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到了,这些你都了解吗?

2019-10-31   南宁春霞园酒店

万圣节又叫诸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

万圣节前夜起源

万圣节前夜起源于与邪恶幽灵相关的庆祝活动,所以骑着扫帚的女巫、幽灵、小妖精和骷髅都是万圣节的标志物。蝙蝠、猫头鹰和其他夜间活动的动物也是万圣节的普遍标志。起初,这些动物让人觉得非常可怕,而在万圣节前夕,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前夕是塞尔特族人的年度丰收祭典,象征着一年的结束,以及新一年的开始。

“不给糖就捣乱”这个习俗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恶灵伤害,准备面包、鸡蛋、苹果等食物当供品以求好运。而人们戴着面具,穿着迷惑鬼魂的鬼服,挨家挨户收供品,来保佑自己来年平安。

随着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

万圣节前夕,孩子们会提着南瓜灯,穿着各式各样的稀奇古怪的服装,挨家挨户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说:"给不给,不给就捣蛋”。要是你不肯给糖果的话,孩子们就会很生气,用各种方法去惩罚你,例如:把垃圾倒在你家里等等的方法去惩罚你,直到你肯给他们糖果为止。

与中国鬼节的区别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万圣节,即“中元节”,俗称“鬼节”。原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追荐祖先举行“孟兰盆会”。逐渐形成了中元节习俗。之后,除了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 放焰口等活动。

中元节这天,每家每户在自己家门口焚香,将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因为这象征着五谷丰登。

与中元节的严肃相比,万圣节就呈现出轻快祥和的气氛。

孩子们穿着各式各样的化妆服,戴上稀奇古怪的面具,到邻居家门前大声呼喊:“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如果这些调皮的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会给门把手涂上肥皂等等,总之就是要弄一些令大人啼笑皆非的小恶作剧出来。

成人们则会举行形形色色的狂欢活动,装扮成妖魔鬼怪,尽量营造一种快乐恐怖的氛围,趁机自我解放,可以不顾形象,甚至还举行盛大的狂欢游行。

现在庆祝万圣节的人群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欧洲和北美,世界各地都有人在“过”这个节日。这个万圣节,在忙碌的生活下,让我们释放心中的压力,来春霞园酒店,好好的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