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砖塔,造型独特,结构精巧,文物保护单位,辽宁兴城白塔峪塔

2019-11-01   视觉秀旅游

兴城中天寺,位于辽宁省兴城市白塔满族自治乡塔沟村境内。曾是辽金时代古觉华岛大龙宫寺的下院"悟寂院",是辽代佛教觉华岛大龙宫寺的高僧墓地。当时悟寂院(中天寺)香火旺盛,佛事繁忙。元代寺院改名翠峰寺,清代为中天寺,并沿用至今。寺院原有前殿、腰殿、后殿,都已坏损。现经住持释上照下信法师及众护法居士大力修护,今以焕容一新。

寺内的白塔峪塔,乃是"兴城古代八景之一"。始建于辽代大安八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1979年它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此塔为辽代大龙宫寺主持僧圆融大师的徒弟郎思孝所造。(圆通大师是辽代佛教大师,辽圣宗时期被尊为国师)由于粉刷了白灰,故称此塔为白塔;每层塔上多挂惊鸟铃,亦称玲珑塔;这里奇峰环列,泉水汇流,每逢雨天,九龙山顶雨雾飘渺,烟云升腾,进得山来,如堕仙境。

白塔峪塔塔高43米,为砖筑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式。须弥座的转角处有砖雕天王力士作承托状,塔身八角各嵌有石刻倚柱,刻有八大灵塔的塔名。从南面左柱起,依次为;净饭王宫生处塔、鹿野园中法轮塔、菩提树下成佛塔、阇崛山般若塔、庵罗卫林维摩塔、曲女城边宝皆塔、给孤园中名称塔、婆罗林中圆寂塔。八角依柱的柱头上有阑额、普柏枋等,在普柏枋上置转角、补间斗拱七朵、七铺作,转角铺作为缠柱造,在拱眼间有绿釉镜式装饰,斗拱上有方形的撩檐枋,承托一层塔檐。

塔身各立面正中砌有佛龛,龛门呈圆形,上面雕有卷草花纹,里面有佛雕像。左右侧各立一胁侍,与龛顶等高。各龛上部雕有佛名,东为阿閦如来,佛下座雕有三只大象;南为宝生如来,佛下座雕有三匹马;西为无量寿佛,佛下座雕有三只孔雀;北为不空如来,佛下座雕有三只金翅鸟。佛像与鸟兽的雕工都非常精美,活灵活现。佛龛上左右各有五个小佛,坐云朵之上,其上面都有宝盖。在四隅面,塔身为砖碑,碑首一龙缠绕,旁边有卷草花纹。每块石碑都刻有一句佛语。东南碑上刻有“寂灭为乐”四个大字,各碑依次刻有“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已己”,刻法皆为阴刻,文字端正,雄浑有力。如今古塔上的文字仍依稀可见。碑两侧各立一比丘僧,上部雕有宝盖、飞天。二层塔身为素面,上面有叠涩砌起的塔檐,檐上铺成瓦垅。三层以上逐层内收成锥体。现在塔顶坍毁,塔檐大都脱落,仅存几十根椽木。

兴城白塔峪塔,是大乘小乘兼容,密显圆通的舍利塔,该塔为研究辽代晚期的皇家佛教信仰形式和内容提供了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