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艾维记者的朋友圈都被星巴克的“红杯”刷爆了,大家纷纷都在晒最新款的星巴克纸杯和圣诞款的杯子,还不忘感叹一句“时间过的真快,一年又要结束了”。这让记者突然意识到似乎每一次星巴克对于各种节日的宣传,多多少少都能在社交平台上刮起点风浪。甚至再往前追溯,在艾维记者上大学那会儿还流传一句“喝星巴克必发朋友圈”的话,星巴克说到底就是一个咖啡品牌,他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大家如此“崇拜”,成为屹立不倒的老网红呢?
从咖啡到咖啡文化
星巴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转变经营思路从单纯的贩卖咖啡转变成出售整个咖啡文化。去年,星巴克直接在上海开了一家甄选烘焙工坊,这家全球最大的门店里包含了咖啡豆烘焙、包装、咖啡饮品、茶饮及酒水、咖啡教学、周边零售、面包烘焙等一系列和咖啡有关的产品。它直接向顾客零距离的展示了咖啡烘焙的过程,让每一位顾客亲眼见到自己所喝的咖啡的制作过程以及它的品质。在高达8米的烘焙铜罐上刻着星巴克的初心“每一杯都令您沉浸于咖啡世界”“不断追寻,只为弥足珍贵的小批量咖啡”。
星巴克的咖啡文化还体现在咖啡衍生品上,和别的竞争对手相比,星巴克在衍生品这一块无疑是行业中做得最优秀的,每次只要是星巴克的杯子又出了新品保准会被各大美食生活公众号争相报道。今年年初,星巴克的猫爪杯更是凭着独特的造型,让不少人彻夜排队,甚至是到了疯抢的地步。其实,对于像艾维记者这类无所谓品牌的消费者来说,星巴克的咖啡杯无疑是圈住我们心的利器,在很早的时候星巴克就提出拿着自家杯子可以有优惠,这样的做法会让消费者不自觉的养成习惯,既保护了环境,又能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实度。
联合阿里对战瑞幸
2018年瑞幸咖啡横空出世,因为是完全中国的品牌,它凭借着符合中国人口味的咖啡迅速抢占一二线城市市场。到2019年年初,瑞幸咖啡在中国的门店和杯量上已经全面超越星巴克,并进一步将品牌下沉至三线城市。
瑞幸的发展速度之快,显然让星巴克有点措不及防。瑞幸相比于别的竞争对手来说,显然更了解中国市场以及中国人的口味,它不同于星巴克除了卖咖啡之外,还卖环境。瑞幸大部分的订单主要是来自外卖,而这是星巴克和Costa都不曾涉足过的领域。面对瑞星的强势发展,星巴克开始和阿里展开异业合作,拓宽之前未曾涉足的外卖领域,和“饿了么”合作推出“专星送”服务,通过星巴克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专星送”已经成为主要增长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星巴克抢回一点市场。
星巴克的高价中其实还包含了他的体验和服务,起初艾维记者还担心,星巴克的咖啡送到之后会凉掉或是多多少少会洒出来。但是在记者体验过之后就发现,通过专星送外卖的杯子和门店直接购买或是叫代购的完全不一样,这种专利杯盖完全不用担心会撒出来,而且达到时间比预期的还快了近半个小时。在专星送成立的时候,官方就放出狠话“只要你是在影院点的专星送,保证30分钟之内送达”。这又一次不得不佩服星巴克的服务!
现如今这个成为"钮祜禄氏"的星巴克,能教给院线和影院一些什么呢?
1. 从简单看电影到观众进来体验电影和影院文化
影院发展到现在不应该仅仅只是观众看电影的场所,还应该让观众们体验电影、感受电影文化。影院或许不能做到像星巴克这样把这个放映过程都明明白白的展现给观众看,但是影院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和在映影片相关的线下活动,让观众们感受到电影里所蕴含的东西。
面对现在家庭影院的强势竞争下,影院更应该发挥自身社交性的特点,这也是影院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影院可以根据主要观影人群的特点,组织一些营销活动,比如线下读书会、亲子会以及老片新看等活动,利用好影院的社交性,发挥出独特的影院文化。
2. 影院应该与时俱进
曾经发誓不做外卖的星巴克最终还是选择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拓展了外卖服务,还因此帮助品牌夺回了一些市场。
有相关数据显示,现在的观影年龄层越来越以年轻力量为主,年轻人相对而言更追求一个潮流,那么影院在卖品以及布置方面就更应该注重一些当季火爆的食品零食以及当下最火的影片,合理利用好这些元素。除此之外,关于小朋友观影方面的服务已经越来越受到影院的关注,有条件的影院是否可以考虑亲子厅或是小孩座椅的建设,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亲子观众前来观影。
图片来源于上海永乐聚河
3. 服务至上
星巴克之所以定价高还能保持在中国市场的屹立不倒,除了它定期的宣传和内容上的不断创新之外,服务体验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影院行业属于第三产业,说到底还是以服务业为主,影院的服务除了细致之外,还应该做到差异化。影院不应该只是大家看电影的地方,还应该是大家休闲体验的场所,星巴克的高定价里包含了体验服务费,那么影院的高票价里除了影片本身之外还包含座椅、观影环境、服务等。
星巴克的员工有时候会在杯子上写一些让人暖心的话,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句话,但是这种来自陌生人的善意,会让顾客感觉到心里暖暖的非常舒服,那么影院卖品部在售卖爆米花的时候能否借鉴一下此类小举动,来提高观众的体验感呢?
4. 积极展开异业合作
星巴克能重新抢占回中国咖啡市场和阿里的合作必然是分不开关系的,星巴克借助阿里的外卖平台,阿里则借助星巴克带来的流量进一步扩充自己在新零售领域内的范围。影院是否也可以和附近商场或是餐饮店一起打造这类共赢的异业合作呢?
艾维记者之前在英国的时候,就常常可以看到影院周边的餐厅公告牌上写着“持某某电影片用餐打8折”的字样。除此之外,在商圈里的影院是否可以加入商圈的会员卡,把电影院和商业区融合起来;亦或是像淘宝的88权益卡一样,多种产业之间互相打通,扩大会员卡本身的价值,这样的做法能为影院带来更多的关注和客流量。
星巴克的绝地反击其实给了影院很多启示,那么影院学到了吗?
(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想要了解更多电影方面资讯详情,搜索作者微信公众号“艾维电影”或者微信号film186”!精彩内容与你共享!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cd9fm4BMH2_cNUgHt-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