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曾火过一阵:
近五千个回答,简而概括就是:
大得超乎你想象。
不仅仅是体育,相当多的专业领域,在亲眼见识过大神之前,很多人都对真正的力量还一无所知。
最近,有档节目就直观呈现了这段“差距”。
国家队下场,那才是真正的神仙来了——
《主持人大赛》
这档节目上个月26号开播。
立马就冲到了一线,当晚实时收视率持续第一。
微博热搜榜连登五个关键词。
原本鱼叔是想攒两集再介绍,没成想,上周因故停播,愣是把我馋得不行……
咬咬牙,那就直接安利吧!
毫不夸张地说,这绝对是今年阵容最豪华的综艺。
出品方——
老大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名就挂在标题里。
这平实直白的节目名,也就是央视才有这样的底气。
主持人——
撒贝宁。
这位“芳心纵火犯”自步入综艺大道后就开始脱缰,化身段子手在b站留下赫赫大名。
一秒正经一秒逗比,无缝切换,毫无违和。
控场,圆场,串联区块,调节气氛,收放自如。
能主持《主持人大赛》的主持人,“北大还行”果然名不虚传。
在座评审都是神仙。
还不是普通小仙,而是位列仙宗的大神——
学术专家,央视领导,一线主持人。
光是介绍title和专业背景就能讲满五分钟的那种。
(前段时间,徐欣还因为跟美国主持人直播辩论,圈粉无数)
像他们这么牛的专家评审,在节目里一共17位,就问你怕不怕!
敬一丹(《焦点访谈》《东方时空》),鲁健(《今日关注》《新闻60分》),朱迅(《正大综艺》《星光大道》),高博(《非常6+1》《经济与法》)……
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业界大佬,基本都在里面。
17位大佬负责坐在后面观察、打分,决定选手最终能不能出线。
现场点评的任务则交给了前面两位,央视一哥一姐:
日常在《新闻联播》里跟大家见面的康辉。
和曾经的春晚常驻,实力地位无需多言的董卿。
神仙下凡,也不过如此了。
评委硬核,选手也不是一般人。
凡是有实力在这个舞台上一战的人,翻翻履历,也都大有来头。
春晚分会场主持人尹颂,行家里手,举重若轻。
不但能说会道,唱起歌来也毫不逊色。
有四年驻外经验的国际记者,视野开阔,思维活跃。
古今中外的大千世界,都是信手拈来的主持素材。
一期12名选手,各有各的特色,人人实力不俗。
严谨的,端庄的,幽默的,温婉的。
看他们在台上出口成章、随机应变的样子,可真是让不善言辞的鱼叔疯狂羡慕了。
或许,有些观众会好奇,这是从哪里来的神仙节目?
以前没听说过呀!
那鱼叔只能说,你们还是太年轻。
央视的《主持人大赛》看似横空出世,其实却有着久远历史。
最早开播于1988年,至今已经30多年。
时间跨度虽大,但一共只办过6届。
分别是:88年,95年,00年,04年,07年和11年。
第六届的主持人也是撒贝宁
过往6届里选拔出了很多如今在主持界举足轻重的大佬。
第一届主持人大赛,获得金奖之一的,便是无数孩子们童年的“鞠萍姐姐”。
撒贝宁当年也参加过主持人大赛,是2000年第三届的金奖得主。
从2011年之后,因为各种原因,《主持人大赛》停播了8年。
如今回归,综艺界已经经历了各种变迁,模式花样层出不穷。
但它却没怎么受影响,比赛形式还是像当年一样严格又严谨。
每期12名选手分为两类:新闻类和文艺类。
通过两个环节比拼:
3分钟自我展示+90秒即兴主持。
每一类各取前三名晋级下一轮比赛。
国家队级比赛,根本不稀罕整那些花里胡哨的。
不转椅子不拍灯,不玩什么网络人气投票。
简单粗暴,又科学严谨:
17位专业评审现场打分,去掉最高去掉最低,算出取平均分后再按照百分比跟大众评审累计。
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这严苛又残酷的评分方式,让人一秒回到青歌赛(知道青歌赛的又暴露年龄了)。
国家队级PK,论得就是一个实力!
粉丝滤镜,场外加分,全是虚的。
评分方式够硬核,内容的干货也是多到人目不暇接。
开场干脆利落。
什么寒暄什么背景故事,通通没有。
节目介绍+2位嘉宾+17位评审+12位选手+赛制流程+计分方式。
全部加起来,一共就花了5分钟。
讲真,鱼叔都没反应过来呢,第一名选手就已经上台开始表演了……
选手上台也没有个人经历介绍,报完名字直接开始比赛。
节奏快到连屏幕前的观众都懵逼了:
都来不及发弹幕!
这还不是最绝的。
第二个环节,是即兴主持。
选手抽出题目,往大屏幕上一放。
紧接着就倒计时。
321,开始!
???!!!我题目都还没看完啊!!!
节目放到一半,大家都纷纷表示已经跟不上了:
“快进几个广告,让我喘口气。”
大概平时注水节目看多了,乍一看这种快节奏还真有点不适应。
但爽是真的爽。
不搞乱七八糟的套路,不玩什么剪辑采访的形式。
我就是干货多,就问你服不服。
干货多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这其实是一档知识类节目。
能让观众边看边记笔记,回头还觉得自己赚了的那种。
那种什么“X99元教你成为作家/教你学说话”收割智商税的网络付费课程,都不及看这档节目来得实用。
观众的小笔记
选取几个例子来讲讲。
在即兴环节,有一道老兵亲吻国旗的题目。
选手围绕题目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并引申到美好生活的背后其实有人负重前行。
乍一看还不错,内容正面,传播正能量。
但康辉提出了不足之处。
——在新闻事件之外,更要能让大家看到主持人对待这个事件的态度。
要从事件背后探寻原因,跟时事结合阐明主题。
潜台词就是:你只陈述了事件本身而缺少发散与立场,内容太单薄扁平了。
另一题。
“19岁女收费员被赞“最敬业变脸”。”
一名选手选择从职业和敬业的角度来分析,表现出色。
但撒贝宁点评的时候,又带出了另一个角度。
提出了如何定义“服务”,我们的大众对服务行业又认识到了什么程度。
如何让服务能成为一种艺术,而不仅仅是标准化的流程。
把思绪走得更远一些,视野开得更广一些,就能立刻让一个简单的比赛试题,变成值得探讨的社会议题。
在微博上,这个问题也确实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足以见到不同思考角度带来的深度变化。
再看文艺类组。
一道即兴题目《家乡的骄傲》。
山东选手孙鹏飞(安徽卫视主持人)选择了自己的家乡特色——烟台苹果,由此引申升华,应该守护骄傲。
包袱抖得到位,现场观众被逗乐,氛围很好。
结果董卿上来就一个灵魂拷问。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受众是谁啊?”
这个表情让鱼叔一秒回到了被老师cue到又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时代
抛出问题后,董卿又点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文章最重要的是立意。
骄傲在哪,为何骄傲。
整体下来,材料应该是围绕立意来选择。
有道是董卿牌作文课,谁学谁知道。
她给出的建议,有细节上的。
姚轶滨选手(《央广新闻晚高峰》节目主持人)在自我展示环节,以双线索形式,将父亲的职业和自己的职业结合到一起。
无论是立意的深度,还是情感的浓度都非常到位,看得大家不禁泪目。
一个自我介绍把人说哭
就是那么6
但董卿指出来,最后揭晓其中一个主人公就是自己的时候,不应该用名字。
而应当强调“我”。
“大部分观众对于这三个字还是陌生的,你要跟大家强调,那就是我。”
魔鬼般地抠细节,保证了专业级的发言水平。
也有宏观上的。
张安琪选手不论是自我展示,还是即兴主持,表现都非常沉稳从容。
不出错,时间把握准确,内容输出完整,作为观众,鱼叔觉得已经是相当好了。
可董卿依然指出,她因为过于追求“稳”,因而显得有点“平”。
这不利于带动观众的情绪。
选手表现有力度,嘉宾点评有深度。
内容极为丰富,让人恨不得慢放不说。
整个节目下来一个半小时,竟然还有很多精彩内容没能塞进去。
有不少干货点评正片里没看着,还得去花絮里找。
作为一档花絮比很多别家正片都有料的综艺,《主持人大赛》也是没谁了。
不出意外,这周六第二集将按时播出。
预计会越来越精彩。
因为看官方的意思,深受手语老师嫌弃的押韵狂魔朱广权,后续也会在大赛上出现。
到时候撒贝宁遇上朱广权的名场面,鱼叔已经迫不及待。
韩寒曾发过篇文章叫《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里面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有时候会说,高手藏于民间。
可但凡看过曾经的《青歌赛》,或如今的《央视主持人大赛》,便会对这句话产生怀疑。
小打小闹看多了,夸张奉承听多了,就真把小巫当成了天花板。
殊不知,真正的大巫,都还没出来呢。
所以多看看这样有高度有质量有内涵的节目,也是种学习。
看看曾经的自己,对真正强大的力量,有多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