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说影像丨骨关节检查,选CT还是MR?

2024-07-08     广东省中医院

开栏语

影像检查技术(如DR、CT、MR、超声及核医学等)在临床已经普遍应用,对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指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选择众多影像检查手段,如何解读影像报告,是广大患者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刘波教授将通过《刘波说影像》专栏定期推送疾病影像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科普知识,为您传道解惑。欢迎您持续关注!

随着老龄化和户外运动增加,许多人出现骨关节疾病,需要做相关影像检查,虽然CT和MR都可以作为检查选项,但各自又有不同,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

CT检查优势

CT对骨质的结构或骨性关节显示更加直观、清晰,当外伤后,怀疑或需要排除骨折时,可以首选CT检查。

同时,CT可以对复杂骨折和脱位关节进行三维重建,能够从360度全方位立体化显示骨折移位程度,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指导制定完善手术方案。这方面,MR的效果往往不如CT。

MR检查优势

由于MR成像是依靠氢质子(水分较多的组织含氢质子多,如软组织)成像,因此,MR对含水成分少的骨质成像较差,而对含水相对较多的半月板、韧带及周围软组织显示较好。因此,如果怀疑关节内部有病变,如关节软骨退变损伤、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一般情况下,需要首选进行核MR检查,而CT在显示上述结构方面远不如MR。

发现隐形骨折也是MR的优势。

隐形骨折是指骨骼结构受到轻微损伤,但在普通x线或CT上骨折线不明显,或难以检测出来的一种骨折。多由运动损伤、劳累等引起。

隐匿性骨折常常会出现疼痛和不适,不能被普通x线或CT发现,常误诊为轻微的软组织损伤或肌肉劳损。当怀疑存在隐匿性骨折时,除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要做MR影像学检查,MR可以发现骨折后水肿和骨折线,作出存在隐形骨折的诊断。

    执行编辑:金 慧

    审核校对:王军飞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168f06f45f0fb3a537488e7a79731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