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不可战胜!伊朗发展导弹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直掐美软肋之处

2019-07-30     123军情观察室

围绕着美伊争端,从最初的制裁,封锁(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后)演变成了今日刀兵相见的紧张局势。当然,摆在美伊两国之间的,始终是伊朗核问题。美国一直都在担忧着伊朗获得核武器并且将导弹射程扩大进而对自己构成巨大威胁。

正在发射的Khalije Fars "波斯湾"反舰导弹。该导弹射程在150~250千米,战斗部装药高达500公斤,只需命中一枚,便足以重创或击沉一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现在的伊朗可以说完全把"宝"压在了导弹身上,各种各样的导弹层出不穷,就连军备竞赛时期的苏联也无法企及。至目前为止,虽然还不清楚伊朗导弹的真实情况,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已经完成了射程3000千米内的无缝式衔接。

如此强悍的导弹,自然会引起美军的忌惮。实际上,别看美军表面上十分强大,但本质而言,导弹是他一直都有的"软肋"。以美国航空兵惯用的SEAD(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ces,进攻性防空作战,一般称之为"野鼬鼠")和CAS(Close Air Support,近距空中支援)为例,它们始终贯穿着全场作战,是美军对外介入冲突的根本。

通过己方优势的传感器融合和先进的战术航空兵,对敌方的雷达,空中战机进行剿灭。SEAD之后,敌方一个战役方向内的防空能力和空军实力基本被瓦解。

目前美军专职执行该任务的机型是A-10攻击机和F-35"联合攻击机",F-15和F-16乃至F-22有时虽然也会投掷对陆打击弹药支援前线作战,但那仅仅是面对"几乎不具备防空能力"的游击队时才会出现的情况。

在军迷当中一直都有着一个共识,那就是美军夺取制空权之后,就会不停的对地面进行狂轰滥炸,其实就是在总结这两个战术。SEAD负责摧毁敌方航空兵部队和防空系统,然后CAS出动掩护前线部队向敌方纵深推进。当然,一些漏网的防空车(像铠甲S1这样的防空车有极大概率能逃过SEAD的打击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发挥光彩)和单兵手持的点防空导弹(像中国"飞弩",美国"毒刺"等)仍会对CAS战机构成巨大威胁。

飞弩-6操作简单,命中精度高,简单的瞄准目标并发射,然后倒数几秒,赞美真主,那么美国战斗机便会成一团火球掉下来。

不得不说,美军这套战法的确有效,但是在导弹面前,便成了一片空白。实际上,航空兵战场突击的航程是有限的,起降地点也是有着苛刻要求的,并不是所有的美军战机都能在前线简易机场起降。

而多国似乎也是瞄准了这一点,发展庞大的导弹部队,以此来限制乃至削弱美国航空兵的效力。比如,瞄着情报传来的美军前线机场,用导弹饱和打击予以摧毁,然后配合前线和本部的航空兵对美军发动强袭。在没有航空兵的支援下,美军前线部队即使能够守住阵地,但也会付出庞大的代价。

在这方面解放军是玩的最"6"的,东风21D不但能打击移动中的航母,还可以打击地面高速移动的地面目标。在接近战场上空时,战斗部分出数个分导弹头,以此打击多个目标。其毁伤效果在目前的中程导弹中,仅次于"核常兼备"的东风26。

长期以来,美国各部门各机构一直在研究中国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其实就是这点。伊朗也是看到了中国模式的成功,才会如此。据此前报道,伊朗似乎也研发了本国的"反舰弹道导弹",但是真实作战效能还无法确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uguRGwB8g2yegNDvyT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