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家在美国买房的年成交额逐年攀升,高交易额与数量陡增的成交量背后,也凸显出中国人海外买房的不少思维误区。
投资 自住、留学教育、工作、赴美生子......不同的华人买房者,怀揣着各式各样的初心,选择在美买房定居。
但不论是出于什么样的买房目标,中国买房者如果抱着固有的中式买房经验和想法,在美国置业很有可能会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况。还有可能会被一些建商抓住漏洞,设下陷阱,使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
想要做一个精明的买房投资者,这些误区自然是能避就避。为此,地产君带着诸多首次来美国进行海外房产投资的新手小白的问题,咨询了不少专业的金牌经纪人。听听他们的建议,看看他们在实操过程当中,可能发现的一些实际情况。来给大家未来的海外买房计划排排雷,上道保险,希望大家能够在美国顺利安家。
人云亦云,大家在哪买我就去哪买
买房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就是选城市,选区域。
“有朋友在这个城市买了房,邻居移民也定居在这个城市,我也在这买吧。”很多买家第一次来美置业,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亲朋好友购买地点的影响,朋友或者亲戚的建议往往会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固有印象。
口碑的传播不是坏事,但只能是借鉴。例如很多人在尔湾买房,诚然,尔湾这座城市的学区、环境、整体的经济发展情况,都称得上优质,也配得上它“金牌城市”的价位,但是在尔湾买房是否真的适合你呢?答案是不一定,贵的一定有它贵的道理,但是它不一定是适合你的。你要结合自己的住房需求、预期的价位等等因素来决定是否要在这里买房。
建议
中国人海外买房主要是出于两个目的,自住或者投资。地产君咨询了不少有经验的经纪人。经纪人们给出的共同建议中有一条是:买房之前一定要首先考虑购房目的,因为考察这两类房产的重点因素完全不同。
自住型房产重点是自己的感受,居住环境;子女上学;生活习惯等要素的满足,社区和邻居情况也很重要。种种因素因人而异,大家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的需求。
投资性房产最重要是考虑出租收益和升值前景。这其中尤其是商业类房产比如商铺、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等投资选择特别有挑战,坦率的建议是初到一个国外城市的中国投资者不要轻易去尝试这个类型。另外一个重点是要在投资前算清楚房产的维护开支,包括贷款;物业;出租中介费用等等。
相信熟人关系,却不相信更专业的地产经纪人
很多中国买家会习惯性地询问熟人的推荐,比如说已经在海外定居的朋友或者亲戚,他们的建议固然有其值得参考的地方,但是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首先,毕竟亲戚或者朋友住的房子可能和你想要买的房子在不同地方,两者地段不同,可能房产的差异会比较大。
其次,一些熟人关系毕竟不是专业的地产经纪人,他们对实时政策的把握可能不是那么及时,也许他们四五年前买房的时候政策是这样,四五年之后,政策会出现偏差,但是这些可能熟人朋友们了解的并不是那么清楚。
还有,朋友们买房的时候,可能只是对他们的社区考察更多一些,不像很多专业经纪人那样有足够的房源案例去做支撑来得出更加专业的建议,找出更加适合你个人买房需求的社区地段。更别提美国买房相应的文书,存在的语言上的障碍,需要更专业的经纪人去协助。
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比较推荐买家去找更专业的地产经纪人。当然,在买房之前找朋友做一些功课,了解一下买房的概况、如何找靠谱的经纪人,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只是在具体落实和执行买房的时候,有一个专业经纪人去把关,你会省不少心,买房也能更加无后顾之忧。
建议
一个好的房产经纪人可以给你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买家所看到的商业网站上的挂牌房源信息基本来自于Multiple Listing Service(MLS)系统,美国目前95%的房产交易都是在MLS中进行的。
相较来说,美国在房产交易这一块还是比较透明公开的,大部分的信息买家都可以在MLS上获取,但还是有一些细节性的信息,经纪人能比较方便获取,而买家自己去了解会比较费时费力。
那么有哪些是你看不到的?比如说这个房子的成交历史。有一些州的房屋成交价格并不公开,你所看到的价格只是当初挂出来的价格。你是看不到实际以什么价格成交,而这个信息是经纪人可以看到,然后可以告诉你的。
很多经纪人是专精于某一个城市,因此经纪人有大量的机会带很多客户去实地看过房、踩过点,所以他们对这个城市周边的社区、街道、治安、租金等细节问题都会比你了解的更加深刻一些,也比你在网上所看到信息都要专业,可以帮你避开很多雷区。
在美国买房,看好房子以后就要抓紧时间下offer,是出原价,加价还是减价?这个需要经纪人为你做一个房屋价值的评估,也就是CMA,综合同样类似房子市场成交价和历史交易情况作出的评估,这样你基本就知道价格是合理还是过高了,正常交易情况下,不要期望捡便宜,因为卖家在房子上市以前也是做过CMA的,可以说大多数MLS上的房源,价格都是比较合理的。
所以,作为买家,找到值得信赖、并能与之愉快合作的经纪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喜欢买新房,不喜欢二手房
中国人喜欢买新房是有迹可循的。首先,在中国,大多数城市都在过去的十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老城区被推倒重建;大量新城区从无到有被开发出来。
其次,中国的房子产权只有七十年,不像美国那样是永久产权。因此,在中国买房买家就会更偏向于买新房,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只是中国特色,并不适用于在美购房。
建议
美国的城镇化已经过了激烈扩张的阶段,现在整体的城市扩张速度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这也就意味着,美国没有那么多老城区推倒重建的问题,加上美国的房子是永久产权,它面临的阻力会更大。
因为以上两点原因,所以美国在美国二手房交易市场是非常成熟的,如果买家只愿意选择新房,可能会错失很多入手好房源的机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历史原因,不少市中心的繁华区域,周边的房子往往是二手房,新房很难在这些繁华阶段拿到比较合适的地皮来进行新建活动。所以,如果你想住在靠近市中心繁华区域地段的话,二手房是你必须要去考量的一个项目。
当然,现在城市还在发展,也确实有很多不错的新房项目,如果遇到合适的新房,还是要重点向大家推荐的,比如说近年来中国人重点关注的城市:库卡蒙格和安大略,这两个城市都是新兴城市,当地的新房项目开发也比较多,推荐中国人去那边的华人区实地考察,总的来说,入手那里的新房还是比较划算的。
以为旧房子推倒重建会升值
有些中国人喜欢城市里的某块地,就想推倒老房子重建,以为重建之后的新房子能升值,这个想法又是不了解美国的市场行情所致。
比如说,你在一个老房子所在的小区花10万美元买下一幢旧房子然后拆掉,再花50万在原有地面上重建了一幢新房子,你能指望目前的房价是50万加上原来的地价么?答案是否定的。
这是因为在美国,一幢房子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它自己的建筑成本,还要看它所在的小区,如果这幢房子跟周围房子在建造年代、房屋外型风格和内部等方面差异巨大,那么它的价格很大程度上要受周围房子的价格影响,这幢建筑成本50万的房子,如果周围的房子只值10万,那这幢房子的价值就会受到严重的拖累。
正是因为如此,美国许多城市的市中心,常有一些价格奇低的空地出售,中国人以为买这些地来建房是捡了便宜,等到若干年之后卖房才知道又是交了学费。
买房以贷养贷
以贷养贷对于华人买房来说,倒不是什么误区,只是一个温馨提醒。众所周知,华人的储蓄习惯是比较好的,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美国在贷款信用审核方面比较严格。
在美国买房,对贷款人的还款能力要求是极为高的,如果你本身就有其他债务情况,比如车贷,那么申请购房贷款就很容易被拒,所以一定要付清之前的债务再申请购房贷款。
建议
在申请贷款期间,要注意维护个人信用记录。在房贷获得预审批准后,在正式结算前银行还是会再次查询申请人的信用记录,如果在这个期间申请人又新开了其他信用卡账户或者申请了其他贷款,很可能就会影响到房贷的最终审批。
不合理的期待房价快速增长
早期在国内买过房的中国人,都有过房价翻几倍的体验,总以为国外也会如此,许多美国人宁愿一辈子租房,也不愿意买房,以省掉房产税和房屋保养费用;许多中产阶级一辈子只有一套住房,既便有两套,那么第二套多半也是用来自住,是度假房而不是出租房。
许多买有投资房的美国人,退休的时候都会把投资房卖掉,作为他们周游世界的储备金,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当地的炒房氛围不是很浓郁。
此外,从行业的角度看,当统计数据显示房屋库存增加或减少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新房开工率就会随之增加或降低,使整个市场的房价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美国的国土面积比较大,人均的土地面积还是比较丰富的,再加之美国的土地产权是永久的,所以想把土地价格炒的比较热还是一件有点困难的事情。
综上所述,整体来说,美国的房市还是处于稳中有升的状态,不会出现像升降机一样突然攀升又突然下降的情况。
建议
任何人想建房的话都非常容易,买土地和当开发商都不是特权,美国完全没有国内房价畸高的背景,想在美国炒房寻求暴利,比中国困难多了,所以,最好一开始就不要抱着炒房的想法来美国买房。
以上几个观点都是华人在美置业容易走进的误区,在中国买房的固有经验或许可以帮到你,但是买家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美国本土文化、理念等因素来选择房子,祝大家在美买房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