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过桥米线,对你来说是什么?仅仅只是果腹的食物吗?
对于大多数昆明人来说,过桥米线既承载着一部分的记忆,亦是心中难以抹去的滇味情结。
要说昆明哪家的过桥米线最好吃,并没有一个人人都认可的标准答案,但如果问哪家过桥米线做的最认真,那滇味春绝对是排的上号的。
滇味春位于龙腾大酒店四楼,白驹过隙,20年风风雨雨,日升月落,在漫长的岁月里,为打造出令昆明人着迷的味道,步履不停。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云南人民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传承人的存在,让过桥米线永垂不朽,用勤劳的双手,用智慧的大脑,用坚定不移的心,跋山涉水,进修半年,不远千里,甘当学徒。
过桥米线百年历史,代代相传,无论身经怎样的患难,传承人都心存传递后世的美好憧憬。
正是这些伟大的传承人,让过桥米线在滇池大地永不坠落,这种坚定,让人心生暖意,无比敬佩。传承这碗过桥米线,滇味春是认真的。
一碗过桥米线,吃得相当有排面,场面感和仪式感极强。
有多少人认识蒙自,爱上蒙自都是从一碗蒙自过桥米线开始。蒙自米线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创新,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食材可以运,方法可以学,可是没有纯正的蒙自米线,这碗过桥米线便失了正宗。
滇味春用的米线便是从蒙自运过来的细米线,米香浓厚,柔顺细滑,只有这样的米线才敢去挑战昆明人的味蕾。
令人流连忘返的过桥米线,离不开一口销魂的高汤。
配方底料由禄劝转龙镇桂泉村严格把控,纯土鸡、龙骨、鸭子、筒子骨熬制四个小时以上,足以让骨肉的醇香融入汤里。
出锅的汤底浓香醇厚,每一丝的鲜美醇厚都是食材本真的滋味,也只有这样的高汤才能赋予过桥米线真正的灵魂。
在汆烫食材的选择上,滇味春绝对让人眼前一亮。
肉质鲜嫩的鸡脯肉、咸香回甜的甘宣威老火腿和新鲜弹牙的虾尾搭配在一起,看似天马行空的搭配,背后却是大厨对于味觉的无限想象力。
配以精巧细致的刀工,肉片薄厚均匀,融合高汤的鲜美,增味不少。
汤头表面有一层油封起锁温,趁烫要把配菜米线都倒进去。
鲜嫩紧致的肉片、时令的蔬菜和顺滑细嫩的米线混进一大碗热汤里,添入保山的白胡椒,碰撞出最为默契的美味关系。
一切就绪后,先小心翼翼地喝上一口高汤,温暖得每个细胞都为之一颤,每个神经都兴奋起来。
细细品味后,一缕缕的馥郁滋味渐次释放出来:先是老鸡入汤的浓香,然后是猪骨吊汤的醇厚,最后是鸭肉渗出的鲜美。
都说浓难爽,爽难鲜,可这碗好汤偏生将浓、爽、鲜三味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难忘。
再夹起米线,连带着几片肉一起“吸”进嘴里,鲜美醇厚的滋味顿时就在口腔里绽开,感觉不要太爽。
除了过桥米线外,搭配的精致小吃也都深受食客的追捧。
猪耳朵
最经典的卤味,相当有嚼劲,不加任何调料就非常好吃,实乃下饭利器。
肥肠
口感软糯Q弹,肠衣带着适量的脂肪,却又不像五花一样肥厚,爱吃的人一想到就口舌生津。
牛肉
牛肉的吃法有很多,但还是卤出来凉拌着最有味,这个季节来一盘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鸭翅
撕扯下一块,肉香破茧而出,连骨头都想吮干净,一份根本不够吃。
鸭胗
形状扁圆,肉质紧密,紧韧耐嚼,无油腻感,是老少皆喜爱的佳肴珍品。
肚条
耙糯软绵,处理得很干净,不妨放下心中的偏见,认真品尝,这味道只吃一次就能记住。
莲藕
藕片清甜爽口,脆甜蔓延到整个口腔,吞入腹中,舌尖都忍不住想挽留,非常开胃。
木耳
配料简单,点缀上红绿辣椒,辣味融合进木耳,一口咬下满口脆,超入味,滋味十足。
海带丝
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的小菜,却怎么也吃不厌,长条状嗦进嘴里,勾起了馋瘾。
黄瓜
黄瓜是受人喜爱的家常菜,无论哪一种烹饪方法都能做的很好吃,清脆可口。
除了一份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还需要一个能让你安静享受美食的舒适环境。
滇味春不仅名字富有韵味,环境也令人耳目一新。
位处四楼,不管是木条编织的椅子还是绸布装饰的靠椅,都能让你宾至如归。
与朋友小聚,远眺天边,尽情言欢,清风习习,带来绿叶的密语,好不舒爽。
屋内装饰清新淡雅,在这样的环境下进食,坐姿都情不自禁端庄起来,不管是家人聚会,还是情侣相约,这都会是一个好的去处。
喜爱美食,是生活的一个乐事。佳肴不仅可以品味饱腹,还可以在享受色香味的同时,了解沉淀在美食中的历史、文化和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