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16日,美国旧金山港口停靠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即将执行一项秘密任务,运送物资去北马里亚纳群岛三大岛屿之一的天宁岛。这艘船是由美国海军在新泽西州的卡姆登建造完成,建造之初由于它的装甲很薄,它被归为轻型巡洋舰。随后加装一批8英寸、203毫米口径的大炮。它被重新归为重型巡洋舰。除了9门8英寸口径的炮外,巡洋舰上有八支五英寸高射炮。这艘巨大的巡洋舰需要很大的动力才能开动,包括8个锅炉和4个蒸汽涡轮机。它的最高时速超过32节,约合每小时37英里。
1932年11月15日,宾夕法尼亚州海军船坞,“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试车仪式后合影
对于此次的运送行动,美国军方可谓高度保密,就连舰长查尔斯.巴特勒.麦克沃伊也不知船上运送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军舰离港顺利启航。经过数日航行,终于安全抵达西太平洋的天宁岛。卸载货物后,“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向关岛方向驶去,打算经过关岛,穿过菲律宾海,前往菲律宾的莱特美军基地。
其实“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运送的秘密物资与日本有关,军舰上搭载的就是后来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的重要组件。因此,这是一项绝密的运送任务。顺利完成秘密运送任务后,舰长查尔斯.巴特勒.麦克沃伊向上峰请示,希望派遣驱逐舰护航,理由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没有针对潜艇侦测的相关设备。但遭到拒绝,美军研判日军的潜艇对于行进中的巡洋舰不会构成威胁。无奈“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只能只身上路。
1939年航行中的美国海军巡洋舰
7月29日深夜时分,正在海上以Z字形行进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一切正常,舰长麦克沃伊看到云层密布,天气似乎不佳,命令停止成Z字形航行。若天气转好,恢复Z字形航行。7月30日凌晨,积云消散,海面映出微微的月光,平静的海面下变得暗潮汹涌。日军1-58潜艇悄悄浮出海面,确认“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位置后。随即发射鱼雷,一共发射了6枚。首枚就命中巡洋舰船头,第二枚击中弹药库。“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马上发出求救信号。12分钟的时间,巡洋舰开始下沉。
800多人选择跳海逃生,还有300人来不及逃生随着船体沉入大海。因为是深夜很多人都在熟睡,所以很多人来不及反应。舰长麦克沃伊同其他人跳上橡皮艇,还有多人侥幸登上了几艘橡皮艇。在海上漂到了天亮,他们以为美军马上会来救他们。但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很多人依靠救生衣在海上漂了2天。炙热的太阳照在脸上。似乎脸上有种溃烂的感觉。由于四周都是海水,没有可饮用的淡水。鲨鱼时不时在周围出没,鲨鱼鳍若隐若现,海面上传来阵阵尖叫声。
1945年7月10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离开马雷岛海军造船厂
第四天,似乎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因为没人知道他们飘在海上,时间不停的流逝,而他们也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美国海军一架巡逻机恰巧在此海域上空搜索漏油的地点,飞行员无意中才发现了他们。美军展开一场大规模的营救行动,近1/4的船员终于得救了。“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最终的幸存者,包括舰长麦克沃伊在内共3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