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剧又来了,果然只有岛国最懂社畜

2020-05-06     独立鱼

今天又要上班了。

抑或,这个假期你也并没有获得休息,甚至比平时更为忙碌。

工作,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意义也会不同。

有的,为了维持温饱、支撑家庭不得不努力工作,哪怕是自己不喜欢的;

有的,是为了实现梦想和抱负,因热爱而坚持;

也有的,可能只是为了保持自己忙碌的状态,而不至于和公共生活脱节。

当然,还有的人,厌烦了日复一日的枯燥、劳累。

毅然逃离复杂的职场,从新开始。

去年,一部大热的《凪的新生活》,清新演绎“断离舍”。

今年,又有一部“逃离社畜生活”的新日剧,决定“什么都不做”——

《出租什么都不做的人》

レンタルなんもしない人

这部剧,996的社畜们看了大概率会羡慕。

剧名中的“什么都不做”,是真的“什么都不做”。

里头有这么一个场景。

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人,问一个打扮随意的年轻人:

“你有什么梦想之类的吗?”

年轻人思索了一下:

“我想要,永远什么都不做。”

可能有人忍不住要皱眉头批判了。

年纪轻轻就这么没志气,没出息。

什么都不做怎么吃饭?天下还能有免费的午餐吗!

别说,还真有。

上面那番对话中的年轻人,就是本剧的男主角,名叫森山翔太

他沉默寡言、有些闷骚。

三十五岁,正值打拼事业的黄金时期,却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辞职了

思前想后,貌似这天底下都没有特别轻松的工作。

于是就干脆什么都不做

但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呢?

他想了个方法:“出租自己”

但接受委托的范围,也只限于“什么都不做”。

比如一个人吃火锅太尴尬,他可以来陪同;

比如打麻将三缺一,他也可以来凑个人数。

除了基本对话,绝对不提供任何劳务形式的服务,既不收费,也不干活。

只要能报销车费和饭钱就成。

说白了,就是“蹭吃蹭喝”

奇葩剧又来了,果然只有岛国最懂社畜

那么,这种“佛系出租”真的能接到单子?

能。

而且还很多。

例如。

“希望一起喝冰淇淋汽水”的尴尬症男人

因为总是不好意思独自或者在家人朋友面前点如此可爱(与自己人设不符)的饮料,所以邀请出租先生来打掩护。

又例如。

“希望有人陪吃烤肉自助”的大饭量姑娘

一个人去怕被别人盯着看,和朋友去总难免要社交聊天,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吃的美好时光之中。

不烦人的出租先生正好派上用场。

再例如。

“希望闻闻自己有多臭”的胖大哥

整天担心自己会不会有体臭,自己闻不到,又怕惹亲密的人嫌弃,于是请来出租先生好好闻闻自己。

没想到,他身上散发的竟是一股植物般的清香。

当然,虽然出租自己,但也并不是什么活都会接。

跑腿小哥——不做,太累。

情感专家——不当,麻烦。

总之,全看自己乐不乐意。

不得不说,这种通过奇怪职业来观察众生相的脑洞很日剧。

出租先生就像一个“树洞”,藏着各种城市人的小秘密。

这故事看起来很荒诞。

但事实上,它是改编自真人真事

2018年,推特上面出现了一个名叫“なんもしない”(什么也不做)的奇怪账号。

“除了简单应答之外,我什么都不做。”

奇葩剧又来了,果然只有岛国最懂社畜

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媒体帖子

此人的真名叫做森本祥司,也就是本剧的原型。

每次接受委托后,他都会简单发个推特记录一下。

从最开始的无人关注、到半年过后涨粉25万人。

不但没有饿死,后来还出了小说和漫画、上过电视和电台。

如今又被改编成了日剧。

三十分钟一个故事。

轻松、温情、娓娓道来。

剧友们也乐在其中。

时而为男主角“不愁吃喝”的快乐人生流下嫉妒的泪水;

时而因配角们“患得患失”的治愈系鸡汤故事而深受感动。

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奇葩搞笑的委托,也有真切动人的。

比如第一集中“女孩在东京的最后一天”。

委托人是一个在东京打拼的杂志编辑助理

四年前,她满怀梦想地来到这里,想要凭自己的努力在这座城市落下痕迹。

可如今,她却仍然只是一个短期“合同工”。

经常遭受隐形歧视,工作上的努力也没人重视。

有时候,好不容易一个策划方案得到了上司认可。

本以为可以大展身手,可上司转眼就把它交给了别人来主导。

更糟糕的是。

合同到期,公司方面没有续约打算。

是去是留?她陷入了犹豫。

也是在这段时间,她收到了妈妈从家乡寄来的食材。

虽然只是在超市也能买到的寻常物,但妈妈坚决认为:

“这是家乡的东西,会不一样,更好吃哦!”

一句话戳痛了她。

东京再大、再繁华,也没有家乡的温暖。

老家再小、再偏远,也总有人在乎她的存在。

她下定决心离开。

离开之前,想再去一次东京塔。

一个人去太寂寞,和朋友一起又难免不舍,于是找到了刚刚“上岗”的出租先生陪同。

跟这个城市做最后的告别。

大城市总是人来人往。

有的人带着一丝遗憾离开,也有人继续在这里承受着压力。

比如另一名委托人,是患了“上班恐惧症”的小职员

恐惧,是源于压力。

此前,他接下一项任务,要说服一位当红设计师设计项目。

本着一颗诚心,磨破了嘴皮子,好不容易才打动了设计师。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边刚刚求得人情,那边甲方爸爸却突然提出了新的要求。

“时间能提前么?”

“预算能削减么?”

“LOGO能再大一点么?”

种种过分的要求让人头疼不已。

拒绝,怕惹怒了金主爸爸;

接受,好不容易谈拢的项目也可能失去。

果不其然,当红设计师发了脾气,甩手走人,整个计划彻底泡汤。

唯唯诺诺的小职员背了锅。

怕被上司责骂,怕被同事排挤,怕从此再无出头之日……

焦虑过剩,就这样患上了“上班恐惧症”。

心理的恐惧,甚至产生了生理上排斥反应。

每次快走到公司时,就会出现肚子疼的症状。

到底还要不要去上班?

他迟疑了。

小职员因此找来了出租先生,请教他为什么可以不用上班

“因为不必要勉强自己。”

但当出租先生给出了“不用去”的可能性后,他却做出了相反的决定。

相比去上班的压力,不去上班的压力更大。

不换一种思路,就跳不出来。

相比起选择逃避来说,硬着头皮上班反而成了一件更容易的事情。

在这一刻,他的责任感战胜了其他困难。

两个故事,两种态度。

有趣,也十分真实。

其中所呈现的当代人生活状态,让人感同身受。

准备离开东京的小助理,不正是无数犹豫着是否要“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么?

硬着头皮上班的小职员,不也符合当下社畜们“一睁眼就开始焦虑,天天想着辞职但更害怕失业”的心路历程么?

很多观众羡慕出租先生,觉得他洒脱、任性。

甚至一开始会怀疑:

怕不是个隐形富豪家财万贯吧?

但其实,他就是个普通人。

而且随着故事发展会发现,他不但有妻子,甚至还有个一岁儿子

生活压力也并不小。

奇葩剧又来了,果然只有岛国最懂社畜

在正常人的眼中,他本应该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却选择裸辞,“混吃混喝”“不务正业”。

有过焦虑吗?肯定有。

故事中有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夫妻两个人在家中做饭时,男主问妻子会不会因自己不上班挣钱而不安。

妻子点了点头。

但转念又说:

“但如果你再那样工作下去,我会更不安。”

因为你不会笑了

下班之后每天都跑去游戏厅

再这样下去你会坏掉的

不知道多少人有过和主角一样的想法:

“要是早晨不要来临就好了。”

如此决绝的字眼,竟然是一群人的共同想法。

在如今的社会,焦虑症似乎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大通病。

熬夜、脱发、养生……说到底,都是焦虑感的表现。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如果是出于热爱,当然再怎么付出都愿意;

但如果已经精疲力尽,甚至已经到了“明天早晨不要来临就好了”的程度,又何必勉强自己?

当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有非常非常多客观存在的现实压力和不可抗力,让人无可奈何。

那些为家庭为梦想为责任坚持的人,都值得尊敬。

这部剧,以及鱼叔今天推荐它,更不是在鼓励大家“混吃等死”。

而是想对那些已经被生活彻底磨灭了火焰的人劝一句:

有时候,休息一下其实无妨。

给自己一个喘息,才能重新点燃火苗。

很多焦虑,其实是我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

世俗所谓的成功,所谓的精致,所谓的上流。

可如果连明天都不想要,这些又有何意义呢?

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

换个角度观人生。

卸掉些焦虑,多一丝豁达。

不要被“逼着”生活,而是试图掌握选择的权力。

当然,如何选择,是每个人的自由。

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有的人选择了忍受。

有的人没有勇气放弃,有的人甘愿苦苦挣扎。

但无论什么样的态度都不应该妄加批驳。

哪怕你的梦想就是不工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ohB7XEBfwtFQPkdq4b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