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折扣店紧逼,传统商超谋求自救

2023-11-21     新经销

原标题:零食折扣店紧逼,传统商超谋求自救

作者丨赵胜男

“商超的客流量明显不如以前了,很多零食店就开在商场门口,消费者在商场里看到商超卖32.8元/斤的糕点,出门又看到商场门口的零食店同样的商品只卖13.8元/斤,差价太明显了,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选择在哪儿买?”

谈到传统商超的现状,一位散称零食品牌高管林总如此说道。

过去,商超作为林总公司的重要渠道,销量一直保持增长,今年年初订单下滑明显。

为了搞清市场现状,林总走访了多个城市的零售终端,感受到一个明显的变化,传统商超和零食折扣店的客流量差距很大。

为保住销量,林总公司开始选择积极拥抱零食折扣店。

零食折扣店加速传统商超焦虑

事实上,传统商超的困境早已不是稀奇事。在零食店开始崭露头角之前,商超整体生意已经在下滑,而零食店的异军突起,加大了传统商超的生存压力。

前不久,零售类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三季报,在经济逐渐回暖的大势下,传统零售企业整体情况依然不容乐观:30家上市企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营收下滑,甚至有些企业出现亏损。

图片来源:龙商网超市周刊根据财报数据整理

不容乐观的业绩,少不了零食折扣店的“助攻”。

有机构在今年年初做过一项数据调查,在受访者看来,传统大超市最大的弱势在于它正在消失的实惠性和便利性。有近7成的消费者认为这些超市价格没有太多优势,折扣越来越少。

传统商超逐渐丧失的“价格优势”,正是零食折扣店最大的优势之一,冲突之下,传统商超的客流自然会被蚕食。

但细数起来,零食折扣店并不是新事物,从2010年萌芽算起已经13年。存在已久的业态,为什么影响突然变大?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零食店发展的早期阶段,扩张速度追不上消费增速,非但没有冲击传统渠道,还激发了消费者需求,扩大市场容量。

但现在零食折扣店野蛮扩张,和传统渠道是抢存量市场而非新增市场,导致传统渠道竞争压力加大;

其次,早期的零食店价盘和传统商超的价盘相差不大,消费者没有明显的价格差感知;

另外,最初零食折扣店延续了传统渠道的大部分“陋习”,如向厂家收费、账期结款,与传统零售终端无太大区别,交易成本并未降低。

随着行业不断进化,零食折扣店的硬折扣逻辑彰显出来,交易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优势凸显,对传统商超的影响逐渐扩大。

越来越多的商超企业开始探索新模式的变革,寻求自救。

新模式挑战,商超如何变革?

面对零食折扣店的加速扩张,传统商超是如何应对的?

笔者统计了部分传统商超折扣化改造的时间和具体举措。

总结下来,改造时间主要集中在最近1-2年,举措大致分为三种:

1.开折扣店

随着零食折扣业态日渐盛行,不少商超下场开折扣店,有尝试全品类折扣店,也有尝试零食折扣店。

比如,家家悦同时尝试两种店型,分别是零食集合店品牌“悦记·好零食”和好货折扣店品牌“好惠星”。截止到目前,“悦记·好零食”已开出8家独立门店,“好惠星”已开出2家独立门店。

尽管传统商超现在入局零食折扣赛道时间稍晚,但部分商超的基础优势尚在。比如,家家悦发挥自身的供应链优势,大批量集中采购有效降低成本、与各知名品牌直接合作,有竞争优势。

2.开设“店中专店”

传统商超长期会有部分产品打折,大多是临期品,并未优化供给侧,本质上是软折扣。

店中店区别于常规的“促销打折专区”,通过优化门店产品结构、供应链、提高效率等,保证商品非临期且价格低,是硬折扣的逻辑。

比如,新华都目前正在尝试的店中店模式,是取消原有门店的散称零食专区,重新划出一块区域开一个小型零食店,用于售卖低价散称零食。

通过优化供应链,与经销商/零食店联手,确保货源低价。

福州常盛街头馋嘴给新华都整改的店中店

店中店的成本比独立开一家零食折扣店低很多,同时又能借助商超本身的优势,引来双重流量。

3.门店全面折扣化

大部分商超进行折扣化改革时,都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尝试”的心态居多。

不管是开折扣店还是开店中专店,前提都是不动摇企业基本根基。

10月,盒马宣布线下优选商品普遍下调20%,成为目前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全面进军硬折扣领域的商超。

从笔者进店感受来看,盒马的此次改革,带来了不小客流。

除了直面价格战,还有部分商超选择,避开短板,发扬长处,比如,取消散称位置,将生鲜品类加大,以此吸引客流。

现在这些尝试时间尚短,没有太多数据佐证效果如何,但很显然,折扣化改革的浪潮已然开始。传统商超能通过此路径自救成功吗?

折扣化是传统商超的“解药”吗?

传统商超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演化,运营体系已相对固化,想要改革成功,并不容易。

很多区域单体大店,认知水平不够,不知如何改革,甚至还没有意识要改革。除非上游经销商、厂家引导改变,否则面对零食折扣店的冲击,会一直原地踏步或者退步。

超大体量商超,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体系固化,改革失败的概率很大。比如永辉,尝试了各种新兴渠道,但目前还未有完全跑通的。

更有甚者,面对零食店的冲击,无动于衷,几乎没有应对措施。

对于传统商超来说,折扣化改革如同大象转身,低价折扣虽然迎合了经济下行环境下顾客省钱的诉求,但对供应链效率要求极高。

硬折扣不仅是销售形式的改进,更是供应链的优化。属于硬折扣的零食折扣店,本质上是一种追求极致效率的经营模式。

很多入局者并未理解其本质。

比如,现在已有200+家规模的金佰佰仓储折扣,当初在天津刚兴起,周边立马出现了近百家模仿金佰佰的“折扣店”。那些店面只看到了金佰佰所售商品便宜,但并未看到其背后是如何提高供应链效率、做到极简的,最终纷纷以失败告终。

卖便宜产品和把产品卖便宜,这是两码事。

不少商超改革,也会犯同样的错误,但相较于无行业资源的入局者来说,传统商超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且有能力借助外部资源。

比如上文提到的店中店改革,便是基于商超现有优势,再借助外部零食店、经销商等资源,进而开展。

再比如,供销社旗下的一家门店,在今年10月借助连杰老师团队力量,将门店改造成了硬折扣店,重新开业后,人效指标一跃成为全系统最高。

硬折扣只是在传统零售的基础上升级、优化,并未完全脱离传统零售,传统零售企业老板能否转变思维,找对外部资源、下定决心改革,至关重要。

连杰老师曾在“新经销”的专题直播中提到,“零售企业是否下定决心转型,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未来折扣化改革,能否成为传统商超的“解药”,还有待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有供应链基础能力,且能够借助外部资源,下定决心转型,那么成功概率会大大提高。

PS:2023年12月5日-7日,“新经销”将在郑州举办第一届中国快消品硬折扣大会。本次大会,2天议程,是全行业首个聚焦硬折扣主题的大会。

本届大会将围绕“新生态•硬增长”为主题,2天时间,2场主论坛,2场主题研讨会,1场闭门私享会,与硬折扣连锁品牌实践者、快消品头部品牌高管、全国大商、传统零售企业等一起相约郑州,探讨硬折扣带来的生态变化,推动快消产业的新增长!

参与大会,私信咨询详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551e5a9a904788ef23502078c1f23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