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临床4种分型
(1)普通型有中等程度的蛋白尿(尿蛋白定性+~++,24小时蛋白定量为1~3克)及轻度镜下血尿,轻度至中度水肿,血压高或伴肾功能损害。
(2)肾病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 克/日)、低蛋白血症(<30克/升),伴或不伴有水肿及高脂血症、血尿。
(3)高血压型除有普通型表现外, 血压升高比较突出,常伴有慢性督炎的眼底改变。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窄、变细、反光增强等。
(4)急性发作型 在出现感染、受凉、过劳等诱发因素后,经过1~2日突然发生血尿少尿、水肿高血压,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等现象,即为骨炎复发症状,可视为慢性骨炎急性发作。
慢性肾炎5大报警信号
1、蛋白尿
如果尿蛋白一个+,通常有2种原因
生理性的,如剧烈运动和发热。
病理性有肾脏方面的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肾盂肾炎都可以有蛋白尿,通常情况下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察。
2、水肿
表现为眼睑水肿,足背、脚踝水肿,严重的蔓延至膝关节以上甚至大腿。有些患者可出现腹水、胃肠道水肿,表现为腹胀、食欲减退。
3、高血压
一般是中度高血压升高,收缩压一般为150-180毫米汞柱,舒张压一般可达到90-120毫米汞柱,当肾功能受损时,高血压更容易发生。高血压时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肾脏损伤越大,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
4、肾功能损害
不是所有的慢性肾炎都会出现血清肌酐值升高,这与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及治疗措施等相关。但慢性肾炎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受损。
5、尿液化验异常
尿液检查早期可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蛋白尿和(或)血尿,可有红细胞管型。血尿为肾小球源性血尿。
慢性肾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慢性肾炎的发生,目前公认是由于链球菌或其他抗原在体内引起感染,如扁桃体炎、咽炎、副鼻窦炎、扁桃体周围脓肿、上呼吸道感染或猩红热、皮肤感染等,使体内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在这过程中,若影响到肾小球组织,就可发生慢性肾炎。如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或患者体质高度过敏,被破坏的肾小球组织又成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使自身免疫反应不断进行,长期不愈。
慢性肾炎的主要诱发因素是感染,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因肾炎急性发作大多在寒冷、 潮湿、天气易变的季节;偶见慢性肾炎患者因过度劳累而诱致急性发作的。此外,如房事不节、饮食不慎、精神忧郁等,亦可使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