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源和历史思维是中国的最大优势

2019-10-02     蔡氏意学

中国是人类历史唯一保持连续的文明,自产生之日,至今从未中断。因此,中国文明的历史也是最悠久,最漫长的。

一度,中国居然把自己的悠久的历史当成负担,而努力否定之,抛弃之。

鲁迅先《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事实上,历史不是我们的负担,而是我们的资源,无比强大的资源。而且,也唯有中国拥有这样的资源。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在享受着这种资源,哪怕是在有意抛弃她的那些日子里。

你可以抛弃历史,但是历史不会抛弃你。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历史资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之所以能够走出了独特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就是历史所赐。我们敢于坚持独特,坚持个性,坚决地拒斥西方道路,这种勇气和自信是正是历史给予的。

中国一直都不缺乏自信,因为历史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这是历史自信。

西方人在问,为什么中国没有随着苏联的崩溃而崩溃?西方人也一直很纳闷,中国为什么要坚决不走西式道路?更纳闷的是,拒绝走西式道路的中国不仅没有崩溃,而且越发成功,越大强大,成功和强大到超越西方。

西方同样不明白的是,中国为何会拥有“举国体制”,中国人为何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他们不明白,中国人为何如此信任和尊重政府。他们也不明白,一场大阅兵为何可以让中国人激情澎湃,潸然泪下。

西方的疑问不解,根源于他们没有历史,没有中国一样的,悠久的,从未中断的历史。

也有些中国人在发问,为什么在发展中国家中,唯有中国存在强烈的赶超意识?在一穷二白时,就提出要“赶英超美”。

原因很简单,我们要回归历史的常态。中国历史的常态,就是荣耀式的,回归历史的常态,就是回归历史的荣耀。

还有人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所有曾经被欧美列强侵略和殖民过的国家中,唯有中国铭记这段历史,并将此视作民族的耻辱、国家的支持如、百年耻辱。这是为什么?

按说印度比中国更惨,他们直接被英国统治了200年。他们反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文化上更接近西方为荣,以自己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为荣。他们倒是被侵略出了快感,被强奸出了快感。

日本几乎与中国同时遭遇西方的侵略,他们象印度一样,也不以为耻,而且早早地加入西方阵营。在中国搞洋务运动时,日本在搞明治维新,但是两者的基本原则截然相反。洋务运动的原则是“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而明治维新的原则则是“脱亚入欧”。中国在坚持文化独立,以西方为蛮夷,而日本则跪倒在西方文化面前,而亟亟于投入其怀抱。

“风物长宜放眼量”。现代的主流观点认为洋务运动时失败的,明治维新则是成功的,显然没有“放眼量”。“洋务运动”仅仅是在技术层失败了,其基本原则并未失败,一直在被后来的中国实践秉持,不过做了不同的表述而已。

拜倒在西方脚下的日本只能“小成”,唯有坚持“中体西用”的中国才可以“大成”。当然,大成要比小成吃的苦要多一些,花的时间多一些。

在中国,历史决定了,面对西方的冲击,只能是“中体西用”,而不会象其他国家,对西方文明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而且或者无条件地接受之,或者宗教性地拒斥之。

苏联崩溃的根源也在于此。他们缺乏中国一样的历史资源,他们缺乏这种来自历史的勇气和判断力。他们之前与美国争霸的激情和勇气,来自意识形态,来自空洞的理论。而意识形态和空洞理论所能带来激情和勇气是短暂的,苏联的崩溃就是这种勇气和激情消退的结果。

而历史给中国人带来的激情和勇气却是永恒的。中国不会迷信和屈从于任何的意识形态,任何的理论,而只会相信历史。

历史不仅是中国人的最高信仰,还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能够彪炳青史,是中国人的最高追求。因此,向历史负责,就是中国人的最高原则之一。中国人天然地拥有一种历史自觉,向历史负责的自觉。大人物为直接这么说,小人物,也要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个好名声。

历史中国人学习的主要对象,学习方法就是多识“前言往行”。 “前言往行”就是历史,而且是流传下来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一定是文字的,而且可以是口耳相传的。这就是“以史为鉴”。

中国传统的经典《五经》,其实质就是五种史书,即所谓的“六经皆史”。

历史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历史是一些事件,但是这些事件中是蕴含着道理、义理的。进一步说,道理、义理并不抽象性地独立存在,而一定由事件所承载,由历史所承载。

这就是所谓的“春秋大义”。《春秋》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系统记载的史书。“大义”就是道理、义理。“春秋大义”实为“历史大义”,历史中是存在道理、义理的。同时,反过来也正确,“大义春秋”、“大义历史”,即道理、道义存在于历史之中。

因此,中国人只有历史的概念,“大义”包含在历史之中,而没有独立的理论概念。这就决定了中国人不相信抽象的理论和意识形态。

由于缺乏中国式的历史资源和历史思维,西方就只能习惯于相信空洞的意识形态和理论,这是他们的基本思维方式。这可以说是以理论代历史。

这导致西方人总是迷信空洞的概念和理论,迷信机械的意识形态,把一些此类标签套在中国头上,然后将这些标签当成真实的中国,以此去评判中国,甚至要求中国。

开始,他们认为中国是共产主义的,与苏联同款。因此,苏联崩溃后,他们也想当然地认为中国必然崩溃。

他们将经济发展与西方经济理论绑定在一起,要发展经济,就必须采用这种理论,走这条路。他们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一定是破坏性的。他们甚至认为政府一定是邪恶的,因此,要“民主”,然后去肢解政府。这一切不过是他们以为而已。

历史资源和历史思维是中国的最大优势,缺乏历史资源和历史思维则是西方的最大劣势。当中国的历史优势愈发明显时,西方的历史劣势也愈发明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SK3jm0BMH2_cNUg_9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