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聊聊白茶中的寒露茶,你知道它跟白露茶有什么区别吗?

2023-10-08     小陈茶事

原标题:寒露节气,聊聊白茶中的寒露茶,你知道它跟白露茶有什么区别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寒露的风,让季节一夜之间归位。

加上台风“小犬”,从福建擦身而过,带来浓烈的秋的气息。

已经不记得,这是今年的第几个台风了。

微妙的感觉,在今早格外明显。

晨起开窗,本打算给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浇水,一阵寒意扑面而来。

立马退回来,披了件外套。

绿植上,有湿漉漉的汽水,显得特别清丽。

光是看着,心情就十分美好,就像看见一种鲜活与力量,又带着几分温润恬淡。

原来,露结为霜的日子,就要近了。

在二十四节气中,寒露是第一个带“寒”的节气,意味着天气正式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碧绿的颜色渐渐褪去。

所以,过去的人也把寒露叫做“辞青”。

打开群聊,发现大家照例是在讨论,今天喝什么茶更应时应景,更有情致,更有乐趣……

对于村姑陈而言,自然是喝一杯寒露茶了。

去年的寒露茶,等级很高,寿眉中夹杂着白牡丹,且比以往任何年份的产量都要少,现已经压箱底了。

李麻花说,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不打算把它拿出来了。

于是,今天喝的时候,格外珍惜。

也不知道下一次再喝它的时候,会转化成什么样的香气和滋味,令人念念不忘……

《2》

不出所料,寒露这天有茶友来问:

白茶里的白露茶和寒露茶,喝起来有什么区别吗?

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

之前还有人脑洞大开地想,秋茶里的白露茶、寒露茶,不就和春茶里的明前茶和雨前茶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

春茶季有自己独特的物候特征,乍暖还寒,春花灿烂,白天的温度不是特别高,阳光也不算太强烈,夜里的温度延续着白天的凉意。

从清明到谷雨,温度变化的趋势,是从低到高,从冷到热。

彼时,生长出来的春白茶,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叶片嫩,颜色翠,香气清郁芬芳。

而秋茶季的温度变化,是从热到凉,从高到低。

正所谓,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分别经历了白露、秋分、寒露,茶园里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秋意愈发得浓了。

所以,从本质上,秋白茶和春白茶区别明显,风格各异。

白露茶与寒露茶的关系,也与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关系,截然不同。

只有认清这点,才能更好地喝懂白茶。

《3》

详细来说,白露茶和寒露茶的区别主要有4点。

第一,采摘时间。

从白露节气当天,或者白露节前后一周采下来的白茶,统称为“白露茶”。

白露节阶段,高山茶园的天气特点是,白天的温度比较高,日照充足,气候干燥,残留有几分秋老虎的影响。

不过到了晚上,气温就会下降,冷空气在逐渐加强。

一冷一热间,昼夜温差大,赋予了白露茶丰富的内含物质。

在白天,茶树可以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到了夜晚,由于温度低,天气冷,伴着茶树的呼吸作用,把能量转化为有机物。

在这样的温度配合下,茶树的生长发育呈现出一个极佳的状态。

白露茶的品质,可想而知,十分出众。

正因如此,白露茶在所有的节气茶中,一直占据着一席地位。

有道是,要好喝,秋白露。

每年的白露茶,从采摘、制作到上市,甚至是后期的压饼,都深受茶客的关注。

同理,寒露茶就是在寒露节当天,或者前后几天采摘的白茶的总称。

到了寒露,能够明显感受到,天气凉了。

白天的阳光变得轻柔,日照的时间短了,夜里的气温则更低,还会出现霜冻。

所以,这个阶段的茶树,生发速度缓慢了许多。

为了抵抗寒冷的侵袭,要积攒更多的能量物质。

量少而金贵,便是寒露茶的精髓。

生长时节的气候,白露时期的忽冷忽热,寒露时期的早晚都很凉爽,让二者形成了不同的香气和滋味。

第二,采摘品类。

在漫长的秋茶季中,绝大部分采的都是寿眉,一芽三、四叶。

因为在当时的气候条件下,采摘寿眉是最合适的。

至于秋牡丹,的确有,但却是非常少见、稀有的品类。

一是因为,秋牡丹的采摘难度很大。

对于采茶工人而言,工钱是按照重量计算的,花同等的时间,采寿眉赚的钱肯定比采白牡丹来得多。

故而,如果没有特别要求,工人们就会十指翻飞,把梗粗叶大的秋寿眉采下来。

二是因为,秋牡丹的产量太低了。

一般要等到深秋,天气渐渐凉了,茶树的枝头上才会生出一芽一、二叶,适合采摘的秋牡丹。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秋茶季以采寿眉为主。

秋牡丹一般靠提前预订,否则的话,茶农就不会特别去做,除了像老S这样闲不住又爱茶如命的人。

这些年来,村姑陈也尽量让更多的茶客,有机会喝到秋牡丹。

不管是有机的,还是普通台地的,若能有幸遇到,请一定要珍惜。

《4》

第三,外观。

白露茶和寒露茶,从外观上对比,其实区别显而易见。

论颜色,白露茶中,五彩色的占比更高,黄褐色、砖红色的叶片相对多一些。

而寒露茶中,则是深绿色的叶片更多。

整体上,白露茶是以绿色为主的五彩色系,寒露茶是翠绿色系。

论个头,由于白露节的时候,秋高气爽,茶树生长速度较快(比不上春茶季),所以采摘下来的叶片,相对瘦、长。

如果是寒露节,北方有些地区已经开始下雪了。

太姥山上,温度也是一天冷过一天,茶树的生长十分缓慢了。

按照寿眉的等级采下来,叶片是极宽、极圆的,茶梗粗长,也因为长得慢,生得厚实,内质饱满。

第四,香气滋味。

想要分清二者风味上的不同,必须细细品味。

沸水冲泡后,趁热揭盖闻香。

闻香时,要深深地闻,用力地闻,闭上眼睛全身心感受。

然后,你就会发现,白露茶的盖香,明显更柔和,更热情,更甜美,带着仲秋的气息。

寒露茶的盖香,清郁、清冽、孤傲,瞬间把你带到深秋。

假如把白露茶形容成稳重平和的宝钗,那寒露茶就是冷傲淡薄的黛玉。

喝汤的时候,白露茶的茶汤里,是鲜爽滑嫩的口感,伴着甜花香和草药香。

寒露茶的茶汤里,是清冽清冷,薄荷感强烈,胶质感极强的口感。

但同样的,它也拥有甜花香。

仔细辨去,还是能喝懂其中的奥妙的。

《5》

去年的秋茶季,留下了很多遗憾。

白露茶缺席,寒露茶难产,秋白茶的总体产量度下滑了。

到了今年,我们顺利度过了处暑、白露、秋分,迎来了寒露。

山上采茶的人不多,到了这个阶段,采茶太费时费力了。

普通人家,已经休息了。

但我们和老S,还是想要尽量做一批寒露茶,把每个节气都凑齐。

这不是强迫症,而是心中的执念,是无论如何都想分享好茶给大家的决心。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0d4587b059f4b389b451c5dd9d9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