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错过“哪吒”的中国内容衍生品市场,路在何方?

2019-09-03     清麦

今天看到一篇报道称,《哪吒之魔童降临》衍生品开发落后,相关衍生周边十分滞后。同时,光线传媒在互动平台表示,已经授权相关公司进行衍生品开发和制作,官方授权的系列手办即将上线。

其实这一消息并不陌生,当初《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热映时,行业内也提出了类似的质疑和惋惜,但是4年过去,似乎在衍生品行业内并无太多改变。


衍生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衍生品通常指特许授权商品,即基于IP版权联合其他商业机构共同开发的商品;广义的衍生品指基于IP版权衍生的所有非原始途径产生的IP相关产品,包括周边消费商品、主题公园、演艺演出等。

2015年IP全产业链的概念大热后,IP衍生市场也备受市场关注,尤其在欧美日本庞大IP衍生运营收益案例摆在眼前,根据相关统计,美国和日本电影收入70%来自衍生品市场,30%来自票房,而我国电影收入的90%-95%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

目前在我国动漫衍生最受欢迎,《大鱼海棠》由阿里鱼享有线上独家授权的权利,阿里鱼再将授权分发给各品牌厂商,并获得相应授权金与提成。在上映的同时,由光线、彼岸天、阿里鱼共同合作推出淘宝众筹,两周内衍生品总额超过5000万元。

而影视衍生方面大多与场景消费、场景娱乐相结合,乐视出品的《小时代4》发布相关衍生品“好聚好伞”,利用粉丝情怀打造精准营销,产品上线10分钟销量预约超过20000件。


在我国,在衍生品市场上企业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BAT大生态圈、中游内容公司战略布局和专业衍生品开发企业。

BAT大生态圈

腾讯和阿里已经率先完成泛娱乐生态布局,腾讯版图贯穿上下游,上游IP供应方有阅文和腾讯动漫,中游有强势渠道和内容方腾讯视频、企鹅影业、腾讯影业等,下游有腾讯互娱打造IP全产业链开发;而阿里在上游布局有阿里文学,中游有强势渠道和内容方优酷土豆,下游有电商背景的阿里更是得天独厚,成立阿里鱼进行品牌授权和衍生品开发。

三巨头中的百度在泛娱乐布局不如腾讯和阿里,爱奇艺的衍生品方面更多只停留在中游的影游联动,不过泡泡社区已经开始利用粉丝效应开展粉丝经济业务。

中游内容公司战略布局

影视内容公司方面,华谊、光线等着眼于实景娱乐,将丰富的影视IP和主题公园等结合起来,并开始影视衍生品开发销售,新文化立足于周星驰系列电影IP价值开发了多款周边产品。

动画内容公司方面,公司受益于动漫内容形象与衍生品的天然契合性,在线下场景植入、消费产品结合和幼儿早教领域有广泛的开发空间。

专业衍生品开发企业

专业开发衍生品公司通过和国内外优质影视、动漫IP进行合作来开发多类型衍生产品。

部分凭借电商购物APP等优势条件开展衍生品售卖,例如娱猫、漫骆驼等,部分凭借设计能力和创意不断挖掘IP衍生形态,例如可可影等,部分凭借背后大资本方获取IP和资源支持跻身行业前列,例如时光网背后的万达、汉唐韵背后的奥飞等。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针对IP下游衍生开发的专业服务机构会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毕竟能兼顾泛娱乐IP全产业链生态的巨头仍是少数,更多上、中游领域巨头或者中小型IP公司存在下游衍生品专业开发的行业需求。


虽然看似衍生品圈打的火热,有巨头入驻,也有专业开发商各显神通,但目前我国衍生品市场仍旧处在艰难的探索期。

利润空间小,用户消费习惯有待培养

目前国内对于衍生品开发能力还处于模仿学习阶段,无论是开发变现的路径、设计和联动效应对比欧美都远远不足,质量和创意有待提升。

更重要的是国内用户购买衍生品的消费习惯尚未养成,大多数人仍是习惯捧着可乐、爆米花看完电影就结束,而没有购买相关衍生品的意愿,不过随着次世代零零后的崛起,这种局面有可能改善。

优质IP资源匮乏

IP衍生品开发必须基于较大的社会知名度和核心粉丝群体,因此,IP合作局限于头部内容,而我国国漫一直以来式微,目前多为和日本、欧美漫画的合作开发,受国外头部IP高额授权费和分成影响,国内IP运营商利润空间狭窄。

不过随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临》《流浪地球》《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优质内容的出现,相关衍生品行业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风险承受能力低

专业的衍生品公司大多体量较小,电影作为完全由消费者决定的TOC业务谁也不能保证最终票房成绩,如果提前进行衍生品制作可能会出现巨额亏损的局面,因此大部分公司都选择电影上映后再进行开发。

典型案例就是票房46.54亿的2019年春节档票房冠军《流浪地球》,相关衍生品在淘宝等平台上发起的众筹活动完成率均突破1000%,筹资总额达到数千万,但其实远不止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衍生品的可开发空间取决于其市场影响力,但是影片未上映前一切都是未知,鲜少有厂商愿意出高授权费,即便拿到授权商家也不敢量产或开发多品类,而较短的开发周期自然意味着衍生品开发空间和影响力的损失。

最优质的模式应该是在IP开发前期进行开发架构搭建,各部门联动,基础素材和内容共享,在优质内容点燃市场后,后续联动迅速展开,收割流量顶点的红利,并对原IP的内容延展和丰富也大有裨益


对比美国,2016年美国影视IP内容收入已达到3058亿人民币,其中来自美国本土的IP收入占比46.49%,来自国际市场的IP收入占比53.51%,《超能陆战队》结合主角“大白”开发的多功能关怀手表受到孩童群体的广泛追捧,《复仇者联盟》将衍生品种类扩展到家电、营养品甚至汽车制造领域。对比日本,其动漫产品播出环节与衍生品开发环节达到3:7的比例,日本动漫手办更是风靡中国大陆多年。

而我国IP衍生品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形成我国成熟的IP产品矩阵后,进一步挖掘IP粉丝经济和社会影响力,开发多种衍生品和品牌授权业务,不仅能为现有业务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也能够进一步扩大IP的影响力,建立更强的品牌形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llw-GwBJleJMoPMdF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