本地市场的影响很大,导致经销商任务完成困难,只能打破市场秩序。
最后从自身的维度出发,B2b是经销商自身可以主导的生意。
经销商做代理生意,话语权并不高,被厂家压库存,被商超拖欠货款,基本上风险都是经销商在抗。但B2b的生意,不是品牌有什么卖什么,而是小店需要什么就卖什么,现款现结,生意由经销商自己来主导。
于秀伟花了三年时间,不断试错和调整,走通了区域B2b平台的模型,成为本地区域最大的B2b供应链平台。
入局折扣零售是“实验田”
做好B2b之后,于秀伟又前瞻性的做了另一件事——开零食折扣店和生活批发超市。
2021年,于秀伟发现原有的B2b生意有所下滑。走访市场后发现,是周边小店的生意在下滑,原因是有些地方开始出现了一些零食折扣店,导致小店生意被抢走了一部分。
当时零食店折扣店在北方只是处于萌芽阶段,为了更深入了解这个业态,于秀伟到南方市场进行了考察。评估完之后,就制定了开店计划,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开出了第一家店——积极的零食店。
为什么考察完,就开始开店?
第一,抢市场先机,先站稳脚跟。
原有的商贸生意和B2b生意,已经被刚萌芽的折扣连锁抢走了一部分,生存空间被挤压。如果不先动起来,等着全国性折扣连锁品牌遍地开花之后,生意就更难做。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在全国性折扣连锁品牌还没在本地发力之前,先把折扣业态在本地做起来,生存空间就还是自己的。
第二,消费者在接受折扣业态,生意模型是成立的。
折扣的底层逻辑是好产品卖低价,而非卖低价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较低的价格,享受到好的产品,肯定倾向于到折扣店消费。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市场真实现象,之前服务的一些小店,被零食折扣店冲击,生意下滑三四成。
于秀伟告诉新经销,开零食店和社区批发超市对他来说也是一次新的“试验田”。
整个市场本质是线上和线下在下一盘棋,互相博弈。在这个棋盘里,线上的优势其实在不断扩大,B2C、直播、即时零售等等,已经拿走了很多份额。
线下份额在被挤压的同时,各方棋子也在博弈,此消彼长,到底未来谁更有潜力?
从他的角度看,折扣零售一定会慢慢占据更多份额。所以开零食店和生活批发超市是一次新的“试验田”,因为即便这场零售变革没有很大,也不会对现有生意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这场零售变革是颠覆性的,生意基本盘反而会更稳固,做得更大。
对于经销商来说,如果不做改变,在这种模式升级下,只能是被动选择,可能是继续更难的活着,但更有可能是直接被淘汰出局。
于秀伟用了2年时间,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做折扣零售的路径。到现在,积极的零食连锁在唐山已经有14家零食折扣店和2家生活批发超市,还有2家在装修中待营业。
他是如何做好折扣业态的?
低价不是引流逻辑,而是定价逻辑
零售的生意,是通过“场”把“货”卖给“人”。在折扣店里,“场”就是门店,核心的逻辑就是在什么地方,通过什么方式,将什么产品,卖给哪些消费者。
首先看选址维度。坚持一个原则:不是好铺,没有成功的概率,坚决不拿铺。
什么样的铺子是好铺?
闹市中的“偏僻地”。闹市是人流量集中的地方,目标消费者群体多。比如大学周边、大型居民区、核心商圈等。
“偏僻地”是消费者去闹市必须经过的地方,离消费者很近,但是成本不会很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交通和停车要方便。
再看商品维度。如何组好一盘货?
先抄袭。任何一个已经成为体系的系统,门店数量超过几百家,它的是商品结构肯定是经过打磨的。
对于一个初级选手来说,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向优秀的同行去学习,抄一盘货。
有了基础的货盘之后,就需要发育出差异化的商品能力。基于本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去针对性的选品。
很简单,去看当地最好的超市门店,看看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然后去复制差异化的产品。
比如超市里真果粒250ml卖得很好,说明消费者认可这个产品,就可以选择100ml规格的,既符合零食店的逻辑,又是消费者认可的产品。
差异化的产品要快速上新,让消费者保持新鲜感。持续给消费者品质高的低价,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固定认知,这家零食店店就是提供高质量的低价好产品。
在于秀伟看来,零食折扣店选品的底层原则一定是好品低价。在现阶段,品牌一定是比白牌质量更稳定,所以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找每个细分品类的代表品牌,找与市场常规售卖有差异化的产品。
积极的零食店单店的SKU数在1300个左右,其中定量在500个SKU左右,散称800个SKU左右,35%的商品直接和品牌合作,本身就具备价格优势。
另外65%的商品,通过供应链的优化,不要售后,不要回调,不需要配送到店,通过降低后续的服务成本和物流成本,也能实现价格优势。
然后再看营销维度。如何做到开店即爆?
在门店装修期间,就要开始造势预热。装修期的围挡,在城管允许的范围内,能做多大就多大。
围档市场核心要体现的元素:品牌理念和活动力度。零食店的位置本身人流量不会差,每天路过的视觉冲击,可以让消费者产生期待感。
同时,还要借助抖音的同城流量宣传。每个店铺都会开通专属的店铺抖音号,记录零食店从装修到开业的过程,并在开业前夕发布门店活动,通过抖音同城流量引流到门店。
最后是服务。如何和消费者建立朋友关系?
对于消费者来说,好的产品只是复购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真正能让消费者产生好感的因素,是人的情绪价值。
这种情绪价值来源于店员,对消费者是不是有同理心。很多小的细节就能让消费者满意度大幅上升,比如微笑服务、进店时的“欢饮光临”、主动帮老年人提袋等等。
同理心的建设,很重要。所以,一定要做好门店的激励方式和制度引导,以及相应的组织文化建设。
写在最后
今天分享于总的案例,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开店,而是希望能通过案例呈现一个潜在的方向,经销商向下游延伸,在本地尝试折扣零售。
正如在交流中,于总提到,经销商一直都过得不容易,无论是上游厂家变化,还有下游渠道的变化,最后还是经销商生意变难做。
每一次变革结束,既有先驱,也有先烈。硬折扣带来的供应链革命同样是如此,有人拿着更好的商品能力,更好的门店运营能力,更大的资本投入,经销商的生存空间还能剩下多少?
关于硬折扣,经销商到底该如何应对?是入局还是观望?如果入局,该如何做?
12月6-7日,在“新经销”主办的“新生态•硬增长—第一届中国快消品硬折扣大会”,于秀伟先生将会现场与大家分享交流,从经销商视角去分析折扣零售的危与机!
PS:2023年12月6日-7日,“新经销”将在郑州举办第一届中国快消品硬折扣大会。本次大会,2天议程,是全行业首个聚焦硬折扣主题的大会。
本届大会将围绕“新生态•硬增长”为主题,2天时间,2场主论坛,2场主题研讨会,1场闭门私享会,与硬折扣连锁品牌实践者、快消品头部品牌高管、全国大商、传统零售企业等一起相约郑州,探讨硬折扣带来的生态变化,推动快消产业的新增长!
私信咨询,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