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百废待兴,况且出了不少大家。论“文”,有钱钟书、郭若沫、曹禺等人;论“理”,有邓稼先、杨振宁、钱学森等人。而现在国家强盛,却屡屡爆出芯片制造受阻,5G技术被拦海外,高新科技技术处处受制于人,百万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终其原因,还是在人才教育上出了问题。
一位心理学老教授直言:现在多数的父母、学校只注意孩子“智商”、“成绩”的培养,却忽略了另外2个“商数”和1个“能力”的教育;这也是现今中国教育问题频出,大学生汪洋一片,人才需求却跟不上社会需求的根本原因。
“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我们常说一个人“聪明”,一般就是在说这个人“智商”高。然而除了“智商”,心理学家指出,“情商”和“逆商”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更大。
这里说的“情商”也不是指社会上普遍认为的,一个人“会说话”,处事“圆滑”。“情商”高的真正表现,是一个人良好的自我情绪管理,自我认知、自我激励,人际关系以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仅仅是情商的一小部分。
有的学生,平常学的也很好,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却常常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高考失利的例子太多,终其原因都是因为做不好自我情绪的管理,是在“情商”在出了问题。情商不佳的人,往往容易关键时期掉链子,一败涂地。情商高的人,不仅是在为人处世方面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也往往在面对挑战的时候,能有效的激励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获取成功!
“逆商”对一个人的作用,则比“情商”和“智商”更重要!没有人一生能一帆风顺,而现在社会环境压力的增大,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陷入“抑郁”的陷阱中不能自拔,都是“逆商”缺乏的表现。“在逆境中成长”其实是每一个人都要学习的功课。动辄因为一点小困难就退缩,“成功的桂冠”即使近在咫尺你可能也摘不到!
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稀缺资源,如果不能发现,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
“创造力”一直是教育界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是培养好孩子的创造力,除了学校老师,更要从家庭教育做起。成年人是扼杀孩子“创造力”的最大凶手,我们总在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怎样获取“正确答案”,衡量孩子的功课,我们必须要用分数、要有对比和标准。
我们告诉孩子“鱼儿是不可能在天上飞的”,“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但是,想象一下我们现在用的科技,我们的视频电话不就是古代的“千里眼、顺风耳”吗,我们没有翅膀,却也不还是靠飞机“飞”上了天空吗?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想不到,而是你不敢想,还去嘲笑那些“异想天开”的人。在创造力造就上,这个社会其实从孩子到成人,人人有责。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想当年,有的人在学生时代叱咤风云,然而步入社会后却泯然众人;每个班级上,也总有几个坐在角落里不起眼的同学,一翻摸爬滚打后,在社会上“混”的风生水起。并不是每个成功人士都有爱因斯坦一般160的智商,更是靠良好的“情商、逆商”以及“敢想、敢做”取得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