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19 年 12 月 20 日的时候,学霸山丘就满两岁了。
这两年,We have made a difference.
接下来的一个月,在学霸山丘两周年特刊系列中,我们一起听听那些陪伴学霸山丘成长的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故事。
今天的故事主人公是学霸山丘的联合创始人浣熊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
浣熊老师 2017 年加入学霸山丘,他是浣熊数学项目组的教学负责人。
1
从刚接触国际学校学生讲起
2017 年初,乍暖还寒的北京诉说着一些改变。
我的活动范围从清华园里的几公里,到后来西城区的十几公里,再到往返西城与顺义的三十多公里,不断地改变着。
(建筑工地的工作)
那时毕业半年的我在建筑公司工作,每个月工资减去房租和日常花销就所剩无几了。所以想找份周末的活赚点额外收入。经学长介绍,认识到一个顺义的国际学校的学生 Aria(化名)。
Aria 的妈妈跟我聊:Aria 七年级,课内数学比较强,这次考了年级第一,她们老师建议她搞搞 AMC 8 数学竞赛,说是对以后美高申请很有帮助。
之后我又与她微信聊过几次,也经她介绍认识了一些她的朋友(都是国际学校学生的家长)。发现这些家长有两个特点:
1.说话的时候非常爱在结尾加个“谢谢”,给人感觉很客气;
2.对孩子的时间安排比较满,但不只是课内学习,还有马术、钢琴、体育比赛等。
然后说说学生,我是分别给几个学生讲 AMC 数学竞赛,发现他们虽然课内确实是年级里数一数二的,但不像我印象中的年级第一第二那么强。体现在:
1. 虽然对于本学期内容掌握得还不错,但对于之前的知识有所忘记,对于之后的也不了解多少。我印象中年级第一第二的应该是之前内容都牢牢掌握,并且超前学一两年知识的。
2. 学习时间安排上每周只能拿出 1.5 小时上数学竞赛课,1.5 小时自己做题,一周总共才 3 小时。说实话,这个量对于数学竞赛来说太少了。我自己初中的时候每天至少都做 2 小时竞赛题的,就这在班级中还不到前五,更别说年级名次了。
学生基础有限,学习时间也很有限,如何让他们学好竞赛,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我需要做的就是帮他们节省时间。具体做法是:
我自己多做题,精选出最有代表性、最有含金量的题给他们做;并按知识点分类,保证每类知识点不重不漏地让他们过一遍,这样既不会重复学习浪费时间,也不会有所丢失。让他们都能学好竞赛。
(最早按这套别人编的教材讲)
我以为每位同学这么学一遍后都能得奖。但现实却是:几位学生中只有一位得奖。其余要么就是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要么就是做题速度跟不上,考场都没有做完。
当时的我就认为:数学竞赛这个事,还是少数人的游戏,即使年级第一第二也不一定玩得转。
2
开启一个全新的系列课程
2017 年一对一地教了几个学生后,我有幸认识了一个哈佛教育学毕业的老师——小萨老师。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责任心的人。
有理想体现在:他打算建立一个针对国际化教育的大公司,切实帮助想学英语、数学等课程的学生提升实力,其中就包括我能讲的 AMC 8,AMC 10,AMC 12 等竞赛。
有责任心体现在:他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通过科学地教育学好的,数学竞赛也是如此。
他认为可以通过科学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有兴趣学;通过合理地沟通,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通过定期的小测,发现学生的遗忘点,及时给学生补上,等等。
和他一对比,我就发现以前的我没有理想,只是想赚个课时费;以前的我没有责任心,只是按知识点一个一个地讲题,没有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没有设置定期的复习。
于是 2017 年开始,我正式加入了小萨老师的学霸山丘大家庭,成为了他的合伙人。我开始了和小石老师、小萨老师以及小鸥老师并肩作战的全新职业生涯。
小萨老师说:每个人都是可以学好的,竞赛也不是少数人的游戏。
这个理念和我的教学价值观很一致。于是,此后,我就把“竞赛不是少数人的游戏”作为我教数学的座右铭,开始设计讲义和作业,设计小测,定期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觉得哪块难,并设法予以鼓励。
设计讲义对我来说是最轻松的,因为我很快就能把历年真题都做完,目前这种模式的 AMC 不过才二十多年:AMC 8 每年一套题,AMC 10 和 12 分 AB 卷每年各两套题,真的不多。
我全做完后按知识点分类(几何、代数、数论、计数四个板块),编成六册书,有适合长线学习逐个讲知识点的,有适合考前冲刺讲常考题型的。这样,竞赛就变得容易学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进来。
我的 AMC 课从 2017 年的一对一,发展到去年的几个人的班课,再发展到今年的几十人的班课。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得奖,我自然是很开心的。
3
慢慢认识到学生都是不同的
现在学 AMC 的学生,有学班课的也有学一对一的,我就发现: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虽然我有一套标准化的教材,但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学起来是不一样的。比如:
我发现他的问题就是缺乏自信。
我给他讲:“首先,你能经过筛选,来学 AMC 就已经比 90% 的人强了。
其次,这道题在考场上真实的得分率就是 30%,对于大家都难,这时候就看谁有信心有动力做下去了。
最后,我可以告诉你这种题怎么想到的,而不只是答案上这道题怎么做,这样你以后就会有思路,做几道类似的就不难了”。
我给他讲:“AMC 一道题 6 分,最简单的前十题每道题是 6 分,最难的后五题每道题也是 6 分,如果你好不容易学了很多知识点把后五道题搞出来 3 道,但前十题中就算错 3 道,那么不就等于后面白做了?多可惜!
所以,以后凡是算错的题,都不能只说粗心了,你的具体说出哪一步算错了,为什么算错了,这样你就能记住陷阱所在,下次才能绕开。”
我给他讲:“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 24 小时,别人有时间你没时间只能说明你竞赛这件事在你心里优先级不高。我自己在竞赛的时候,做竞赛题是仅次于吃饭睡觉的优先级。
也就是说,什么课内作业什么课外活动,在竞赛题还没做完的情况下都往后排,这样才能战胜一帮比我智商高的人,我拼不过他们效率,也没法熬夜学到三四点,只能改变优先级,把他们做课内作业的时间用来学竞赛,这样才超过他们。
当然,每个人选择不同,如果你认为课内作业和辩论赛更重要,那完全可以不学竞赛,这样每周上课的时间也省了。
否则只上课不做作业,不可能学好的,时间也花了效果又没达到,反而是一种浪费时间的体现。”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我经历过从一个普通学生到竞赛得奖的过程,所以我知道他们竞赛之路上的各个问题,能为他们提出建议。我发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因材施教是关键。
最后,2017~2019,感谢每一位信任我的家长和听过我课的学生,你们是浣熊数学项目组继续前进的动力。
两周年福利:
学霸山丘单词碗线上比赛 12 月 8 日开赛,奖励 10000 元现金,报名就可领取词库(1000词左右,覆盖本次比赛全部内容)
欢迎留言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