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时,若出现4种表现,最好检查一下尿酸值,可能肾衰要来了

2019-10-09   小复先生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代谢疾病。

一般来说,成人男性尿酸值高于420umol/L,女性尿酸值高于360umol/L,即可确诊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痛风、肾衰竭等,让人痛不欲生。

为何尿酸值会不断升高呢?

原因1:嘌呤代谢紊乱

人体的嘌呤代谢遵循一定的规律,分解为尿酸后跟随肾脏排出体外。

当肾脏功能衰退,肝功能异常时,会导致尿酸生成过多,不能及时排出体外。

血液中尿酸水平不断升高,诱发高尿酸血症。

原因2:外源性嘌呤摄入过多

我们日常饮食中摄入的嘌呤代谢的尿酸,占人体尿酸生成的20%左右。

高嘌呤食物长期摄入体内,分解了大量的尿酸,超出人体代谢水平,会提高血尿酸值。

原因3:内源性尿酸产生

由于一些疾病治疗的需要,得服用一些药物,如花青素等,会加速嘌呤合成。

日积月累,形成尿酸。

尿酸水平升高并非一朝一夕的,早起时4种表现一出现,尽早就医。

表现1:早起时关节疼痛

夜晚,血液流通速度减慢,尿酸过高会析出尿酸结晶沉淀。而关节、骨骼处是尿酸结晶沉淀的“高发区”,会引发关节肿胀、疼痛、变形。

尤其是手指和脚趾处,最为明显。

表现2:早起时腰酸背痛

肾脏是代谢尿酸的重要器官,当尿酸结晶沉淀在肾脏时,会损害肾脏健康。

而腰为肾脏之府,肾脏受损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腰痛剧烈。

如果经过一整夜的休整,身体反而疲惫不堪、腰酸背痛,一定要警惕肾脏受损。

表现3:排尿障碍

正常情况下,早起时应该膀胱充盈,尿液充沛。但是当尿酸结晶堵塞肾小管时,会引发排尿障碍,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甚至少尿的症状。

肾功能下降对尿酸的代谢减少,会延长尿酸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加速尿酸结晶的析出。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会引发肾衰,甚至尿毒症。

表现4:水肿严重

肾脏负责全身多余水分的代谢。当尿酸过高损伤肾脏时,会影响体内水循环的正常进行,身体内分泌失调,引发水肿。

特别是眼睑、小腿等部位,经过一整夜的水分堆积,更容易发生水肿。

尿酸高的人,少碰3物,多做3事,尿酸稳如山。

少碰3物

1、少喝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乳酸的形成。乳酸和尿酸在排泄上属于竞争关系,乳酸增多,尿酸的排泄自然会减少。

酒精还会损害肾脏健康,造成肾脏排泄功能出现障碍,延长尿酸堆积时间。啤酒中还含有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催化剂”—维生素B1,这两者之间的化学反应会使尿酸水平升高。

一旦确诊尿酸高,酒精还是少碰最好。

2、少吃高嘌呤食物

常见的高嘌呤食物有海鲜、动物内脏、豆类等,这类食物的嘌呤含量远高于300mg/100g。

长期食用,外源性嘌呤摄入过多,代谢尿酸增多,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3、少喝饮料

果汁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它的代谢产物会促进嘌呤的合成,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而且,高果糖浆和尿酸在代谢时属于竞争关系,身体会优先代谢高果糖浆,所以容易导致尿酸在体内合成堆积。

多做3事

1、多喝水

喝水能加快尿酸排泄,降低尿酸水平。因此,尿酸高一定要多喝水,最好是少量多次。喝水时最好选择苏打水,淡茶水也可以,每天保证能喝2升以上,海鲜汤、火锅浓汤、饮料等要少喝或不喝。

有条件的患者,还可多喝可辅助降尿酸、抑制炎症缓解疼痛的花草茶,补充菊甙、类黄酮等物质。

这2种植物化学物质,可抑制嘌呤代谢,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含量,从根本上改善痛风。

菊甙、黄酮需要从植物中获取。每日泡服雁台菊,即可满足菊甙、类黄酮的摄入量。

此外,雁台菊中含有的丰富的三萜类化合物,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消除炎症,缓解疼痛。

2、积极接受治疗

目前可以控制尿酸的药物主要是两种:

一种是减少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醇等;另一种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等。

具体使用什么药物一定要听从医嘱,切勿盲目服药,以免造成药物性肾脏损伤。

3、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尿酸高的人,最好进行有氧运动,可提高新陈代谢,促进尿酸排泄。很多人觉得尿酸排泄跟随水分排泄,运动后大量出汗是不是可以加速尿酸排泄呢?其实不然。

假设一些高强度运动出汗10斤,最高可排出尿酸30mg。正常情况人一天通过尿液排出的尿酸是600mg。也就是说,通过出汗来排泄尿酸是远远不够的,反而会因为水分流失严重,引发尿酸水平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