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房地产从业人员谈心得:普通人再也不会有买房赚钱的机会了!

2020-04-13     地产上海

作者:谦和屋

来源:雪球App

最近太惊涛骇浪了。真是令人大开眼界。美国也开始股灾1.0,股灾2.0啥的了。这真是很吓人!

早段时间,有个人拼命怼巴菲特,好像他还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老股东,说巴菲特老了,这么多年,都跑输指数。啧啧啧,不行了不行了。

这位仁兄是David Rolfe,说当了巴菲特几十年的股东,2019年10月份,卖掉了其上千万美金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David Rolfe认为,巴菲特持有大量现金,无所作为!(如果他一直空仓,就是高手,做对了!)

我其实很想和David Rolfe先生聊聊。他现在到底怎么想的。

你咋思考的?前面都持有几十年了。你咋想的?

熟悉我的,知道我之前有个说法,我认为,人不是赢在起跑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有三个转折点,极为重要。

1,投胎。2,婚姻。3,行业。



而投资,基本上,关键转折点,决定了绝大部分的成与败。其他时间,外人看来,那就是无所作为的。

我今天分享一些我对房产投资与房产股的浅见,供各位好朋友们参考斧正。

1,我去江浙沪走了几个月之后,我认为,要重点看一下苏州和杭州。现在看来,涨幅是惊人的。尤其是苏州,很吓人啊。但是,我自己是把社保放到杭州了。这纯属个人原因。杭州是我的福地哈!

2,我整个系列的下篇。认为,房产将来会传家宝化。即有价格无市场。现在,正在印证中。

我过去的几年,除了自用的一些房产,几乎没有再增加物业的投资了。就是基于这个判断为主。其次是管理起来比较麻烦。我也不擅长这个具体的管理。

我认为,将来房产的市场会有较为有趣的变化。

就是二手房除了一些重点城市,大城市,还会有些市场,还比较活跃之外。其他的城市,二手房市场,将会非常不好做。

我觉得,将来房产投资,全面的机会非常难。结构性机会还是有。

就是,非专业人士,想买套房,赚很多钱,这件事,非常难了。非得职业选手,用尽各种方式,想尽各种办法,绞尽各种脑汁,才能赚钱。

最后形成寡头垄断,嘿嘿嘿,就是,全国还是有一群非常专业的房产投资者,能够赚钱,剩下的,很难赚钱,或者赚得不多了。跟各行各业一样。比如我这种的,就靠房产投资较难赚到钱了。所以,我不就转行了么!

但是,房产企业,可能将继续延续其赚钱的日子。直到某个关键拐点出现。

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实现房住不炒。


可是,我觉得,将来这几种都会难以为继,或者收益不好。原因如下:

首先呢,政策是房住不炒。政策的具体体现是限购,限贷与限售。

这个其实就是把所有方面给你堵起来了。当然,偶尔还是有专业选手能够见招拆招,比如,用债务叠加去破这些东西。但是,本质上,还是增加了很多成本与风险。所以,我这种非职业选手,就被排除在外了。将来,能把这些空子都钻营好的,必定是更赚钱的。因为,竞争者更少了不是!~

但我认为,这还不是杀手锏。

真正的杀手锏是房企产能的巨大提升。

早几天一个文件下来了,说——非永久基本农田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权授权到了各省了。在几个试点省份,城市,连基本农田的农用地,也委托给了地方政府。具体细则不展开。各位可以自行查找。

这就是我认为,将来房地产投资出现重大变化的关键节点之一。我详细说一下。

和各位的认知可能不同,我一直认为,炒房的人,是不能把房子炒成这么高的价格的。所以,一上来就骂炒房者把房价炒上去了。基本上,我持非常非常保留的意见。一看就是没有实践过的。

我认为,一个三代人的家庭,拥有4-5套房,是不能算炒房的。道理太简单了。爷爷奶奶辈住一套,外公外婆辈住一套,儿子媳妇辈住一套,孙子辈留一套。有些是二胎,再多备一套。

这能算炒房的么?如果这个算。那倒是可以认为——房子是炒房者炒上去的。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对不?

那么,各位,你们看看自己,以及,自己的同事朋友,有多少三代人的家族,拥有4-5套房以上。比例多不多?

别看着有些人,哇塞,有三四套房子啊,结果,都是自己父母,岳父母住着的,剩下的,租出去,等小孩长大了,留着结婚用。嘿嘿嘿,好多都是这样的哩。

真正炒房的,我知道的,都是两位数以上的房产(住宅)。这叫炒房,你说你整个家族,集全家族之力,一辈一套的,加起来4-5套房,怎么能算炒房呢?

那么,这种拥有两位数的职业选手,以全国的基数来说,并不多。

所以,说房价是炒上去的,显然,我个人是持有保留意见的。尤其是,有些三四五线城市,房价也暴涨了,你把那个城市翻遍了,都找不到几个背时的炒房者,你说,房价咋涨上去的呢?

我认为,房子涨价,就是土地价格的上涨。(实际价值的上涨+通胀。)


那么,这次这个新的土地政策,是在这个七寸上面打了一棒子。我们要好好看落实情况,如果落实到位的话,基本上,土地供应量,就得以非常大程度的解决了。

房企,在我的评价里面,其实,和格力,美的这样的制造业是非常类似的。

甚至,在某些层面,更加辛苦一些。

你看啊,格力们买材料,是可以全世界采购的,而且,格力们是强势方,但是,房企的原材料是土地,只能当地买,而且,房企在这个环节,是弱势方。

然后,售价方面,格力们是可以自己定价的,只要考虑竞争对手和客户就好了。而房企除了考虑这二者,还要考虑政府因素。很多城市,嘿,你猜怎么着,他还给你把售价限死了。厉害不?

好了,我们接着来看。

之前是,中央决定所有原材料,所以,他涨,房企们的成本就涨,售价当然要涨咯!~这才是房子价格上涨的核心啊!~朋友们!~怎么会是炒房的人炒上去的呢?他们有这种实力么?别逗了!~

所以,这次新的土地政策出来,就等于地方能够决定卖地了。如果落实到位的话,他就有了更多的可卖的地皮了,对不?

我的推断就来了。

二手房将来越来越不好做了。

因为,会有更多的新房。这些新房,建筑质量越来越好,设计水平越来越高,你说,你愿意买新房还是二手房?

有人要说了。地段地段还是地段!新房能有二手房这样好的地段么?

来来来,我说给你听理由。世界是变化的,朋友。

比如,我所在的长沙。原来的最好地段那就是几个商圈,五一商圈啊,东塘侯家塘商圈啊等等老商圈。这些商圈现在也是不错的,人员很多,也方便。

但是,地铁一通,车辆一多,现在,长沙最贵的地方,是滨江,梅溪湖这种新的商圈。道理很简单。

老商圈住宅,你可以得到更短的通勤距离,或者,更方便的就业,吃喝玩乐,就学等等。

但是,新的商圈,以上全部可以得到,并且,全部升级换代。学区有新的,就业有产业园,吃喝玩乐更不用多说了。交通方便的不得了。环境不仅仅是好一点,是好了一代。

你说,怎么竞争呢?

过去,地段或许很重要,因为,交通不方便啊。差十公里,能每天差好几小时,或者配套设施差很多。

现在,完全不是这样了,差十公里,地铁一走,车子一开,影响就很小了。配套设施,新商圈比老商圈还要好。

所以,我的推断是,随着土地端的解放,地方政府能加大土地的供应,比之以前,意味着,价格实际上就会微涨,平稳,甚至下滑。薄利多销么!~对不?

而且,地方政府会越来越重视把城市管好,让地皮的实际价值上升。从而附加值更好,卖更多钱。

之前,这种不那么大。我搞好了,不见得能卖地,对不?

别小看这个啊,假设,现在中国敞开来接受外国人的话,你看看全世界有多少人愿意往中国来,我多说一句,朋友们,千万别信那种——绝对自由的说法。这次疫情,就是最好的照妖镜。一切显形!我就问你一句话,此时此刻,你愿意待在中国,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你摸着良心和理性说说看。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

你不能真的死掉了不是?命还是最重要的不是?

好了,假设,假设我上述所说,将来实现的话,那么,第一个推论就是呈现出来了——将来,二手房是越来越不好做了。只有少数的专业玩家可以继续赚钱,甚至,由于竞争者减少,他们可能赚得更多。但是,整体看来,普通人投资房产,再想重回过去那种躺着赚很多很多钱的日子,是不会再回来了。

我本人也是根据这个进行投资决策的。

有人要说了,你看,买房投资越来越不好做了,那房产股不也一样完犊子了么?

我接着说,我第二判断,就是,房产股将来会继续好下去,直到未来某一个拐点的到来。

我们捋一捋啊,其实,有没有土地新政,敏感的朋友,都会发现,这几年,房企的产能在巨大的提升。

贵不贵不说,但是,产能在巨大的提升。

排名前几十的房产企业,由于其极高的杠杆,极高的周转,以及,中国建筑这类企业玩了命的建,产能增加特别快速。

各位好朋友们,回想一下。

你们觉得,这几年,你们所在的城市,变化大不大?是不是隔阵子,就变得有些不认识了呢?

我在长沙有套物业,原来住了好几年,感觉还不明显。后来搬到新的小区,才一两年,结果回去一看,我天,日新月异啊!~满大街都是人,车,各种吃喝玩乐全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这种情况,早几年,完全没有这么快速和明显的。

我每年都几乎会去宁波,每次去,我都吓一跳,哇塞,怎么变化这么大?长沙和宁波,都还是二线城市哟。

为什么?

房企的产能和城市新增人口都在迅速提升。快得不得了。

房企就像一头巨兽,在以惊人的速度,迅猛的成长。然后,不断的建新房,新商圈,然后,不断的有人口入驻进来。

有没有土地新政,这个变化,都在一天天的发生着。

光是这些增量,就可以让房企们继续好很久。

土地新政改变了什么?

很多人的解读是,土地新政能够打压房价。我觉得有可能,但是,对这点我不坚定,不清晰。道理很简单,我很难想象,现在一个城市卖2万一平方,然后,地方政府因为能自主卖地了,就把土地降价,把房价搞到1万一平米。我对这个持保留意见。我觉得,不涨,微涨,就不错了。这样,相较通胀,实际上是降价的,且,抵押品也没有减值危机。

但是,我觉得,改变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房企的产能还能再往上走。

因为,比如,一个城市,一年原来是能从中央批10块地,但是,市场需求是20块地,买不到的,就等着。

现在,是一个城市自己能批了,那么,可能性会是,按节奏来,没钱了,就多批几块,有钱了就少批几块,按节奏来卖。

但是,维持住房价,是底线。是不是很像股票中的市值管理啊?

这样的话,房企们,作为“来料加工”企业,等于订单多了么,从原来的10块,增加到了15块了么,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所以,我的推断是,房企们的产能还得提升。体现在财报上,可能是均价微涨,售出量增加,利润率差不多,但是,绝对值增加。

这样,也就实现了房住不炒。

你看啊,炒房还能那么赚钱么?永远都有还不错的新房子在等着你。你买了房子,变成二手房,此时此刻,你不是和其他二手房们竞争啊,你是和很多很多房企们的新房在竞争啊!自然而然,炒房者就会逐渐减少咯。是不是?

真正实现房住不炒,未来一定可以的。

房企们扩大其产能,地方政府提供平价的土地,用快周转的模式,一批又一批的把房子造出来,那么,中国十多亿人口,总有一天,能够居者有其屋,总有一天,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

以上正文来源雪球。凡注明转载来源的文章,均为其他媒体或平台的作品,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删。

地产上海(ID: estatesh)关注最前沿的地产资讯,深度报导上海区域房产动态。旗下拥有多个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网易新闻、新浪微博等全媒体矩阵,并通过专业团队深耕长三角地区,商务合作欢迎留言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6lxdXEBrZ4kL1ViMHsB.html




















明星豪宅大赏

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