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HIV可直接攻击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CD4+ T细胞,CD4细胞持续、缓慢地减少,最终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从而易于发生恶性肿瘤、感染各种疾病。虽然现有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却不能完全清除体内HIV病毒,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长期服用抗HIV药物,不仅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体内病毒也会产生耐药性。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目标,即将终身治疗转变为阶段性治疗。功能性治愈的患者在停服抗病毒药物后,一段时间内病毒载量可以不反弹,CD4细胞数量和功能维持在正常范围。
如何实现功能性治愈,全球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邵一鸣研究员领导的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大学和美国学者合作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抗病毒药物、艾滋病疫苗和过继性免疫相结合,可有效抑制停服抗病毒药物后的病毒反弹。研究人员发现,给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恒河猴接种艾滋病疫苗,并在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达到高峰时,抽取部分血液,对血液中的HIV特异性CD8+T细胞进行人工增殖。将增殖后的CD8+T细胞回输给停药的恒河猴,可将动物体内的HIV病毒载量抑制在检测线以下长达2月之久。
这一研究成果为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研究提供了新策略,人们离艾滋病治愈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