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快过一半计划未执行?用这4个问题自查,让孩子暑假不虚度

2019-07-25     小灿亲子教育

今年暑假已经快过一半了,我认识的一个大姐和我说:

孩子开学上初二,本来打算暑假报补习班,提前学一下初二的内容。可是由于孩子反对,就只是一起制定了暑假计划,让孩子在家里自学。

然而,孩子根本没有按约定那样执行计划。比如,为了劳逸结合,暑假计划中专门留出了休息时间。孩子要求玩手机,妈妈也同意了。可他玩着玩着就会忘记时间,导致很多任务无法完成。

而且,孩子一方面不想学习,一方面又特别焦虑,认为自己很失败,行动力太差,什么都做不好,担心开学以后会被其他同学比下去。

因为孩子压力太大,即使没有好好学习,妈妈也不敢说什么。可是又觉得,不能这样放任孩子,不知道如何是好。

暑假快过一半计划未执行?

我非常能理解这个孩子。他觉得有压力,是因为他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如果他脑子中有很多事情是没有完成的,那么他就会一直焦虑,一直觉得有压力。

而这种压力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到,心里不停地想“我懒惰、我自制力差、我不行”等等,没有信心继续接下来的计划。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怎么帮助孩子呢?

“我懒惰、我自制力差、我不行。”

第一步,永远是安慰孩子,帮助孩子重新认识计划,缓解内心的焦虑。

不仅是孩子,我们大人也是这样,明明制定了很详细周密的计划,但是一旦执行起来,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理由,阻碍着我们。

我们要告诉孩子,计划并不是一个死标准,而是为了帮助孩子划定一个大致的行为框架而制定的,是为了让行动更有方向,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

无法百分百完成计划,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哪怕我们只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六十,百分之八十,都是非常好的。

一旦孩子知道告诉自己,“我今天如果能完成计划的80%就是胜利”,那么孩子的这种焦虑也会减少,只要他敢于开始,那么完成全部计划,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我今天如果能完成计划的80%就是胜利。”

第二步,缓解了孩子的焦虑情绪后,才可以开始分析原因,一一解决。

计划没有完成,主要是因为时间和任务量之间出现了问题,可以带着孩子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看看是不是受到了其中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的影响。然后,再针对原因,一一解决。

1. 检查学习环境和作息,把家当作最佳的学习场所

问题呈现:

家本来就是休息的场所,很少有父母能在家里构建类似公共空间的学习空间,因而家里也是充满了各种“诱惑”。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分心,比如打开冰箱吃个冰棍解解暑,洗个水果啃两口补充糖分,吃个巧克力补充体力,看看电视犒劳一下自己等。

同时,因为很少有孩子能从内心把假期当成学习的最佳时间,只是认为能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就行了,缺少动力支撑,就很容易被家里的各种因素所诱惑。

家里充满了各种“诱惑”。

解决方法:

想让孩子在家时,保持一些紧张感,不过分放松,可以先检查一下周边环境,打造出一个悬系空间。但是更重要的是,从作息时间上下功夫。如果孩子有好的作息习惯,那么学习的规律性也就有了保障。

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跟在校的作息时间保持基本一致,比如孩子上学时,早上七点起床,那么暑假在家时,可以稍微晚起一会儿,但是也尽量在八点前起床;睡觉时间也是一样,可以晚睡半个小时,但是绝不能熬夜。

这样一来,孩子就能够感觉到,在家里也是需要纪律的,也能制造出紧张感。在学习的时候不至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知道克制自己。

在家的作息时间跟在校保持基本一致。

2. 排除外界干扰,主动和影响因素保持距离

问题呈现:

当有外界的干扰出现在孩子面前时,孩子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比如突然有某个同学来找孩子玩,或者有人突然和孩子视频通话,约孩子打游戏等,都会打乱孩子的正常学习。

这些还比较容易解决,最难解决的是手机干扰。上学时,很多家长不允许玩手机,但是一到了暑假,就把手机的使用权又重新交给了孩子,导致孩子在学习时也把手机放在身边。

如果持续这样做,孩子的学习就会被手机一次又一次地打乱,因为拿起手机的这个动作已经变成了孩子下意识的行动,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可能玩了一会儿,孩子才发现:“咦,我什么时候玩起手机了?”

“咦,我什么时候玩起手机了?”

解决方法:

其实别说是孩子了,我们大人也是这样,生活中有太多的地方需要用到手机,也导致我们对手机过度依赖,每隔几分钟就会把手机拿出来看一下。

那我们怎么帮助孩子呢?最好的方法是,刻意屏蔽打扰。每天早上确定一下需要用的资料和学习用品,把它们放在书桌上,除此之外,可以放水杯,但零食、手机之类的不能放。

同时,还要让孩子在学习前关掉手机等设备,每天只在集中时段开机,除非特殊情况。如果孩子说需要查资料,那就先做其他任务,把需要上网的任务集中在一起解决。

最好的方法是,刻意屏蔽打扰。

3. 平复心情和状态,不把时间浪费在重建秩序感上

问题呈现:

在孩子坚持执行计划时,内心会感觉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当中。但是当突如其来的变化打乱了计划后,孩子可能会因为失去内心的平和与秩序感。而如果想要平复这边秩序感,仅靠孩子个人的力量,会非常吃力。

而与此同时,孩子的学习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一些不会的难题,这些也会影响孩子的心情和状态,导致后面再也学不进去。心理素质不好的孩子,甚至会破罐子破摔,很难再重新找回原来的学习状态。

心理素质不好的孩子,甚至会破罐子破摔。

解决方法: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掌控感,如果计划被打破,就会感觉被剥夺了掌控感,觉得很烦躁,甚至陷入其中,不可自拔。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就离荒废不远了。

孩子此时是被情绪控制了,我们需要提醒孩子,一个人的情绪、行为,不等于他自己。哪怕做得不好,心情不好,也不能因此就进行自我批判。

最好的方法是,暂时不理会这种情绪,继续学习下去。也可以换一下其他的科目或者简单、轻松一些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样很容易获得成就感,也会重新得到掌控感。

换一下其他的科目或者简单的内容学习。

4. 检查计划的合理性,不在根源处犯错

问题呈现:

有些时候计划没有完成,不一定是因为孩子做得不好,还有可能是因为计划本身缺乏合理性,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因为我们都有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低估任务难度的倾向,所以很容易设置了过高的计划,导致孩子必须集中全部精力才有可能完成,没有一点弹性空间。

有些时候计划没有完成,是计划有问题。

解决方法:

很多人不喜欢把计划变来变去,这能理解,但是一成不变,要求孩子每天都按照计划的内容做,却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因为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往往会高估自己可用的时间。所以,我们需要指导孩子,记录一下时间,看看自己一天的可用时间到底有多少,然后把休息时间,做其他事情的时间留出来,再来看一个计划的内容是否合理。

与此同时,还要考虑一下任务的难度有多大,可以在自己预估所花费的时间上增加5到10分钟,给自己一些余地。而且,很少有人能像想象中那么专注,被干扰导致花费更多时间的情况,也要考虑在内。

检查计划的合理性,不在根源处犯错。

在孩子自制力不足的情况下,制定和执行计划,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尤其是暑假时间还这么长,很容易让人感觉到疲惫。

所以在暑假即将过去一半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带着孩子盘点一下自己的暑期计划。如果孩子没能很好地执行,就很有必要调整,让孩子抓住剩下的时间,这个暑假不虚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v_hLGwBmyVoG_1Zg5o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