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正骨》栏目由广东省名中医林定坤教授及其团队倾力打造。
正文共计1898字,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做了颈椎手术,结果几个月过去了,手还是麻,脖子还是痛,五十多岁的梁先生陷入了后悔的情绪中,复查时便开始大吐苦水:
“
为啥还是这样?
是不是我的手术没做好?
后悔了,白白开了一刀!
”
但是,实际上,不舒服真的是因为手术没做好吗?
还是有别的一些隐情?
本期栏目,我们就来跟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1
手术做好了吗?
术前
梁先生因脖子受到外伤后出现左边手脚麻木、左边腿无力,颈部疼痛的症状,而后经过一系列的诊查,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
明确了是颈椎第五、六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受压所致,同时受压的脊髓局部有白点,出现了脊髓变性的信号。
(术前椎间盘压迫脊髓)
如果压迫物不解除,不仅有压迫加重导致严重肢体麻木无力甚至瘫痪的风险,而且脊髓受压得越久,脊髓出现变性之后,症状就越难恢复。
于是他便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了手术治疗。
术后
从复查MR检查来看,颈椎的第五、六段的脊髓压迫已经解除,虽仍有颈部僵硬疼痛,第二、三手指之间有麻木感等不舒服,但梁先生也表示:“腿脚是要比以前要有力一些,走路得劲了。”
(术后椎间盘压迫解除)
这就意味着手术已经成功为梁先生解决了颈椎的“燃眉之急”,通过去除压迫物的方式,防止脊髓进一步受伤,诱发更加严重的后果,达到了及时止损的效果且受损的脊髓有所恢复。这无论是从医生还是从患者的角度看,手术无疑都是成功、有效果的。
2
为什么还会手麻、颈痛?
发病节段脊髓伤害已经存在
其他节段也有发病可能
既然手术已经成功,为什么还会这样“难受”?30%以上的颈椎手术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得对术后的每位患者进行个体化分析,看看是属于以下哪一种?
可能的情况:
1、手术难度大,压迫脊髓的东西没有清除干净,脊髓压迫没有完全解除;
2、脊髓受压的时间比较长,或有外伤,导致脊髓损伤严重,出现了脊髓变性。手术虽然解除了压迫,但是脊髓不可能完全恢复,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3、颈椎是多节段的,手术一般仅处理脊髓受压严重的节段,压迫轻和脊髓无损害的节段不能手术(并非因为医生怕辛苦,而是手术通过伤害骨关节换来脊髓的解放,轻的节段做手术反而得不偿失)。而手术外的其他节段,依然存在问题,或者出现新的问题,导致仍有症状,如颈痛、手麻等“难受”。
4、颈部软组织的因素,如术后过度制动带来肌肉发僵、小关节粘连等问题,有时候就会出现颈痛、肩痛、手麻或头晕、头痛等不适。
案例聚焦
脊髓已变性,功能待恢复
(术后复查脊髓变性仍存在)
根据梁先生个人情况分析,他术前脊髓压迫时间较长,脊髓已出现了变性。“牢”虽已补,羊也已“亡”。及时止损只是防范了未来的风险,之前所造成的脊髓伤害依旧存在。
手术能够快速地解决压迫,但脊髓功能的恢复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研究表明一般需要数月到两年),甚至脊髓变性严重的病人难以完全恢复。
所以,梁先生术后还有手麻这一表现,属于正常情况,需要等待进一步康复。
脖子肌肉紧张,影响恢复
梁先生术后复查的颈部MRI虽然没看到其他节段的突出引起神经根受压的情况,但在颈椎手术之后,其由于长时间佩戴颈围,造成了颈部肌肉和筋膜的紧张,小关节粘连。这也是他难受的另一个原因。
3
手术,并非能一劳永逸
梁先生属于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是有必要的。
但做完之后,结果并不会大家所愿“做了手术就能一劳永逸”。
想要达到“治好”的效果,梁先生还需要耐心地进行脊髓功能的康复治疗,使用一些有帮助的药物;同时,还要从整体观出发,关注颈椎的其他节段,以及小关节、肌筋膜等其他组织,恢复整体的筋骨平衡,做好养护。
术后养护贴士
1、 颈围一定佩戴好:
需要根据病情和身型进行合理适当的调整,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兼顾佩戴的舒适度,避免让颈肩肌肉处在过于紧张和僵硬的状态。
2、睡姿枕头很重要:
(1)如果是颈椎前路手术,有融合器植入和内固定手术。术后睡眠体位选择平睡和侧睡均可,应选择软硬度中等的枕头,支持头颈部,减少颈椎的旋转和过屈过伸。可选用蝶型或波浪型枕,不可用小圆枕。此时合适的枕头高度非常重要,广东省中医院脊柱团队的“量身配枕”更有帮助;
(2)如果是后路减压手术,如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术后宜采用左右侧睡位的睡姿。可选用与自己肩宽相匹配的波浪型枕,承托头颈部于中立位,不可用低枕。
3、运动锻炼要注意:
术后前3个月以休息为主,日常运动注意保持颈椎的中立位,可做小幅度的活动。每月到主刀医生处复查,根据手术后“稳定”的情况制动颈部的活动。在骨融合和软组织修复前,适当制动是必须的,但一味长时间佩戴颈围,必然会带来颈肌萎缩和无力、筋膜僵硬和粘连等问题,也是有害的。可选择在颈椎中立位的情况下做一些耸肩、开肩的动作,如八段功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弓步挺腰大挥手”,都是适宜的。
来源:林定坤工作室
执行编辑:竹心有天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