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高楼绿地中心636被砍﹣武汉还有什么

2019-09-08     南园传媒

2018年7月7日,一封《工程联系函》在网上疯转,“中国第一高楼”武汉绿地中心自从2016年12月24日突破400米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和新闻了,有细心的市民甚至发现楼顶已经停工,早已超过原先预定的完工日期却没有完工的报道。

武汉绿地636规划调整的传言最终被证实,因为航空限高,民航管制,曾经的“中国第一高楼”,从规划的636米最终调整为不超过500米。从2011年动工历时7年,对武汉而言,这栋摩天大楼早已被赋予和承载了大武汉城市复兴的特殊意义。

工程联系函

对于一座大楼而言削减高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楼顶端需要重新设计,如果按照原来的流线型设计直接削成平顶将奇丑无比。按照中国第一高楼销售出去的写字楼和高级公寓售价高达数千万一套,以及消失的那三三十层已经卖出去的房子,现在武汉绿地公司面临着巨额的违约赔偿。

当传言成为现实,一时间舆论哗然,有人质疑为什么事先通过规划甚至被武汉官方高调宣传的绿地中心636盖到一大半却被限高,还有人阴谋论的怀疑是不是有些势力打压武汉这座城市,因为一些别的地方的高楼也离机场很近却没有被限高。对于武汉市民而言,难掩的是群情失落。

原先设计图

就像曾经代表工业革命的烟囱与厂房一样,在现代城市化的景象里,摩天大楼就是现代化的象征。似乎摩天高楼的高度,就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程度,中国各个城市之间展开了高楼竞赛,摩天大楼的竞争,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各大城市GDP与经济竞争的标志。这背后,既有地方对GDP与经济指标的追求,也代表了一种看得见的“城市政绩”。

如果回顾世界城市的摩天大楼排名史,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老牌的欧美发达国家在逐渐退出摩天大楼的竞争,反而是亚洲城市,尤其是中国城市,成为了摩天大楼竞争的主力。上世纪60年代,世界摩天大楼数量top10的城市中,8席是美国城市。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东京和新加坡才代表亚洲第一次进入这个榜单。2000年,上海成为第一个杀入榜单的中国大陆城市。2010年,前10名的榜单中8席已经归属亚洲,中国就占据了4席。2016年,世界摩天大楼城市top10中,中国已占一半。

中国现代化城市的象征高楼群

1999年,一位德国的经济学家提出:世界最高大楼的开工建设,都与经济周期的剧烈波动相关,摩天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而摩天大楼建成之日,即是经济衰退之时。过去百年的现代化进程,全世界城市的摩天大楼发展史,几乎都验证了“劳伦斯魔咒”。

摩天大楼的“劳伦斯魔咒”其实也是对世人的一种警示:在比肩接踵的高楼竞争背后,城市的真正价值究竟是什么?对高层建筑的迷恋是否是一种城市发展的盲目?城市的建设,是否一定要把摩天大楼当作城市发展水平的象征与终极追求?事实上,在欧美国家,作为城市发展的形态之一,摩天大楼已不再时髦,对于建造摩天大楼越来越谨慎,高楼大厦对于人居环境的破坏不可逆转,光污染严重,后期维护成本巨大,消防隐患,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德国首都柏林,高层建筑屈指可数。并没有高层住宅。

欧洲城市没有摩天大楼,中国绝大多数的中东部县城都有三十层以上的建筑。

欧洲城市建筑低矮

在整个硅谷,你看不到一座摩天大楼,都是三层楼左右的低矮建筑掩映在花草树木丛中,人与自然相融,建筑变得谦卑而富有创意。城市不再需要用建筑的高度,来彰显自己的伟大,引发众人的顶礼膜拜;真正具有地标价值,代表这座城市影响力,吸引全世界前来观光朝圣的,不是高楼,而是以谷歌英特尔微软为代表的,一批真正影响和引领全球科技与产业创新的高科技公司。

扁平的硅谷

对武汉而言,对摩天大楼的高度追求,包含着更复杂的意义与城市心理。作为中国现代化民族工业的起点,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之一大武汉,曾与大上海并肩齐名,城市经济的发达程度,不输于当时开放国门,世界商贸往来的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论长江两岸的浩然风景与汉口江滩的异国风情,长江两岸更不逊色于上海的黄浦江。

世事变迁,时隔半个世纪之后,上海依然是大上海,浦东开发,让上海成为了中国无可争议的金融中心与经济中心。改革开放后武汉经历了人才、资源流失,城市发展停滞衰退的“中部塌陷”,成为了支撑上海与深圳城市发展的输血池;“重拾大上海大武汉相提并论的辉煌”,是每个武汉人的梦想。

当一座城市只能拿建筑的高度去炫耀和吹嘘时,也说明这座城市没有真正值得骄傲与标榜的东西。如果没有背后的产业支撑,楼修得再高又有什么意义?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终究不是由建筑的高度决定的,而是由建筑背后的产业与文化推动的。抛开让武汉羡慕嫉妒的上海与深圳,在同一层次的二线省会城市竞争中,当成都主打的休闲与时尚已深入人心,当杭州主打的互联网产业一骑绝尘,甚至连西安都学会了用历史与文化刷屏。

武汉东湖

风光旖旎

如果还在用楼的高度去推广自己,甚至为失去了“第一高楼”而扼腕叹息。只能说明这座城市还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发展定位,还不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城市价值到底在哪里。

换言之,当没有了“第一高楼”,武汉还有什么?当绿地636的高度被赋予的城市复兴的外在意义被现实打破。与其他城市相比,武汉这座城市真正属于自己的,被埋没的独特资源与城市价值是什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Y72D20BJleJMoPMa2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