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进展抢鲜看:安罗替尼治疗脑转移晚期NSCLC患者疗效如何?

2020-03-12     医脉通肿瘤科

为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线上学习需求,医脉通将近期的几项研究进行编译整理,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与广大医务工作者一起学习进步。

作者:医者仁心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献一:安罗替尼治疗有脑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疗效如何?

安罗替尼是一款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ALTER-0303研究证实,该药三线单独应用可给晚期NSCLC患者带来PFS和OS的双重获益,并被批准用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那么,该药治疗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如何呢?近期,研究者对ALTER-0303研究中的脑转移患者进行了分析,并发表于The Oncologist杂志。

ALTER-0303研究中,共有97例患者入组时存在脑转移,安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均衡可比,两组的PFS分别为4.17个月和1.3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29; 95% CI, 0.15–0.56),两组的OS分别为8.57个月和4.55个月,有获益的趋势(HR=0.72; 95% CI, 0.42–1.12)(图1),这一获益程度与无脑转移的患者相似(中位PFS, 4.53 vs. 1.37 个月;HR=0.33; 95% CI, 0.24–0.45; 中位OS, 9.93 vs. 6.80个月; OS HR=0.67; 95% CI, 0.50–0.91)。

图1 脑转移患者接受安罗替尼治疗的PFS(A)及OS(B)

患者的颅内客观缓解率为14.3%,疾病控制率为85.7%。多因素分析显示,接受安罗替尼治疗与更长的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有关(HR, 0.11; 95% CI, 0.03–0.41; P=0.001)。

研究结论:安罗替尼对脑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有潜在的治疗效果。

文献二: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NSCLC的最佳给药间隔是多少?

紫杉醇类药物是晚期NSCLC患者化疗的一线常用药,目前临床常用的化疗方案为每3周一次,通过改变给药间隔并调整相应的给药剂量是否能带来疗效的进一步提高呢?近期,The Oncologist杂志通过一项随机对照II期临床研究回答了这一问题。

这项研究共纳入140例既往未经过化疗的IIIb或IV期NSCLC患者,患者PS评分均为0-1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接受2周治疗方案(紫杉醇135 mg/m2联合卡铂AUC=3,第1天和第15天用药,每4周一次)或每周方案(紫杉醇90 mg/m2联合卡铂AUC=6,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用药,每4周一次)。结果显示,双周方案和每周方案的ORR分别为28.1%和38.0%,PFS分别为4.3个月和5.1个月,OS分别为14.2个月和13.3个月(图1),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双周方案和每周方案的发生率分别为62.0%和57.8%。

图1 两组的PFS和OS

研究结论:每周方案的ORR和PFS优于双周方案,安全性相似。尽管未观察到统计学意。每周方案可能可以作为当前标准3周治疗方案的替代选择之一。

文献三:卡非佐米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

小细胞肺癌(SCLC)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肺部肿瘤,依托泊苷联合铂类药物是其标准一线治疗选择,一旦进展后,患者后线治疗的效果十分有限。伊立替康是常选择的二线治疗方案,在这一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卡非佐米疗效如何呢?近期,Clinical Lung Cancer发表了一项前瞻性、单臂研究,初步回答了这一问题。

该研究入组铂类药物治疗进展的广泛期SCLC患者,按照一线化疗后至疾病进展时间分为敏感复发(化疗后超过90天进展)和难治性进展(化疗后30-90天进展),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接受至多6周期伊立替康联合卡非佐米治疗,每2周进行一次影像学评估。主要研究终点是6个月的OS率。研究共入组62例患者,敏感复发组和耐药复发组患者6个月的OS率分别为59%和54%,ORR分别为21.6% (2.7%的患者评估为CR)和12.5% (无患者评估为CR),DCR分别为68%和56%,PFS分别为3.6个月(95% CI, 2.6 - 4.6个月)和3.3个月(95% CI 1.8 – 3.9个月),OS分别为6.9个月(95% CI 4.3 - 12.3个月)和6.8个月(95% CI 4.1-11个月)(图1)。

图1 患者的PFS及OS

全组47%的患者出现3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其中12.9%的患者出现4度及以上不良反应,3例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死亡,分别为心梗、肺部感染及败血症。

研究结论:对于复发性SCLC,伊立替康联合卡非佐米或许是潜在治疗选择之一。

文献来源:

1.Jiang S, Liang H, Liu Z et al. Oncologist. 2020 Feb 20. DOI: 10.1634/theoncologist.2019-0838.

2. Takayama K, Ichiki M, Tokunaga S et al. Oncologist. 2019;24(11):1420-e1010.

3. https://www.clinical-lung-cancer.com/article/S1525-7304(20)30006-1/fulltext

医知源话题圈更新啦!

浸润癌伴腋下淋巴结转移患者,ER、PR阳性,HER-2(2+)。行TPH方案2个周期后肿瘤缩小,预计行6个周期后手术。术后放疗加靶向。术后是否需要再用AC方案化疗?患者比较注重脱发、呕吐这些副作用带来的影响,有什么好的用药建议?

点击下图,进入医知源查看全部回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gwrznAB3uTiws8KUhM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