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有着“俄罗斯音乐之父”之称。他的音乐是俄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内的最高成就之一,其作品带有民族色彩的同时更是充满了对人类、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1875年冬,柴科夫斯基应圣彼得堡文艺月刊《小说家》编辑尼·马·贝纳德之邀请,为该杂志创作12首作品并与出版月份相对应,同时与十二个月的节气特征相联系,且附上俄罗斯诗人所作的诗。这次别出心裁的约稿,牵动了作曲家对俄罗斯人民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1876年,终于促成了这部著名而独特的钢琴套曲《四季》的诞生。《七月——刈者之歌》是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中的第七首作品,也称“七月”。
《七月——刈者之歌》July—Song of the Reapers
“肩膀动起来呦!手臂挥起来呦!让晌午的熏风,迎面吹过来呦!”——阿·柯里佐夫
这是《七月——刈者之歌》的题诗。这首诗在我们的面前展开了一个美丽绚烂,骄阳似火的七月。走进七月,人们仿佛才真正来到了炎热的夏季,让人难熬。
这个月份是俄罗斯人民最忙碌的季节,农民要收割庄稼和准备牲口过冬吃的草。人们正拿着镰刀从远处走过来,一路高唱着歌谣。马不停蹄地挥舞着镰刀,迅速而又有条不紊地割着草。人们那欢声笑语、挥洒汗水的劳动场面好像就在眼前。大家口中的劳动号子,大声地呼喊着,不断地鼓舞着大家的劳动热情和斗志。当忙碌的割草劳动接近尾声时,人们仍保持着劳动的节奏,哼唱着民间歌谣,好像看到了年年作物丰收的景象。这,也为柴科夫斯基带来了灵感:我喜欢你,多彩的七月;我喜欢你的火辣,喜爱你的执著,喜欢你变幻莫测的天空,当然也喜爱你坦诚的本性。由是,柴科夫斯基欣然举笔创作了这首动听的《七月——刈者之歌》。
《七月——刈者之歌(割草人之歌)》中的这个“刈”字,指的是割草或者是收割谷类的意思,而《刈者之歌》以民间生活写实 (农民们割草的情景)为题材、以民歌旋律创作的具有查尔塔斯舞曲风格的一首钢琴小曲,此作品不仅描写了俄罗斯农民不怕夏日的酷暑,辛勤劳动的形象,歌颂了俄罗斯农民在劳动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质朴、乐观、豪爽的精神特质。而且,柴科夫斯基运用生机勃勃的音乐语言对劳动者进行生活写实,抒发了内心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钢琴曲《七月一一刈者之歌》,4/4拍子、降E大调、快板,曲式结构采用的是带有尾声的再现单三部曲式,属于小型曲式,是音乐作品中最常见的曲式结构之一。其表现手法灵活,结构完整可运用于不同题材形式。全曲共56小节,总体由首部(A)、中部(B)、再现部(A')和尾声四个部分构成。也就是A乐段(第1-14小节)是由两个乐句组成,分别为a、a‘;B乐段(第15-36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分别为b、c;A´乐段(第37一50小节)是A乐段的动力再现;尾声部分(第51-56小节)类似于一个乐句。
A乐段(第1-14 小节),从整体上看是由两个7小节的乐句组成的,每句又可分为3+4小节的两个乐节。从旋律的发展手法来看,每句的前5小节旋律在高声部,第一乐句后2小节旋律在低声部,第二句后2小节旋律依次在内声部和低声部。该乐段的调式调性布局是bE-c-bE。乐曲一开始就运用大调,先从bE上展开,和声建立在降E大调上,最后2小节已转入平行调c小调,为开放性结构。在和声配置上,持续音的灵活运用较具特色。作者用主和属双持续音贯穿整个段落。其情感色彩明亮开朗,音乐直接干脆效果近似劳动号子,声音结实饱满,和声明亮。
B乐段(第15-36小节),是对比型的中段。在这部的开始作调式调性的对比,使乐曲进入了平行小调c小调,此时音乐从民歌旋律转向带有舞蹈性民谣风格,产生一种委婉感情色彩的同时音乐逐渐走向高潮,那号角般的音型和音调与A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段乐曲由b+c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b由4+3两个不等长的小句组成,低音声部是主三和弦分解式的固定音型的跳音,整句的低音建立在主持续音上;第二乐句c由4+4两个小句和7小节的扩充组成,这个扩充的功能相当于属持续性质的连接。最后,调性转回降E大调。其节奏轻快活泼,展现了农民们欢乐的割草情景。
A´乐段(第37-50小节),是A乐段的变化重复,结构相同。乐曲回到了降E大调,相比之下的和声丰富音乐形成了变化再现。变化之处在于高声部的旋律在长音处做了分解和弦的填充,在织体上加强了内声部的复调化处理——出现了三连音的流动固定音型,同时低音在降E大调的主音和属音上交替持续。此时调式调性进行的回归使音乐作了首尾呼应,音乐情绪开始变得平缓。A´乐段与A乐段相比较,具有装饰性变奏特点,内声部三连音节奏轻快,一直延续到乐曲的尾声。
尾声(第51-56小节),这6小节顺应再现段的材料延伸发展而来,前3小节内声部延续三连音的节奏律动,右手主和弦柱式长音,低音为属主的进行,和声配置为辅助式进行,预示着音乐的结束。
《四季》在钢琴上描绘的是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它创造出一种抒情的意境。音乐表现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自然景象:季节的周而复始,到处生机盎然,动人而又充满诗意的同时表达了柴科夫斯基性格开朗的一面以及对幸福的追求与渴望、幻想与沉思、欢乐与豪情壮志。
钢琴曲《七月——刈者之歌》音乐朴实充满活力,描绘农民扭转肩膀、挥动手臂、弯腰摆力、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音乐风格情绪高涨,具有民间歌曲的率真、爽明的风格。表现出人们对于丰收的喜悦心情。
钢琴曲《七月——刈者之歌》是一首以劳动者收获情景为题材的风俗性小品。音乐以俄罗斯民歌为基调,表现了劳动者开朗、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精神风貌。首部像一首淳朴的民歌,两个七小节的乐句,显示出不对称结构的俄罗斯民歌的特征;中部更像一首劳动号子,以两拍为一个周期的强弱交替,左手连续不断的固定低音,仿佛模拟着人们劳动的节奏,一遍又一遍不停的劳动着,而丰满的和弦旋律表达出农民自豪情感,他们正在为自己的劳动高歌呢;再现部,用三连音的流动音型作为装饰,为热烈的音乐气氛增添了几分轻松快感。
钢琴曲《七月——刈者之歌》,这是一首典型的民歌旋律,最后民歌主题升华为一种“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的意境。这首乐曲充满了查尔塔斯舞曲风格,描写了田园清爽的氛围,让人在炎炎夏日仍然可以感受到一丝清凉。这炎炎的夏日,也带来了别样的风景:七月,我们很多小朋友都迎来了快乐的暑假,愿大家尽情的享受这美好的夏日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