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性,纪念性建筑物,冀东文化的最高象征,河北滦县文峰塔

2019-11-18   视觉秀旅游

文峰塔,位于河北滦县县城南二公里滦河西岸岩山之巅。岩山临滦水如虎踞,文峰塔在紧靠滦河东巅虎头上,也称岩山塔。文峰塔初建于辽世宗耶律阮时期(947—951)。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塔被毁,现只存一节塔基。2009年重建,今已重新屹立在岩山上。

 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朱高樗代理滦州知州,此人非常迷信,会看风水.他以“岩山似虎踞,塔似虎角,若留此塔,与滦不利”为由,不顾乡绅百姓们的强烈反对,强行将塔拆除了。十年之后,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在滦州任知州的黄克昌又以“塔主一邑(县)科等,去之则不祥”为由,召集众乡绅商议修塔一事,乡绅、百姓纷纷捐款,重修此塔。黄知州亲自登山,察看被炸毁的塔址,提出新塔形和施工方案,集中能工巧匠进行重修。

岩山怪石磋峨,东侧、北侧绝壁干尺,在山顶上施工很难,几个月才竣工,黄知州亲自到山上验收,看过后说:“此塔为滦州一神笔,笔尖是一柄三股铁叉,笔尖分叉怎么行?”但塔已修成,只有贴出告示“谁能将塔顶铁叉挫去两股赏白银三百两”。永平府(今卢龙县)一工匠揭了告示,他只身登上塔顶挫掉了两股铁叉。岩山文峰塔过去被列为滦州八景之一。

据史料记载,公元947年左右,辽世宗始建文峰塔,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原塔共13层8面,塔高20米,为砖结构,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座为条石砌筑的须弥座,塔身由青砖砌筑,塔为实心,每层8角均有悬铃,巍巍壮观。南面石刻"文峰塔",北刻"射斗牛",东刻"凌云梯",西刻"冲霄汉"。每当夜静更深,微风四起,那铃锋则随风摆晃,“叮口当” 之声伴着脚下“哗哗”的滦河水声,声韵有致,确实是“五夜风声啸更雄”。

今天的文峰塔为2009年至2010年重建,塔高13层,蔚为壮观。千百年来,岩山文峰塔一直是滦县标志性、纪念性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