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28日,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强度7.8级地震,无数生命停止呼吸,无数居民失去家园成为难民。
春霞园酒店就以图文的形式带您了解这段悲痛的历史,一起来缅怀离开的人。
1976年7月28日当天的日历
1976年7月28日凌晨,天气非常的炎热,疲劳的人们终于抵不住困意,才缓缓睡去。
凌晨3时的唐山,似乎一切都和往日一样,夜深人静,大街上几乎看不见行人。
53.8秒,地震发生了……
因为在晚上,所以很多人在休息,造成死伤人数非常多,突发的震感,使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24万多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之中。
在地震减弱后,互相搀扶的,光着脚的人到处都是。男孩伏在尸体上哭泣,残存的房屋还在倒塌,纷乱的情景让人悲痛欲绝,但这些并不能阻挡解放军同志与救援队伍的信心。
在震后总共有30多万解放军官兵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先后进入唐山,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大批量的药物,食品,衣物,建筑材料等救灾物资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源源不断的运往灾区。
“解放军来了,我们有希望了!”“救星来了!”……许多地震中的幸存者,他们看见解放军,就像见到亲人一样,强忍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自发的涌向街道两旁,夹道欢迎前来救灾人民解放军。
救灾部队每天投入6万多兵力,赶在入冬前建起了40多万间简易房,让这些失去家园的群众有个栖身之地。
在唐山老百姓眼里,解放军是他们至亲至爱的亲人。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都会不由自主的热泪盈眶。
经过10年的重建,重塑了一座城市。简易城市存在了10年,人们就是居住在简易房里,开始了唐山的重建。
唐山人在灾难面前所凝结出来的“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震后建设中支撑和引导唐山人民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
43年后,唐山这座从废墟中崛起的城市,如今也成为了双拥模范城市,但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我们的人生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