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懂事,听起来很刺耳

2019-10-25     简爱的窗户

1 有一种懂事,是“伪装”自己

懂事的人总是能替别人着想,为人亲和,善于观察,能够很容易理解别人,能做到换位思考,这都是他们的优点,所以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喜欢,也很容易亲近他们,和他们交朋友。

懂事,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品质,是一种善良的表现,这样的人,没有人不喜欢的,他们不会给自己树敌,人缘很不错。

可懂事也有“真懂事”和“假懂事”之分,“真懂事”就是真的很善解人意,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而且性格比较开朗,没有什么脾气,为人随和,这是真性情的流露,这样的人能够赢得别人的喜欢和尊重,而且他们也不怕拒绝别人,也不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的懂事,是心甘情愿的。

而“假懂事”同样是与人为善,并且有同理心愿意帮助别人,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麻烦别人,但也不懂拒绝别人,会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很在乎别人的评价,他们所有的表现大多数是极力压抑自己的结果。

他们没有脾气不是不生气,而是压抑了自己的情绪,是为了不让别人讨厌自己;他们不拒绝别人,不是自己无所不能,而是为了讨好别人。

他们与人相处,会先照顾到所有人的感受,无论是亲人、爱人、朋友、同事、领导,还是陌生人,他们总是以别人的利益为先,总是忽略了自己,这样的人,太过懂事了,也太委屈了。

他们其实就是在“伪装”自己,为了迎合别人,让别人喜欢,明明心里不愿意,明明很为难,但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答应,为了“懂事”这两个字,他们一直在为难自己,因为他们不想被别人说自己“不懂事”。

2 懂事,背负着太多责任,一辈子的束缚

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刻:这些年,我被贴上了各种关于好的标签,然而我的内心早已面目全非。

过分懂事的人,从小到大都要因为“懂事”这两个字,而背负太多的责任,他们逐渐失去了自我,也处理不好与任何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亲密关系。

他们一直为别人而活,在他们的认知里,活着就是帮助别人的,就是服务别人的,就是认同和理解别人的,这样他们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好的评价,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他们存在的价值,都来自于别人的评价,如果有不好的评价,他们就会急于否定自己,要么极力辩解,要么怀疑自己,认同别人说的话,以至于他们被“懂事”束缚了一辈子。

小时候父母都喜欢懂事的孩子,为了让父母喜欢自己,他们极力控制自己,压抑自己的情绪,变成了懂事的孩子。

长大后,人们喜欢懂事的朋友、同事,他们就极力迎合和讨好别人,为自己营造一个懂事的形象,让别人喜欢自己。

恋爱时,他们为了赢得恋人的喜欢,继续维持自己懂事的形象。

结婚后,他们为了让家人、孩子、老人都喜欢自己,继续扮演一个非常懂事的人。

他们一直都很懂事,很好相处,总为别人着想,可始终没有获得一丝快乐和幸福,太懂事的人都是不断地在压抑自己。

他们有委屈不能说,有泪不能流,有气不敢撒,有话不敢说,这样做,只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如果不这么做,他们就是不懂事的人,就不是好人。

可是越懂事越不被人心疼,你没有争,别人认为你根本不需要;你没有脾气,别人认为你是不计较;你没有拒绝,别人认为你很乐意。你什么都能接受,别人认为你真那么没心没肺;你没有哭,别人认为你根本不难过。

其实这样的人才最委屈,最需要有人懂,有人心疼,最需要别人的理解、关心和关爱。

3 有一种“懂事”,听起来好刺耳,它变成了一种道德绑架

越懂事的人,越不想听到“懂事”这个词,但总有人拿这个词来“绑架”他,让他为所谓的不懂事感到愧疚,于是他会按照别人的意愿去做事。

比如,室友未经你的允许,总是拿你的东西来用,他会说:“你那么懂事,那么大方,我就知道你不会计较的。”

同事有事找你帮忙,他会说:“你那么好,一定会帮我的。”

你在学校被人欺负,老师会说:“原谅他吧,你一直都是很懂事的好孩子。”

领导迫于压力要裁员,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他会说:“从你进公司以来,一直帮了我们很多忙,现在也不差这一次,你也很优秀, 就算去别的地方,你也一样有一个好工作。”

被爱人伤害、背叛之后,他会说:“你不是一直很懂事吗?不就犯了一点错误吗?我相信你会原谅我的!”

没帮上亲戚的忙,他会说:“你一直都很懂事,很好的,没想到你现在变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太懂事的人总是听到“你那么懂事,就理解一下吧”、“借点钱呗,别那幺小气”、“你很懂事的,就让着他吧”等等这样的言辞。

所有的语言,一旦加上“懂事”、“好人”、“善良”等词语,你就没有拒绝的余地,理解别人,帮助别人,委屈自己,成全别人,都成了应该做的事。

如果你不那么做,会令别人失望,别人会说你不懂事,而自己又没有自我认同感,为了维持一个好的形象,从别人那里得到自我价值,只能委曲求全,这样的人能不累吗?

4 懂事的人,人人都喜欢,可偏偏只有自己最讨厌自己

越懂事的人,其实越讨厌自己,无论你是一个孩子还是成人,他们都很讨人喜欢,一个无条件迎合你的人,你当然喜欢。

可他们自己却很讨厌这么懂事的自己,他们的懂事从来都不是自愿的,是被逼的,为了别人喜欢,为了让别人认同自己,他们早早的就失去了自己。

那些总被称为“乖乖女”的人,其实都不想听到这句话,但又为了维持这样的形象,又不得不压抑自己,其实他们内心一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自己,是一个有点自私的自己,有点“坏”的自己。

可有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只感觉很痛苦,很矛盾,一方面要得到别人的认同,让自己非常懂事,不被孤立,另一方面又因为迎合所有人,让自己疲惫不堪。

小时候的乖乖女,其实都想变成那个“坏孩子”,他们不想那么懂事,希望自己想哭就哭,想发脾气就发脾气。

成人也一样,不想总是为所有人考虑而忽略了自己,关键是你付出那么多,别人并不领情,甚至认为理所当然,或者是自己自作多情,这样真的太累了。

宫斗剧《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和魏璎珞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皇后深明大义,大方得体,善解人意,深得皇上、宫女以及所有人的喜欢,而魏璎珞大胆敢说,对坏人绝不手软,为好人伸张正义。

剧中的富察皇后是最悲情的人物,她的一生有太多坎坷,经历了太多痛苦,她一次一次的懂事和原谅,让她遭受了太多的陷害和委屈。

身为皇后,她就要懂事一些得体一些,就要母仪天下,做个典范,这是她的标签,她不敢做自己,所以一直视魏璎珞为心腹,为知己。

她最喜欢魏璎珞,连跟了她很多年的丫鬟都吃醋,其实只是因为魏璎珞做了她不敢做的事,她就是那个一直压抑的自己,因为太顾全大局,太谨小慎微,她的一生活得极不快乐,也遇到了非常多的苦难,最终绝望离世。

懂事的人总是有太多束缚,没有了自己才那么不快乐,才活得那么痛苦。

5 余生,不需要那么懂事了,多爱自己一点

因为失去自我才不快乐,所以余生要做一个不那么懂事的人,没那么懂事,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你要知道,你根本不需要那么做。

余生要懂得多爱自己一点,要找回那个失踪已久的真实的自己。

不要再去压抑自己了,你也无需再去讨好和迎合别人了,你可以哭,也可以不高兴,你可以不为别人考虑,可以自私一点,你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你只需要让自己开心和快乐。

要明白你一直在维护好人、懂事的形象,其实都是在折磨自己。

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也提到过:我一味地想去维护自己好女人、好媳妇、好太太的形象,所以不惜待在一个没有感情的婚姻里面,不断地折磨自己。有一天,当我发现,这一切不过就是我的观念在作祟的时候,我终于放下了,也就走出来了。也许你要看看,你的自在幸福比较重要,还是紧抓着这些观念让自己痛苦重要。

你自己以为的懂事,其实是你自己的观念在影响着自己,你以为你的牺牲,你的付出会给你带来一些价值和好处,可带给你的都是委屈,其实如果你不那么做,也不会对你有任何影响。

只要把观念转变过来,不再为了所谓懂事的标签,不断地委屈自己,伤害自己,牺牲自己,这根本不值得,也没有什么用。

你的价值不是来源于别人,而是自己,当你开始改变之后,你就会发现,快乐已经悄悄地走来了。

----END----

作者简介:土生土长的南方姑娘,用朴实的文字写走心的文章,与你一起谈情感,谈成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vosBm4BMH2_cNUgfS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