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第一款五代机歼20批量生产,而作为第二款公开亮相的隐身战斗机歼31,却一直以“过气网红”的身份在边缘徘徊。由于歼31是沈飞自主研发的产品,以1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设计并且准备拿来角逐市场,不过尚未得到空军部门的正式编号,也没有获得海外订单。从首飞到现在已经过去了8年的时间,但这8年时间也仅仅只有2架验证机在苦苦支撑,外界一度传言该机已经停止了发展。
虽然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中,沈飞地位绝对算得上是“老大哥”,可近年来的风头有些被后生成飞超越,而这也是因为沈飞近年一直没有拿出能够撑门面的国产代表作,在苏制战机身上耕耘了几十年,先后研制了歼-8、歼-11、歼-15、歼-16等,不过始终摆脱不了苏制战机风格,,更是被军迷们戏称为“沈霍伊”。给人的形象刻板、保守、墨守成规的样子,甚至不少人抱怨拿着最好的资源,研制出来的战机却还是一股毛子味,但自筹经费研制歼-31项目,也不难看出沈飞转型创新的决心。
沈飞没有像成飞一样表现得善于创新,影响因素有很多,我国空军发展需要突破,同时更需要稳定,毕竟此前落后西方的实在是太多了,为此沈飞负责稳定发展,就好比守住最后的底线一般!况且沈飞并没有大家印象中的那么刻板,压箱底的技术还是不少的,在2018年,沈阳飞机研究所的宣传画册中出现了一个飞机硕大的机头图片,可以看出这款飞机的座舱布局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款机型,而是类似于苏34的并列双座设计。
难道沈霍伊又要走仿制的老路吗?当然不是了,在沈飞最新的宣传片中,这款神秘机型再一次现身:低可视涂装,具备隐身能力的气动布局设计,也就是这很有可能是沈飞第二款隐身战斗机。通过该机的大小、座舱布局等信息,不禁令人联想到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的FB-22隐身战斗轰炸机的设计方案,在F/A-22多用途隐身战斗机基础上,加长前部机身,采用更大的三角后掠翼设计,动力系统采用两台改进型的F119发动机,每个机翼下有1个可携带5000磅弹药的武器舱和1个巡航导弹挂架作战半径可达2900千米,是F/A-22的3倍。
不过由于F/A-22“猛禽”多用途隐身战斗机停产,而以“猛禽”为设计蓝本的FB-22自然也就成了泡影,这个项目于2000年就下马了,停留在概念阶段。实际上战斗轰炸机本身就争议很多,是海军航空兵主要用于突击敌战役战术纵深中的地面、水面目标,并具有空战自卫能力的飞机。目前大多数战斗机都是多用途的,基本作战都能满足,美空军不需要隐身歼击轰炸机,是因为有替代机型,其新一代战机梯队建设已经成型,而且还有新一代的B21隐身战略轰炸机,而我们需不需要隐身歼击轰炸机,却要看轰20的最终发展程度。
毕竟目前我国空军还有歼16战斗轰炸机并不算空缺,至少来说现阶段需求还没有那么迫切,,虽然这一战机研发计划从未公开,但外界很多人猜测,这种战机至少已经在酝酿之中了。如果沈飞的这款隐身战斗轰炸机研发成功,那它将会是世界上第一款具备隐身能力的战斗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