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自己生娃的经历,大家觉得想象中生娃的过程,跟实际体验有什么不同?
之前看到过一位宝爸的经历,妻子比预产期提前3天生娃,
当时是深夜
没打电话通知双方父母。
结果这位宝爸在陪产的时候,因为太过紧张而晕倒了,无奈医生帮忙联系了家属,两家老人来了之后真的是又气又笑。
其实在产房内有很多大家想不到的事情,为了避免尴尬,这些“冷知识”有必要了解一下。
1)医生不会让产妇喊出声
可能是电视剧看多了,每当有生娃的画面时,总是会看到她们很痛苦的喊着,等到了产房后就会
知道不一样
。
满头大汗是真的,表情痛苦也是真的,只是分娩过程中,医生是不会让产妇喊那么大声。
因为大喊会让产妇无法用力,而且体力消耗太快,使分娩变得艰难,真的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喊下来,估计嗓子也会哑掉。
2)老公陪产,状况百出
现在有些医院会允许有家属陪产,大多数女性会选择让自己的
老公进产房
。
大家可能看到很多人形容老公经历陪产之后,能够体会到自己生娃的辛苦,变得更加疼爱自己。
可妻子第一次生娃,老公也是第一次陪产,在那样一个场面下,老公的表现会
“状况百出
”,有时会让产妇和医生很头疼。
丈夫们可能会紧张、害怕,或者是担心妻子痛而愤怒地跟医生吵架,还有就像上面那位丈夫一样,陪产时自己先晕过去了。
3)分娩时会“便”出来
想过自己在产床上的各种情况,就是没想过自己会排便,不过医生不会嫌弃,反而会夸产妇用力正确。
虽然这有些尴尬,但在医生眼里很正常,准妈妈到时一定要听医生的引导,不要因为怕排便就不敢用力。
4)我的孩子咋那么“丑”?
虽然生娃之前有心里准备,知道宝宝刚出生时颜值可能不那么高,但看到宝宝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质疑:
咋这么丑?
刚出生皮肤红红的还有些皱巴巴,闭着眼睛张开嘴巴大哭等等。当然啦,妈妈们也只是说说而已,她是很爱孩子的。
5)生完孩子后,妈妈不能跟孩子一起出产房
正常情况下,产妇分娩之后,要在产房内观察一会再出产房,宝宝是先被抱出去的。有侧切、撕裂或者剖腹产的产妇,还需要缝合伤口。
你会在产床上看着医生忙着给宝宝剪脐带、清洁、称体重,
然后医生抱着宝宝出去报喜
,留下自己跟医生在产房中等待。
生孩子之前只担心疼痛,纠结顺产或者剖腹产了,但亲身经历过之后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冷知识”。
在预产期一个月前,就要准备好一切用品
现在大家提前准备待产包的意识比较强,但要注意的细节就是不能完全按照预产期计算,尽量在预产期前1~2个月就
准备好所有物品和证件
。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产妇有哪些紧急情况时,手忙脚乱带不全东西,到了医院很麻烦。
分娩方式参考医生建议
虽说顺产是大部分产妇希望的方式,但由于某些特殊情况,产妇或者胎儿身体不允许时,
医生会建议剖腹产。
这时就不能执拗的坚持自己想要的分娩方式,保证安全才最重要。
团子妈心里话:
分娩是女性人生中重要的一关,也是最难过的一关,所以好好保护她吧。
【今日话题】大家在分娩时有哪些没想到的事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