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小伙,突发心梗离世,警示:爱做2件事的人,尽早检查

2019-08-05   小复先生

心脏,相当于人体内的“最高指挥官”

若是心血管发生堵塞,心脏就会处于缺氧缺血的状态,导致心脏无法正常工作,心梗就来了,心梗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今年28岁小伙小胡,从小家里条件就不好,所以辍学比较早,一个人到大城市里打工挣钱,供弟妹上学,一直生活在“高压”状态下。

在一次常规检查中,小胡查出高血压,虽然没有症状,但医生千叮咛万嘱咐,要小胡按时吃药。

小胡也谨遵医嘱,因为租的房子距离工作的地方比较远,所以小胡需要起特别早,每天小胡都是闹钟一响,赶紧起床收拾收拾上班去。

28岁的小胡整天起早贪黑,每当觉得疲惫时,都抽根烟提神醒脑,屡试不爽。

病发当天早上,小胡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在路上突然觉得胸部剧痛,接着就晕倒了,路上的好心人打了急救电话。

医生经过检查,判断为急性心梗发作,医生进行了电击除颤、肾上腺素注射等等一系列措施,但还是没能救回小胡的生命。

医生警示:爱做2件事的人,尽早检查

第1件、起床太急

像小胡这样的上班族,生活中不在少数。

闹钟一响,赶紧起床,洗脸刷牙,出门上班,导致身体从休息状态迅速进入活动状态,容易使血压突然升高,增加心梗风险。

此外,早起时血液的粘稠度非常高,还会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或者使本身轻微的堵塞加剧,诱发心梗。

第2件、频繁抽烟

抽烟提神醒脑是很多人的习惯。

但是,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吸烟或者吸二手烟,都会增加心梗、脑梗的发生几率。

因为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进入体内会引起动脉内皮细胞肌球蛋白收缩,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脂蛋白更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心梗发生率。

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多半是心梗要来,尽早检查

1、胸部疼

突然发作的剧烈、持久的胸骨或者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感,在服用硝酸甘油或者在休息后无法缓解,并伴有恐惧感、濒死感、烦躁不安等症,应警惕心梗风险。

2、上腹疼

部分患者疼痛的位置在上腹部,容易被误诊为胃穿孔、胰腺炎等症状;有少数患者会表现为牙疼、颈部疼、咽喉疼等,警惕心梗风险。

3、心率衰竭

在发病的1~2周内,大多在24小时内,前壁心梗患者最常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梗容易发生心率减慢,易出现心梗风险。

4、心力衰竭

一般发是急性左心衰竭,在发病前的几个小时内最常发生,在发病数日后也可发生,具体表现为困难、咳嗽、烦躁等症,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心梗风险。

5、低血压甚至休克

急性心梗发作时,因为剧烈的疼痛、恶心、出汗、血氧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症会引起低血压。

大面积心梗时,因为心排血量的急剧减少,会引起心源性休克。

养护血管、预防心梗,生活中坚持做好3件事

第1件、饮食要合理

“以药治不如以食预防”。

补充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心梗发生风险,这类食物有粗杂粮、蔬菜水果等,建议每日摄入35g~45g。

注意减少胆固醇、脂肪等的摄入量,胆固醇每日摄入量在200mg~300mg

一下;脂肪摄入量,每天低于30g。

减少脂肪、胆固醇摄入量:脂肪摄入量每天不超过30g;胆固醇每日摄入量200mg~300mg一下。

这类食物有动物内脏、贝壳类、软体类等。

第2件、补充抗氧化剂

血管需要“抗氧化”。

人体自由基数量过多时,会引起血管内皮老化,加速动脉硬化,使血管失去弹性,导致血管内更容易沉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

而抗氧化剂,可以捕捉并消灭“自由基”,减少其对血管的伤害,维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预防血管疾病严重化。

生活中,茶叶就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玲珑菊、枸杞子、覆盆子、绿茶叶等。

其中,玲珑菊属于四大怀药之一的药用菊,不仅抗氧化剂含量最为丰富,且富含钾和三萜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泡茶、做粥时放些,有利于减慢血管退行性变,减少心梗的发生率。

第3件、坚持体育锻炼

比如散步,散步是最安全、有效的锻炼方式,并且适宜人群广。

运动时要注意:

1、运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强度要以微微出汗为宜。

2、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切忌憋气、快速旋转、深度低头,警惕心梗风险。

3、运动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在炎热时运动,建议在下午4点左右运动。

4、运动之后,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