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消灭的不仅有西方伪史,还有中国伪史,这需要一场学术革命

2019-09-20     蔡氏意学

最近几年,中国学术界最值得注意的变化,就是出现一个西方伪史派。他们有的主张古希腊的历史是伪造的,有主张近现代的欧美历史是伪造的,也有的主张古埃及、古两河的历史也是伪造的,甚至还有人指出西方关于人类起源、文明起源的历史观点也是伪造的。作为替代的历史图景,他们认为近现代的西方文明是起源于中国的,更极端者更是认为,整个人类都是起源于中国的,西方的人种和语言,都是由中国发端。

其实,这个所谓的西方伪史派,所反对的核心是西方中心主义。他们认为,目前主流的官科的历史,都是近现代的西方学者所编造的,都是以西方为中心的,用来维护西方的利益的,和欺骗世界人民的。因此,有意无意,他们都在试图以他们所反对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方式,来构建中国中心主义。

西方伪史派属于民科派。所谓的民科,就是他们的研究都是自愿的,不是正儿八经地职业,在大学,或在正式的研究机构。与民科派对应的是官科派,他们的研究也是其正经的职业,是他们的饭碗,是拿钱做研究。中国官科派的学术就是主流学术,也是西方学术、西化的学术,因为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其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就宣布废止读经,其实就是彻底废除中国传统学术,而全盘引入西方学术。此后的所谓的新文化运动完成了这一工作。

原本,关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国传统学术都是有非常成熟的看法,但是,随着对中国传统学术的否定,也就都被否定了。这一工作是由以顾颉刚(1893—1980)为首古史辨派所完成的。这个所谓的古史辨派,其实就是以西方的历史观点,对中国传统的历史观点进行系统性摧毁。这个过程当然也是系统性引入和建立西方史观的过程,西方史观就是西方中心主义。

当前的西方伪史派,所主要反对的,主要是西方中心主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反对古史辨派,而重建和复兴传统学术的传统史观。事实上,在基本方法和学术境界上,他们依然是西方式的,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譬如,那位主张欧洲在人种和语言上都是起源于中国的学者,其实是认为是起源于以湖南为中心的南方地区,他也当然认为中国文明起源这个地区。这不是中国中心主义,而是湖南中心主义。

这种怪异的湖南中心主义,不仅与当前官科主流学术中的西方主义主义向左,也与中国传统学术中的中原中心主义向左,既是反西方的,也是反传统的。

湖南中心主义的的出现,所依据的就是西方式的考古学。湖南出土了一些时间很早的遗址,包括陶片、水稻种植等,然后就说中国文明起源于湖南,起源于南方,而置传统的历史观点于不顾。在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中,中国文明是起源于中原地区、黄淮地区,包括湖南在内的南方地区,长期以来都是化外之地、蛮夷之地。直至春秋后期,楚国才被中原地区正式接纳,承认其是华夏之一员。

战国时期,楚国吞并了属于中国文化核心区的宋、鲁、陈等国,进而楚成了中国文化之代表。《史记》中所谓的“亡秦必楚”,即是来源于此。这个“楚”并非是原先的南方之楚,而是后来被吞并的中原之楚、黄淮之楚。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四位反秦英雄都是楚人,但他们都是中原人,都是黄淮人,与湖南湖北无关,与南方无关。

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孔、孟、老、庄这四大圣人,与四大反秦英雄一样,也全部来自黄淮地区,当然他们并不能称之为楚人,因为那时黄淮地区尚未被楚国所吞并。

其实有什么样的史观,其历史以什么为中心,是受基本的学术范式所决定的。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是没有独立的史学这一概念的,而只有经学,也可以说,史学是依附于经学的,经史合一的。经学的核心在义理,史学的核心也是义理。这就是所谓的“春秋大义”。

《春秋》是《五经》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所留存下来的最早的历史记录。但是,在传统学术中,认为《春秋》的关键并不在历史事实的记录,而是历史事实中所承载的“大义”、“义理”。到了清朝,与戴震齐名的章学诚提出了独立的史学概念。他认为“六经皆史”,但是,历史的关键不在“事实”,而在“史实”中的“史义(意)”。这个“史义”其实就是“春秋大义”,就是历史中的义理。

因此,中国的传统史观可以称之为大义史观、义理史观。

义理、大义是什么?有两重属性,既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人心的基本属性。人心的基本属性,就是人性。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义理之上,而义理则是人心之基本属性,是人性,因此,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人心人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社会秩序、义理、心性这三者就成为一个东西,可以称之为三位一体。其中心就是义理。

宋明理学干脆说“心即理”、“性即理”,其实他们还省略了“秩序即理”,因此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心性即理即秩序”。

因此,中国传统的史观,也是人心史观、人性史观,合称心性史观。这种史观是以人,以人性的心性为中性的,为本位本体的,历史事实只是人心人性的展开。这种史观是中国传统学术范式的必然结果。

西方史观恰恰与中国传统史观相反,不是以人为中心,更不是以人心人性为中心,而是以物为中心,可以称之为外物史观。这个“物”就是中国传统学术中“心物”之辩的物,是心的对立面,一切脱离人心的东西都是物,包括有形具体之物,也包括人心所构造的虚拟虚构之物,包括宗教时代的神,以及近代哲学中的哲学实体,以及现代科学中的科学真理。

宗教时代的神学,哲学时代的哲学,科学时代的科学,是西方学术的三大阶段,也是三种范式。与之相对应也发展出了三种历史。神学范式下的历史,是神学史观,以《圣经》中的历史为代表。哲学范式下的历史,是哲学史观,以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为代表。科学范式下的历史,则是科学史观,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考古学、人类学等为代表。

无论是神学史观、哲学史观,还是唯物史观、考古史观,都是外物主义的,都是以外物为本位,而非以人为本位、以心性义理为本位,都是有物而无人的,都是对人进行否定的。在这些史观中,人只是一个被动的被决定者,被决定于不同形态的外物。

在神学史观中,人被神所决定;在哲学史观中,人为虚构哲学实体所决定;在唯物史观中,人为经济所决定。神、哲学实体、经济,都是外物。

而中国传统的义理史观、心性史观,恰恰相反,认为人,更具体地是人的心性,才是真正的决定者,一切外物则是被动的决定者,为人所发明和安排。人、人心人性是历史的绝对主人。

显然,西方伪史派,未能意识到决定史观差异的是学术范式的差异,他们只注意到了伪史,而未注意到伪学,没有明白伪史的根源在伪学。如果把西方学术范式下的历史称之为伪史,那么西方的学术范式本身就是伪学。

伪学不进制造了西方伪史,也制造了中国伪史。顾颉刚等人依据西方学术,在摧毁传统史观之后所建立的新历史,就是中国伪史。这些中国伪史,与西方伪史一道,正在为当前中国主流的学术和教育系统所秉持,即为官科所秉持。

官科秉持这些伪史的根源在于,因为其基本的学术范式就是从西方引进的,是西方伪学。伪史不过是伪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不仅要注意到西方伪史,还要注意到中国伪史,更要注意到伪史的根源在伪学。不仅要消灭西方伪史,还要消灭中国伪史。而消灭这些伪史的釜底抽薪之策,是消灭威胁,终止西方学术范式对中国学术的统治。唤醒国人,让国人从对西式学术的迷信深渊中拽出来。

因此,中国和世界急需的不仅仅是史学革命,而是一场彻底的学术范式的革命,打烂西式伪学,让中国传统的真学取而代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CAedG0BJleJMoPMRkT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