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西安人,一直在国外从事电影电视拍摄制作等工作。
我虽然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生活工作近20年,但作为养育自己20年的城市——西安,还是非常关注她的发展。
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去世界各地出差,所以自然会关注家乡与国外城市的差距,尤其在市政道路管理水平方面。目前西安的汽车保有量虽然越来越高,但从人均数量来看,与洛杉矶、东京等城市相比并不算多。那为什么走在西安的路上经常会出现拥堵和事故,我想与道路的设计和管理水平有着一定关系。
虽然我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作为城市道路的使用者,也分享一下自己的观察与感受。
1
西安十字路左拐线设计不科学
在西安的十字路口,很多是直行线突然变成了左拐线,划线非常随意缺乏科学性,前十米还是直行线,到路口突然就变成了左拐线。这样造成直行的车辆只能突然打方向变线,造成两条车线同时拥堵。
另外,十字路口中间的绿化带设计没有必要,一是挡视线,二是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绿化带变成左拐线,从而增加一条左拐线。
突然变的左拐线,以及占道的植物隔离带:
占道的植物隔离带:
另外,如下图黄线禁停部分完全可以变成左拐线,还能节省一条线给直行。左拐时间段车辆不多时,这种两条左拐线显得特别浪费。
由于直行线突然变成左拐线,司机来不及提前变线到路口就加塞儿。
我们来看看美国的十字路口左拐设计:车辆需要提前汇成一个车道后再分左拐线。提前通过黄线把车辆分流,就这一个简单的黄色弧形,就能解决左拐来不及变道的问题。
另外,美国十字路口一般不会种植遮挡视线的植物,因为在十字路口,司机的视线被阻挡会非常危险,同时种植植物也会占用车道。西安很多路段的十字路口,不但种满植物而且体积非常大,如锦业路路口的绿化植物,就形成了很大的危险因素。
植物隔离带,十字路口挡视线:
植物隔离带,十字路口挡视线:
在美国,即便路中设置有植物隔离带,到了路口处,宽度就会减小并留出左拐位置。在标线上,也不会直行突然变左拐线。
美国的左拐隔离带,比一般隔离带幅度小,而且不挡视线:
2
西安很多路口红绿灯左拐与直行同时放行,挤成一锅粥
西安有大量的十字路口。我发现在很多路口直行车辆都被左拐车辆挡住而无法通过,而且左拐的车辆的拐弯角度越来越小,造成前方明明是绿灯,但是直行车辆却怎么也无法通行的拥堵状况。
而同样情况在国外,交规绝对是要保证直行优先。相向行驶的车辆,就算是同时绿灯,也需要让直行的车先通过。
西安现阶段如果还做不到直行优先,那左拐灯的设置就显得更为必要。
3
道路光污染,考虑过树的感受了吗?
为了营造氛围,适当的照亮工程是能理解的。
但灯光的设置多到“绑架”树木就不可取了。图片是科技路拍到的,树干上缠绕着各种铁丝灯带、 变压器,挂满了射灯。过度的照明不但影响美感,更会在夜间带来光污染,影响行车安全。
这种缠绕考虑过树的感受了吗?在白天,一点也感受不到美感。
科技路上被各种灯具五花大绑的树木。
吉祥路上被灯具和钢丝五花大绑的法国梧桐树。
4
西安的洒水车白天为什么要不停的洒水?
面对这个问题,有些人会说是降霾除尘。但稍微观察一下就能能发现,现在汽车行驶在路上,扬尘已经很少了,除非你行驶在土路上(西安市内土路也并不多)。我看到西安的洒水车经常白天在干道上占用一条道路慢慢悠悠的洒水,由于车速慢体积大,只要洒水车白天洒水,此路一定会拥堵。
而且,现在西安的洒水车喷水压力越来越大,经常把掺杂着路面或绿化带泥沙的泥水,喷到正常行驶的车辆上,有时洒水车胖的司机连路都看不清。洒在地上的水,被来往车辆“搅和”,也会形成泥水粘黏在路过的每一辆车上。这些被喷脏的汽车再去洗车,又会浪费更多的水资源。更不可思议的是西安的洒水车经常在下雨时也会洒水,我们到底是需要洒水?还是为了洒水而洒水呢?
国外的路上几乎看不到白天洒水的车辆,一是影响交通,二是浪费水资源,三是容易把其他车辆弄脏。路面实在是需要清洗的话,也只是在深夜清洗,到早上路面已经干了。
高峰时间段,慢悠悠的洒水车 。
现在西安的洒水车喷水压力越来越大,经常把参杂着泥沙的泥水喷到正常行驶的车辆上。
清扫车及洒水车,经常在高峰时间作业,造成大拥堵。
高峰时间段,二环扫地车影响交通:
更有甚者,下雨天还在洒水,完全是低水平的管理。
5
标示划线不清晰,定期维护不到位
西安的很多路,包括主干道有很多路面划线标示褪色不清晰,定期维护不到位。行人和司机几乎看不清人行横道在哪儿。线路标示不醒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西安的人行横道,拍摄于大寨路和唐延路交汇处 。
国外日本划线非常清晰醒目,及时维护更新划线标示醒目,行人与司机自然各行其道。
6
红绿灯设置不科学不醒目
图片是西高新管委会门口的十字路口,红绿灯设置在几十米外的桥底下,在路这边根本看不到红绿灯。这种设置完全失去了红绿灯的作用,容易诱发交通事故。
高新管委会旁,丈八路与唐延路十字路口红绿灯,根本看不到。
大寨路上新安装的红绿灯,被树木遮挡没人管理。
唐延北路和怀德巷丁字口新设的红绿灯隐藏在树丛中。来自网友供图,非本文作者拍摄。
这是晚上,高新管委会门前红绿灯,被人行天桥挡着的红绿灯,谁能看清?
国外红绿灯设计是很醒目,如果对面路口很远,通常会在马路这边也设计一组红绿灯。挪威的十字路口红绿灯,就近就有一个。
美国的红绿灯,如对面太远的话,就近也有一个提醒。
7
类似于科技路那样的隔离带设计是一个败笔
首先松树根本不适合在隔离带种植,因为松树生长周期慢、树叶小、枝干形状各异,需要有类似山水景观才漂亮。种在隔离带四周光秃秃的树枝也缺乏美感,且起不到视线隔离的效果。
另外白色形状各异的造型大花盆就更难理解,因为高的高低的低,起不到隔离作用,花盆之间变成了人行通道。花盆里种植的草本植物养护成本不低,有些白色大花盆形状尖锐,人车碰到十分危险,会造成二次伤害。建成不到一年,白色的大花盆已经变成黑色。
刚开始安装是白色的,现在已经是黑色的,因为没有人清洗。
8
西安新建的隔离带植物养护太原始,应该设置自动喷淋系统
在西安的路上经常能看到绿化洒水车占道给隔离带绿植洒水,这种形式即占道又增加拥堵,而且表面洒水蒸发快,需要雇人雇车,长期更不合算。
美国新修的植物隔离带都是自动定期喷淋,这种技术其实非常简单,长期成本核算比雇人雇车洒水节约的多,还不占用交通资源。
洒水车占用交通道路不说,表面喷洒蒸发浪费多,雇人雇车成本高。
城市道路的通行是否畅通,取决于各种细微又复杂的因素,而城市管理的水平与智慧,也正体现在这些细节之中。我们现在的交通管理方式,一定有它形成的历史、地域等原因,但是国外现成的成功经验,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因为道路畅通,是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看到的。
作者:王青山
影视从业者
版式设计:霹雳
请关注贞观新浪微博:@贞观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