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4点,你就可以成为一个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

2019-10-21     聊史补丁

机器人来势汹汹,你是个“必需的人”吗?我不是头牌,但有个人品牌。

皇帝的羊为什么不来我门口吃草,后宫佳丽操碎了心

文:罗西

古代,有个皇帝还算有趣,后宫佳丽3000人以上,晚上要与谁睡觉,也是国家大事啊,不能马虎,最好还要公平一点,于是他养了一只羊,每天放羊吃草,羊当天在哪一个佳丽门口吃草,当天就去哪宠幸。

有个妃子,冰雪聪明,是读理工科的料,她居然知道羊爱吃咸,所以她就暗里在门口的草地上喷洒盐水……

于是,皇帝天天都去她那里打 call。

她成了后宫头牌、品牌。

人工智能时代,天天都有新闻说,机器人要代替某某行业,人心惶惶。

怎么做才可以像那个撒盐水的妃子一样,成为人生赢家?

金融界巨子罗塞尔·塞奇说:“一个年轻人,如果既无阅历又无背景,只有自己可以依靠。那么,他最好的起步方法是:首先,获得一份工作;第二,珍惜你的第一份工作;第三,培养勤奋、忠诚敬业的习惯;第四,认真学习和观察,获取真经;第五,要努力成为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第六,成为一个谦虚、有修养的人。”

在这里,核心主题就是怎么做个“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

两个食人族的人应聘进了某公司。公司人事主管知道这两个家伙每天都要吃人,于是警告他们:“如果你们胆敢在公司里吃一个人,你们就会立即被炒掉!”

两个食人族唯唯喏喏地答应表示绝不会在公司里吃人。

两个月过去了。公司里平安无事。 突然有一天,公司发现负责打扫公司卫生的清洁工不见了。于是人事主管非常气愤,找来两个食人族怒斥,并当场炒掉了他们。

出了公司大门,一个食人族马上对另一个抱怨起来:“我一直警告你不要吃干活的人,你就是不听!我们两个月来每天吃一个经理,没人发现。你看现在吃了清洁工,他们马上就发现了!你真是个猪!”

这只是个笑话,但是,你想过吗,有朝一日,你被食人族干掉,会有人发现你的命案吗?会有人心疼吗?会有人心里若有所失吗?

每个公司里,都有一些人的位置是牢不可破的,他对单位或者其他员工都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谁也离不开他,你是这样的人吗?也许你没有什么头衔,甚至只是个保洁员,但是,大家需要你吗?你有影响力吗?

而个人最强大与有意义的“影响力”,应该是你的独特性。

原来在央视“做饭的刘仪伟”就是很典型的个案,他从中央台消失后,很多观众都很不适应,还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后来他的上海主持一档“东方夜谈”节目,仍然很火,我发现一个细节,该栏目的广告居然还有他当年“做饭”时的赞助商,他的鲜明特点,往往带给他独特的一块人生财富,而且如形如影地跟随……

有人也许工作认真、卖力,但是仍然没有什么举足轻重的作用,仍然处境险恶,或者寂寞无人知,因为公司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人力”。

过去我们有个想当然的观念:以为只要够投入,就能把事情做好,却忽略了专业性与准确性,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方向不对,着力点失焦,就可能白费力气。如果不能让自己更专业更独到,就无法成为人才,只能沦为人力。

人力随处可得,人才却需要发现、培养,更需要个人用心经营与维护。

你可以不是No. one,但是,你要做个“必需的人”;你不是人力,而应该是人才,而且是有个人品牌的人才。

把自己当品牌来经营,可以创造独特的附加价值,同业只要想到你所从事的领域,就能马上想到你。建立个人品牌已不是自由工作者成名、接案的专利,而是现代职场上的生存法则,因此上班族也要有自己的个人品牌。

从短期目标来看,或者说从投机的角度考量的话,你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去努力。

1.忠诚:这比较抽象,老板也看不出来,那么就“听话”吧。“会听话”就是一种最简洁的沟通能力。

2.多能:有了好专业还不够,要一专多能。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单位提供某种培训,一定得参加。

3.态度:接到工作要立刻动手,迅速准确积极及时完成,要给人感觉你“认真而快乐”,没有被逼的感觉……大家都有相类似的专业背景,这时老板看重的就是你的态度,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4.细节:比如早到。魔鬼在细节里,上帝也藏在小事琐事里。别以为没人注意到你的出勤情况,上司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能提早一点到公司,就显得你很重视这份工作。那天,在一饭局上,一个长得像张学友的先生笑着问我:“你是点兵爸爸吧!”

第一次有人这么“称呼”我:点兵的爸爸。我突然骄傲起来。

然后“张学友”自我介绍说,他是点兵的同事,非常欣赏喜欢点兵,每天上班是第一个到岗,下班是最后一个。

一个20岁的少年、长得像富二代的黄点兵一直被他的所有师傅与同事喜欢,真的了不起。

救场:不计较。工作边际不断在扩展,不要老是以“这不是我份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与老板说话,不要动不动用“因为”为自己开脱,要有“我承担”的形象。

所谓“不可或缺的地位”往往就是靠这样一次次救场来确立的。

顺便再表扬一下儿子,他在实习的时候,午休时间他就常常跨部门跑,主动揽活干,他喜欢。结果,大家更喜欢。

个人ID时代,我们都应该有个长远理想:建立个人品牌。你是品牌,你就有话语权,你就是一家电视台或一本杂志。

个人品牌就是个人在工作中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它就像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样,要有知名度,更要有忠诚度。

建立个人品牌,首先要进行“品牌定位”。弄清几个问题:

你想要成为什么?你的工作有价值吗?你有价值吗?

个性不同,每个人的品牌定位就不同。找出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特点:别人认为你最大的长处是什么?最值得人注意的个人特点是什么?

就企业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员工是无法取代的。但是一定要建立个人品牌,为自己在劳动市场上取得永远的职场优势,随时可以获得工作机会,不怕失业。

从人力,到人才;从人才,到品牌。

每个人都需要经营自己。瑞•达利欧,桥水基金创始人说:“我对平庸和无聊的恐惧,远大于害怕失败。”

至暗时代,你再渺小也得想办法做一只萤火虫,自带光芒。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9Gd8G0BMH2_cNUgfEY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