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钱的最后结局、最高境界是捐钱

2019-10-22     聊史补丁

怎么做个堂堂正正的穷人,我们已经说了很多了,而如何做个堂堂正正的富人则是当务之急。

我们都来学习怎么做个体面的富人

文摄:罗西

真正体面的富人,有两个鲜明的身份标签:大方,信奉“舍得”“福来福往”;富有正义感,责任感,是社会进步的力量。

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活着的主题:向善、向上。

努力做个富人,力争上游。

卡内基从小就开始记账,记账使他一度成了世界首富。

不过,后来他又觉悟做个伟大的“散财家”,主要任务就是捐钱,到去世之前,仍然在安排他的善款,惠及猎场看守人、护林人、佃农、护士、管家、仆人……

是的,连他的遗嘱也是一本帐簿,爱心的安排,慈悲的交代,充满了救世情怀。

他谦卑地说,他只是上帝财产的管理人而已,在巨富里死去是一种耻辱。

在西方富豪的世界里,仿佛有个传统,那就是挣钱的最后结局、最高境界是捐钱。

电影《功夫》里一句台词:“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有一位富人掉进河里快要淹死了,岸边有个好心人想要救他,向他伸出手喊道:“快把你的手给我。”

孰料富人毫不理会,继续在水里扑腾。眼看富人就要葬身水底,救人者急中生智,换个说法喊道:“快抓住我的手!”

这个富人这才抓住救人者的手,挽救了自己的一条小命。

这样的生命很可怜,因为不完整,只会“抓”,不会“给”。

学习做个真正的富人,不敢说大方者得天下,起码大方是真富有。

“得”是道理,“施”是真理。索取是快乐的,分享则是幸福的。

有舍有得。有舍的心,才是真富有。

我见识过这么一个富人,他有两部高级小车,一家公司,“三宅”一生……

可是,我看不起他,因为我了解他,我知道他连放在门口的专门用来跑步用的运动鞋上也用碳素笔特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而最让我鄙视的是,他居然从路边偷车贼那里为自己和他儿子买了三辆山地自行车,为贼销赃,而且还津津乐道其如何便宜……

我多少可以理解一些民工有买“黑车”恶习,可是作为社会既得利益者、先富起来的那部分,如果连起码的社会道德、良序、责任感都没有,甚至为虎作伥,我真的为其感到羞愧。

我一点也不仇富,我敬仰那些白手起家,或靠眼界与才智致富的人生赢家。

在欧美,绝大部分带花园的家庭,都有一个习惯,即在花园里为诸如鸟儿等不速之客准备一些食物。

过去,我们没有大规模的富人,现在,富人要成为社会“主流”,而不仅仅是“上流”,这更要由内而外地进行修炼,哪怕是包装。

怎么做个堂堂正正的穷人,我们已经说了很多了,而如何做个堂堂正正的富人则是当务之急,因为目前中国,弥漫种种“仇富”(多为仇“不义之财”)情绪,穷人当自强,富人当自律。

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怎么做有担当的富人,哪怕你现在还是穷光蛋,因为这是一种人格的向上武装。我们都要像个体面的“向上向善”的富人!

每个人的新修养:都应该由内而外地像个富人。

卡丝是个典型的中产阶级,一天他开着一辆崭新的轿车,吹着口哨穿过空荡荡的都市。突然,一块石头砸在后车窗上,卡丝紧急刹车,然后把车往后倒,想看个究竟。

他下了车,在人行道上看到一小男孩。卡丝一个煎步冲过去,气急败坏地揪起那小肇事者:“你为什么砸我的车?”

那小孩哭着说:“对不起,先生,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啊!我哥哥从轮椅上摔下来了,爬不起来,我一个人不能把他抱上去,没有人肯停下车帮助我们,所以……”

卡丝一下子心软了。他走过去把那个还在地上挣扎的病人抱起来放在轮椅上,然后对那小男孩说:“孩子,回家吧!我不怪你。”

卡丝没有急着去修车,而是让它保留原样,以便时时提醒自己,车不要开得太快,也许车外还有人在期待我们的帮助,甚至还有人会不得不投来石块以引起我们的注意……

你会觉得这很矫情造作,但是,他们觉得这是心灵有信仰的人的正常之举。

也许是我们穷人当久了,看什么都觉得好假——好的都是假的!哈哈!

经常会看到一些改装的高级小车趾高气扬地轰鸣而过……

都那么有钱了,还要显摆优越感,那一定是还有一样东西更优越地悬在半空,那就是特权意识。

按理说,钱多了,腰包鼓了,应该多花一些心思去考虑金钱之外的事,比如学会排队、学会尊重他人,比如仁爱、做榜样等……富人比穷人更有义务与能力完成一个国际化的天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有钱可以解决世上百分之99的烦恼。

所以,富人更有时间、精力、条件去“文明”去“正确”去“荣耀”……

富人是“先富”起来的,也最好是“先好”起来,因为社会好了,对富人更有利。

否则,单单社会的“仇富”情绪就足够让你活得没有安全感。

比尔盖茨的豪宅够夸张了,没听说有谁仇恨首富的生活方式。这值得我们反思。

本文经作者黄良其(罗西)授权发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eX7-m0BMH2_cNUguR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