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婆婆,何愁儿媳不孝顺?

2019-09-14     淅爸育儿记

在中国式家庭里面,大都是大家庭模式,即父母、儿子儿媳、孙辈的组合模式,在一个家庭中有两段直接关系: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在这中间还夹杂着一段间接关系:婆媳关系。

本就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女性,因为一个男人,而变得如同亲母女一般,这在中国式家庭里面显得那么难得。

到底要怎么维护好婆媳关系?相信各位宝妈们都思考过这个问题。

有一对婆媳,对此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这天的午餐,有鱼有肉,但丈夫在品尝了一口之后,很嫌弃地向妈妈和妻子质问道:“今天这菜谁做的?!”

妻子反应道:“是我做的呀,是不是不好吃啊?”

丈夫生气道:“什么不好吃啊!简直难以下咽!”

本就辛苦做饭的妻子,还要被丈夫嫌弃,夫妻大战眼看一触即发,这时婆婆也来“和稀泥”了。

婆婆接着儿子的话茬,用更加嫌弃的语气对儿媳说道:

“儿子说的对”

“真的好难吃!”

“我早就受够了!”

“你以后不要烧啊!”

而面对婆婆的嫌弃,儿媳从一开始愤怒地看着婆婆,到后来低头不语,自己的委屈只有自己知道呀!

说着,婆婆还夸奖起儿子来:“儿子,我还是喜欢你做的菜,要是你来做就好了!”

得到了妈妈支持的儿子,瞬间自信爆棚,拍胸脯向妈妈保证以后就他来做饭,表示以后家里所有的菜他全包办了,保证顿顿让大家满意。

话闸子打开了,婆婆也没打算收住嘴,继续嫌弃起儿媳没用来:

“桌子也脏兮兮的”

“那地上也不干净”

“衣服也洗不干净”

“我看你能做个啥子!”

末了还不忘夸起自己的儿子来:“家里面还是只有靠男人!”

而儿媳面对婆婆说出的“事实”,恨不得找个坑把头埋进去。

要说,这丈夫也确实不懂事,也没帮自己的妻子好言几句,任由妻子被妈妈数落。不但如此,他对妈妈刚刚对他的支持表示“投桃报李”,表示自己才是家里的顶梁柱。

可接下来一瞬间,儿子就懵圈了!

就在儿子话音刚落,对面的一老一嫩两个女人就欢呼起来,刚刚还势如水火的婆媳两瞬间击起掌来!妈妈还说道:“你看!还是这招管用吧!”

原来,这婆媳两之间的关系和谐的不得了,婆婆见不得辛苦的儿媳被儿子嫌弃,这才出了这出“鸿门宴”来让儿子乖乖承担家务。

有人说这是一个段子,现实中并没有这样的婆婆或者儿媳,淅爸必须举四肢反对,在我们家就是这样的情况,我总是那个受害者。

在我们家里,妈妈总是“看不惯”我,即便是开玩笑也是向着妻子,老人家总是向外边的人说:“儿子是生来揍的,不打不成才,儿媳是娶进来疼的。”

其实多数婆媳矛盾的本质,是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失衡,即婆婆以自己的儿子为第一顺位精神寄托,最终所表现出来的,是与儿媳争抢在儿子心中的地位,到了有孙子的时候,又和儿媳争抢在孙子心中的地位。

儿子、孙子被抢走了,对于婆婆来说,就是失去了家庭地位,失去了被尊重的权利象征,从而失去了自我价值、自我存在感。

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面,彼此之间必然是互相尊重的,夫妻之间,也必然是以夫妻关系为首位,以彼此为第一精神寄托的。

对于老人,或许我们难以改变他们的思维以及生活习惯,但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戒,让我们往后面对自己的儿子儿媳,不再存在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婆媳矛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K5VNm0BJleJMoPMLa3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