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是“老胃病”发作,一检查竟被确诊“癌中之王”

2019-09-16     医声护事

64岁李嗲嗲是个“老胃病”患者,这个胃病跟随他已有30多年。可是,近几个月来,他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饱胀不适等症状,自行服用胃药也不见好转,子女都劝他去医院做个检查看看。

然而,这一检查,查出的不是胃里的毛病,他被确诊为“癌中之王”——胰腺癌,而且已到晚期。

胰腺癌最易误诊为慢性胃炎

株洲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主任唐才喜介绍,胰腺癌很容易被误诊为慢性胃炎,因为胰腺癌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饱胀不适等症状与胃炎非常相似,而在行胃镜检查 时,相当部分胰腺癌病人也有浅表性胃炎。

就是这层"伪装"让胰腺癌继续潜伏下去,发展壮大。但是随着病情进展,类似胃病的症状会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患者的眼球巩膜发黄 ,小便颜色变为深黄色、红茶色等,严重时全身皮肤也会发黄。

如果是胰头癌,最突出的症状就是无痛性黄疸,胰尾癌则一般无黄疸出现。

很多病人都是到出现黄疸才意识到病情的严重,这时才找到肝胆胰外科专科医生就诊。但此时病人大多数已经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你在列吗?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胰腺癌的年发病率也较20年前大幅升高,每10万人中就有超过10个胰腺癌患者。由于胰腺癌早期缺乏敏感及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不易被早期发现,发现大都晚期,因此病死率高,预后极差,因此取代肝癌,被称为新的"癌中之王"。

从目前来看,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

  • 慢性胰腺炎 ,尤其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
  • 糖尿病,尤其是短期内突然出现的、不典型的、短时间形成的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
  • 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胰腺癌家族史者。
  • 短期内不明原因的消瘦、无法解释的上腹和或腰背痛。
  • 长期吸烟和酗酒者。
  • 胰腺良性肿瘤,如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胰腺囊肿。
  • 另外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也会增加罹患胰腺癌的风险。

晚期胰腺癌还有手术机会吗?

目前手术仍是治疗胰腺癌的首选办法,也是唯一可以根治胰腺癌的方法。

由于绝大部分患者在确诊胰腺癌时已是晚期,当中仅有15%可以进行手术切除,但预后也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有:胰腺癌高度恶性;绝大多数胰腺癌因症状发现较晚,使确诊时已为晚期;胰腺的位置较复杂,周围分布着许多重要血管,胰腺癌在这些重要血管周围生长增加了胰腺癌根治术的难度;同时,晚期胰腺癌患者常伴有恶病质和剧烈疼痛,加速了机体的衰弱,降低了手术的耐受能力。

早诊断、早治疗是对抗胰腺癌的法宝,早期胰腺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17%—35%。小于2CM的胰腺癌手术切除率可达97%—99%,5年生存率可达19%—41%。

专家提醒

专家提醒,年过40岁的人群,如果经常出现恶心、消化不良等类似胃病的症状,而当做胃病治疗不见效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仔细排查,看看是否是胰腺癌找上身了。

建议,60岁以上老人和胰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B超和肿瘤标志物CA199检查,可有利于胰腺癌的早期发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rxgPm0BJleJMoPMaC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