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少走歪路,会以自己的遗憾来警示孩子,例如一些家长因为年幼时顽劣辍学,而出社会后因此吃亏,就会更加要求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如果孩子年长一些,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了,就会发现父母在用这种方式来弥补他们自身的遗憾,甚至反问父母:“你自己都没做到的,凭什么要求我做到?!”
事实上,这种被孩子揭伤疤的事情,还是早些面对好一些。
这天,爸爸看到儿子一直在摆弄着日记本不学习,一下火起来就开始训斥儿子:
“你不好好做作业,你老看那破日记本!”
说着,还气愤地把儿子手中的日记本给夺了过来,也算是名正言顺地观摩孩子的“小秘密”。
爸爸一看日记,眉头就皱了起来,一边看还一边给孩子读出里面的内容:
“今天的我很不开心”
“老师批评我了”
“说我在课堂上玩弹弓”
“往女同学的口袋里面装虫子”
“请家长来谈一谈...”
对于日记的内容,爸爸是越读越不淡定,感情这孩子一天天上学就净瞎胡闹,扰乱课堂纪律、欺负女同学、被叫家长一样都不落下。
还没等爸爸挽起袖子,孩子就很无辜地说出了一番话,这番话不但让爸爸火气全消,还连消带打的,让父母像是吃了苍蝇般的难受。
爸爸正准备教训儿子,让他有一个深刻的记忆,谁知孩子说道:
“爸爸”
“这是我从你的旧箱子里翻出来的!”
天呐,敢情这是爸爸小时候的日记,原来为非作歹的是爸爸,这下爸爸的脸可没地儿搁了!这事儿要是让奶奶知道了,估计这位爸爸,就真的凉凉了。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教育方式就是“按我说的做”,在这种教育理念下,父母自身没做到、没做好的事情,却要求孩子做到并且要做好。
可孩子们是天生的观察模仿高手,他们在不自觉间就完成了“按父母做的做”的学习模式,当父母自身言行不一的时候,自然也就教不好孩子了。
很多父母其实在按照自己的理想自我塑造孩子,但如果自己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相差太远的话,孩子长大以后,就容易出现强烈的叛逆心,因为他会发现,父母其实是“说一套做一套”。
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自己也在成长,他们就不容易对适应社会产生恐惧和过分的焦虑感。并且,如果他们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成长,就不会动辄干涉孩子的成长。
家长们应该明白,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相关的原因。要想孩子得到改变,整个家庭系统都应该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