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武楼,位于福建省漳州平和县芦溪镇蕉路村,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是一座具有高超雕刻艺术风格的圆形土楼。绳武楼于清嘉庆年间由芦溪十八世太学生叶处候始建,从奠基到完工,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前后长达一百多年。2001年6月绳武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中央电视台称为"美女楼",是一座当之无愧的福建土楼艺术宝库。
绳武楼外径43.8米,墙厚1米,占地1056平方米,建筑面积1266平方米,楼体分内,外双环,内环一层,楼中共有72个开间。其中一二层被等分为12个各有上下开间和一个天井的独立式住屋单元,三楼则为环楼通廊,分24个开间,属于单元式住屋与通廊式开间相结合的模式。这种单元式住屋与通廊式开间相结合的空间布局,既有公共性又有私密性,两全其美。
值得一提的是正门中央大石匮上的"绳武楼"三个正揩大字。是楼主叶处候亲自题写的。在房屋的小门、客厅屏风、楼梯扶手、壁木厨、屋梁柱子上的雕刻,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客厅屏风上刻得着由蝙蝠、燕子、鲤鱼和铜线组成的图案,幅幅逼真感人。粗一看,似乎无甚特别,细一辨,在这些动植物雕刻中竟奇迹般地显现出"孝、悌、忠、信","福、禄、寿、全"。等形态迥异的字,而屏风右侧的横木板面上还留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流光飞彩、气度浑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小书行楷字,再配以其中镶嵌的梅花浮雕、笏板片雕及具有这些宗教文化特色的仙葫芦雕刻,整块屏风气韵浑然,古香古色,淳朴而富有风韵,沉着而具有生气,使人领略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艺术韵味。
而且这些雕刻的外围在都 漆上纯金涂漆,可以在历经百年而不变色,只要在清水稍加洗刷,这些字匾,风物便栩栩生辉,光彩夺目。而木雕中的花卉、人物、文字、飞禽走兽、装饰画和窗格、雕栏、门额上的图案各异,尤其是楼镂最具功底,立体雕刻也形态各异,无一雷同,惟妙惟一,传神之极。泥塑散见于屋檐、门槛及墙壁上,也可算一大景观。这些泥塑有狮子、仙鹤、凤凰和蝙蝠等不同的造型,你看:那泥狮子虎头虎脑。巨口微开,张牙舞爪,显现出小狮嗔怒之神态,飘然欲飞,威武而庄严;那仙鹤单脚独立,正用长嘴梳理着翼翅,活灵活现。生动逼真;那凤凰富丽堂皇,其间的色彩大红和台黄见多,旁边又以青、赤、蓝、黑等颜色相辅,隐然有一股灵秀之气;蝙蝠之头凸出于壁外,双翼嵌于壁中,做将要飞出之状。非常精妙传神。其中的"龙凤呈祥"之图,龙飞凤舞。在祥云缭绕之中,各显英气,神秘而又超脱,别有一番欣赏之韵致,
绳武楼的装饰艺术为福建土楼装饰艺术的集中体现。它包括泥塑、彩画、书法、木雕、石雕等五个方面,囊括了土楼装饰艺术的各种手法。尤其是木雕部分,其构思之精巧,刻工之精细,图案之精美,为全省土楼之所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