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X37B空天飞机可续航717天,中国腾云工程2020年上天

2019-08-30     大喵情报局

空天飞机是一种既能航空,又能航天的飞行器,它的另一个名字叫做“有翼航天器”,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曾经有过研制,其中开始最早、最为著名的当属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提出的“50-50计划”,也称“螺旋”计划。

1962年,科罗廖夫下达军用空天飞机的研制任务,米高扬第155设计局开始了该计划的研究,图波列夫设计局负责研制载机。按照预想,“螺旋”飞行器在高超音速载机的帮助下,以5.5至6马赫的高速将空天飞机送上24至30公里的高度,空天飞机在被释放后进入地球轨道,在执行完计划飞行后,可以像飞机一样重返大气层。

此后的几年内,前苏联开始制造试验飞行器。到了1969年6月,前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认为,这个项目根本不可能完成,于是计划就此中止。直到五年后,在火箭发动机专家格鲁什科的大力推动下,项目重新启动,并在此后完成多次试飞,证明了空天飞机的可行性。

进入八十年代后,空天飞机的研制走上了高潮。1988年11月15日,苏联“暴风雪”号升空,并成功进行了精准着陆;但是随着前苏联的解体,“暴风雪号”失去了用武之地。此后,作为苏联最大继承国的俄罗斯,出于各方面的原因,无力再继续空天飞机的发展了。

1986年,美国提出代号“X-30”的空天飞机,并在其后陆续研制出X-33、X-34、X43等;2010年4月22日,首架X-37B原型机上演处女航,在随后的三次发射中,X-37B不断打破飞行时间纪录,直到今年8月27日,X-37B在轨时间超过了717天,再次创造了新的记录。

据了解,X-37B在轨期间进行了多次复杂的变轨操作,机动性能优异;不过,该飞行器此次执行了哪些任务,外界仍不得而知,它的具体性能各个媒体也都处于猜测阶段。目前看来,空天飞机具有比传统火箭助推的飞行器更低的燃料成本,并能在各轨道之间航行,可发挥优异的灵活性,这些优势可用于搜集情报、高空侦查等行动。

中国的空天飞机,研制时间并不比苏联和美国晚。早在1986年3月,我国就提出了著名的“863工程”,也就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其中,该计划中关于空天飞机的项目,代号为“腾云”,由航天科工集团负责研制。该项目采用两级入轨方案,利用飞翼运输机背负小型航天飞机,飞翼运输机在起飞阶段采用涡喷发动机点火起飞,当加速至3马赫后,冲压发动机启动,将时速进一步提升至6马赫。此后,火箭发动机点火,飞行器速度突破9马赫,与此同时,空天飞机与运输机分离,其自身液体发动机点火,将飞行器送进地球轨道。

在空天飞机完成入轨后,运载飞机将依靠自身剩余燃料返回发射场;空天飞机完成任务后,减速回到大气层,实现回收后可再次利用。

腾云工程涵盖了众多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飞机结构的研制、气动外形的设计和动力系统的设计等,研制难度颇高。按照计划,腾云工程将在2020年完成首飞,待该项目成熟后,飞机将具备廉价、便捷、机动性强等优势,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也将因此获得新的进步和技术突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wuf6WwBJleJMoPMEh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