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男”虎大毛:困成马咧

2019-05-31   贞观



有位朋友这段时间不断在给我安利一部剧,他是这么介绍的: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部剧的主角失业在家,每天主要活动就是睡觉以及不务正业,跟几个烂怂伙计无所事事地度过每一天,丧入骨髓。

我连忙摆手,说,波杰克我不认识,但你说的这不就是大毛么!

谁是大毛?

那可是西安情景喜剧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全西安活用“成马”第一人,顺城巷睡眠专家、卖血做好事不留名的狠人、虎门烤肉饮食文化公司股东、陕西国力硬核球迷、黑色五分钟持有者、斧头帮帮主暨2006年以前西安网吧连续上网纪录保持者、挖宝小队成员、大麦不黄小麦黄典型代表、数学家暨顺城巷虎家虎百万、成语专家。

丧文化流行的2018年,提不起神的丧货们,纷纷奔向自己的祖师爷,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正所谓“美有波杰克,东北范德彪”。但追根溯源,论起丧来,这二位都得撮土焚香,对着大毛喊一声“大毛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



“奔“丧”不识虎大毛,自称丧逼也枉然”。

“丧钟”即大毛

回顾《西安虎家》整部剧,最为亮眼的就要数大毛了。颜值普通,细看长得有点儿像说相声的马三立(分享个彩蛋:实际上大毛的扮演者就是相声演员白玉)。生性善良,从未伤害过任何人(除了拔人刘宝的摩托车闸线,导致刘宝二次撞车)。以及,弄啥啥不成。



虎大妈对大毛的灵魂总结。

但大毛哥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传奇,是因为他在剧中虽然拥有诸多身份,但都在兢兢业业地干一件事——丧。

丧钟为彪哥而鸣,为波杰克而鸣。但大毛哥就是丧钟本钟。

“马男虎大毛”大毛哥不在乎生活是不是欺骗了他。在他眼中的所有事,只分为有马和无马。是全西安当之无愧的活用“成马”第一人,“马”贯穿他生活的各个领域。饿成马、困成马、累成马、烦成马、急成马、背成马……



“西安市赴斗门挖宝队队员”,虎二爷在地里挖到宝贝之后,大毛随即加入到虎四爷领队的顺城巷挖宝小队,前往斗门镇挖宝。最后累成马不说,还把人二爷家的高农一号全给霍霍完了。

“顺城巷睡眠专家”,当代年轻人动不动就失眠、熬夜脱发,担心自己猝死。但在大毛哥这里,全家人只担心他睡死。大毛哥的伙计当官的当官、结婚的结婚、离婚的离婚,忙的不亦乐乎,但只有大毛在忙着睡觉。不仅如此,还总结出了一份毒鸡汤。



至今,当我重翻这部剧的时候,大毛哥的哈欠隔着屏幕,也能影响到我,总是不由自主的跟着打哈欠。

“虎门烤肉饮食文化公司股东”,随着改革春风吹满地,全民经商的热潮,顺城巷虎家也随着时代潮流,在儿媳妇小春的建议下办起了家族企业——虎门烤肉。大毛哥也成为家族企业的股东,每月享受分红。不过,大毛哥不在烤肉一线,只会在午夜伴随着一句“饿成马了”的口头禅,坐在烤肉摊上吃饭。

“斧头帮帮主小龙女”,大毛哥的发小蓉蓉因为要去广州出差,临走前托付大毛哥帮她代练一款叫做《帝国传奇》的电脑游戏。于是就顺位继承了蓉蓉在游戏里的ID——斧头帮帮主小龙女,并组织队伍与大刀帮一战。



“五分钟记录持有者”,大毛哥这一身份来自于他爸虎大爷。虎大爷为人正直,但一言不合开起车来,时速往往能飙到200往上,并且焊死了车门。因为误会,认为大毛被人包养,在做某些不可描述的事时只有五分钟。



车速最快的一集。

不过误会很快得以解除,虎大爷也算知道了大毛哥还是个好娃。小时候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有些不懂。等到看懂的时候,才发现,就连陕台的经典三分钟都已经成了过去式。

“西安网吧王者”,大毛哥在代练游戏的时候,一举破了网吧记录——在网吧连续待了一个礼拜,不吃不喝的打游戏,最后是被网吧老板喊了几个员工抬到顺城巷老虎烤肉摊跟前的。

这个记录直到2006年才被打破,华商报当年报道了一条新闻,在大学城附近的一个网吧里,一个大学生在网吧里连“泡”了28天。



当代程序员真实写照。

“卖血做好事不留名”,顺城巷古道热肠第二人,第一人是他爸。因为误以为自己是导致刘宝撞车的罪魁祸首,大毛哥决定帮刘宝支付医药费,但决心不让人知道,为此甚至去偷偷卖血。但最后,还是因为失误,导致刘宝二次撞车。

“大麦不黄小麦黄典型代表”,这是一句陕西俗语,意思就是家里的大儿子没结婚,小儿子却已经结婚了。论起谈恋爱,归元商城保安土味直男二毛也就是虎勇,能给他哥大毛当师父,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小春当年竟然是倒追的二毛。但大毛哥却孑然一身,一直未婚。爱他的人他看不上,他爱的人只爱他的钱,问题是他还没钱。

“数学家”,从烤肉摊上捡到一本数学研究书之后,大毛摇身一变成了数学家。一心钻研破解哥德巴赫猜想,通过一晚上的努力,在花费两张稿纸的情况下,用正推法、逆推法、归纳法、穷举法……等多种手段,证明了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



“虎百万”,虎大爷对大毛哥的一种讥讽称呼。原因是大毛哥号称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然后兴冲冲地去了数学研究院,准备领取100万美金的奖励。但在研究院门口遇到骗子华罗锅,结果上演了一场引贼入室的戏码。



“成语专家”,为了提高自身学习水平,大毛在请教了一个收破烂的之后,买回了一本成语词典。此后说话必带成语,唯一问题就是,旁边人基本听不懂他说的是啥意思。

“足球流氓”,当年的陕西足球红极一时,本土足球队陕西国力有一大票,虎家一家都是国力队球迷。在看到国力队输给波导队之后,大毛跟着伙计前往体育场。准备教训一番教练跟外地球队。结果因为胆小怕事,足球流氓没能当起来。



总之,经历一系列事情之后,大毛哥对生活提不起神了,他的伙计们忙着升官的升官、做生意的做生意、结婚的结婚、离婚的离婚。大毛哥却是丧到了骨髓里,。



直击灵魂的自我总结。

被嫌弃的大毛的一生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对象,不怎么挣钱……这样的大毛,被众人所嫌弃。同学找他帮忙,主要原因是他闲着没事。虎四爷找他搭档经营烤肉摊,是因为他无能。至于说虎大爷,国际一级厨师,一生厨艺最精湛的时候,就是往大毛的伤口上撒盐。



但就算这样,大毛哥嘴上说着困成马了,但内心里却依然想要弯道超车,重拾大家对他的尊重。怎么能重获尊重,在家里出人头地?具体来讲,就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解决对象问题。

虎二爷准备给大毛说个媳妇,总结起来就是“身体健壮,善于生育”。但被大毛一句“我以为是贩卖牲口”给顶了回去。对小春领导尤天天的倒追,始终坚持不为所动,更不愿意成为一个被人豢养的大白兔。

大家都以为大毛找不来媳妇的时候,大毛哥却主动出击。

但这次的主动出击,并没有结出丰硕的果实。因为对方爱的是钱,并非大毛。跟大毛在一起,更是想着法子的花钱,去大酒店吃生猛海鲜,大夏天买皮夹克,最后更是给出了一个暴击——像你这样的,哪个女的敢跟你谈感情。

第二步,解决知识储存量不足的问题。

大毛哥从小就念书不行,小学读了7年,中学留了两班。老师头疼,同学讨厌。上课的时候谝闲传,考试的时候白瞪眼。唯独看完的一本书是《射雕英雄传》。

写个会议纪要,因为字儿认得不全,满本子都是画圈圈。烤肉摊上嫌麻烦,用象形文字记账,结果因为画工不行,被虎大爷把豆腐认成铁锨。但很快,大毛哥通过学习成语,重新找回了有文化的感觉。

不仅成语词典不离手,讲起话来更是出口成章。

并且头一次,让虎家上下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通过成语,让虎四爷那些前来吃白食的朋友们纷纷受不了,最终结账还钱。



酒后吐真言的大毛。

但酒后讲着成语的大毛哥,却让人为之心疼。那些面上背地里讲他没本事的话,虽然平时他嘻嘻哈哈不当一回事,但一直都记在了心里。

第三步,一夜暴富,通过发横财,扭转人生的困境。

老话说的好,“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回顾整部剧,除了虎二爷挖到宝贝那一次,就只有大毛差点儿实现了一夜暴富的梦想。



原因就是他通过自己一夜的刻苦钻研,反复论证,攻克了数学史上伟大的哥德巴赫猜想。大毛哥证明这一猜想的法子很简单,仅仅用了两张稿纸,其它主要靠想象。虽然看着不靠谱,但拦不住大毛哥一颗想暴富的心。转身就去了数学研究院准备兑奖。

不过在兑奖途中,大毛遇见了华罗庚高徒——华罗锅。一个在高等数学、高等物理、高等化学、高等人文科学上学贯中西的大科学家。不过这位科学家发家致富的途径并不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而是趁着虎家没有人的时候,实施盗窃。



华罗锅不仅科学家的身份是假的,就连身上的罗锅都是假的。

最后,幸好华罗锅不识数,直接坐车坐到了警察局门口,这才挽回了家里的损失。作为波杰克跟范德彪的大哥,大毛哥竟然认贼做师父,这是丧逼届的重大黑点,不推荐广大丧粉学习。

随着华罗锅的落网,大毛哥一夜暴富的梦想就此破灭。

除开这重要的三步之外,大毛哥还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地接触新鲜事物。比如学习音乐,主要是吉他,屋子墙上挂着一把吉他,但从头到尾一个和弦都见他没弹过。倒是因为打游戏,破了网吧的记录。但游戏级别还是没能练上去。

经历过、被骗过、失意过、吃过亏,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大毛哥哪样没有体会到过?但对于大毛哥来讲,或许是活的通透了,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外面的世界再如何精彩纷呈,于他自己而言,也不过一句“背成马了”。



大毛哥也曾为尊严抗争过,想着出人头地却没有真正的努力过。

抛开那些浮华的身份标签,说到底,大毛哥就是想让人高看自己一眼,是一个不认命的普通人,但兜兜转转折腾一圈,却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

时代洪流之中的小人物

大毛哥为什么丧入骨髓?这跟他的一个身份脱不开关系,那就是——下岗工人。



90年代末的刑侦剧《12·1枪杀大案》里有这么一幕,办案民警在摸排的时候,抓回来一个卖黄碟的女性。当民警审问她为什么要干这行的时候,她只说了三个字——下岗了

大时代洪流下,这样的小人物抗争命运的剧情实在太多了。

当代很多年轻人可能不懂得“下岗了”这三个字的重量,也不懂得在90年代下岗潮的时代巨变之下,普通人的命运到底是如何被改写的。

几年前,我去参观过蝴蝶表厂。里面看大门的老师傅回忆曾经的幸福生活:一个人从生到死,都有厂子管着。夸张地来讲,一个人打出生,哪怕不踏出厂子一步,他也能过幸福的一生。这俨然就是一个小社会。东北作家贾行家在一次演讲里也提到过这种幸福生活,来自于他妻子的记忆——夏天到了,一拧开水龙头,就能哗哗哗的流出饮料。

所以,下岗不仅仅是失去一份职业那么简单,更是生活体系的崩塌。西安的下岗潮有多大,我没有找到确切的数据,但小时候,还是经常会从父母的闲谈中听到过,谁家的那谁现在下岗了,还得靠农村种地的父母救济。

歌曲里可以慷慨激昂地唱到,看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重头再来!但现实情况的艰苦卓绝是一步一个坎,和着血与泪的。我们善于歌颂那些成功者,但往往会忽视那些抗争过,但始终无力回天的失败者们。

大毛哥真的没有发过熬煎,没有去寻找新的生活吗?

我觉得不是的,一来是回顾整部剧,他的很多镜头,都是从外头回来的镜头,有可能是去找新工作。二来,从剧中虎大妈的话语中,可以得知,大毛哥其实吃过很多亏。



我国情景喜剧曾经到达过一个高峰,但如今却找不出一个可供一代人凭吊的情景喜剧。原因在我看来,就是单纯的为了搞笑而搞笑,抛开了时代的暗线,这样的喜剧是浮在空中的喜剧,也注定其不能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感谢从斗门镇走出的编剧俞白眉,为西安人打造了这么一部专属喜剧,即便现在,还能像一个暗号一样,一提起来,就能勾起西安人的记忆。感谢大毛哥的塑造者白玉,为我们带来这样一位能惹人笑但又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失败者大毛。



最后,希望大家记住大毛哥这句话,即便生活困苦,即便是身居陋室,即便是时运不济,即便是丧气一下,嘴上抱怨一下无妨,但内心里一定要心怀远大理想。

“虎学”其他文章:

斗门朋克虎二爷

作者:陈锵

贞观作者

版式设计:霹雳

请关注贞观新浪微博:@贞观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