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6日-19日,中国肿瘤学大会将在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抗癌协会承办,国际抗癌联盟、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协办。会议的主题是: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会议期间,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0余名肿瘤医学界精英共聚首,针对肿瘤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临床和研究热点,展开广泛交流和学术探讨。
8月16日,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同一天一起行”持杖健步走活动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广场举行。国际抗癌联盟、中国抗癌协会领导、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康复会代表、重庆癌症康复会患者、志愿者300人共同参加。
“同一天一起行”持杖健步走活动
本次健步行活动从徒手健步行升级为持杖健步行。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会长史安利介绍,“同一天一起行”是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的品牌活动,如今,越来越多的癌症康复者们加入到其中,用积极、乐观的行动证明“癌症并不等于生命的终点”。
“活动旨在倡导健康的运动方式,号召公众关爱自身健康,定期接受癌症筛查,呼吁全社会关爱癌症患者。”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吴永忠说,癌症康复会的患者用积极、乐观的行动证明,癌症并不等于生命的终点,并不等于幸福生活的结束。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向全社会展示癌症患者的精神风貌,鼓励还在疾病煎熬中的病友勇敢站起来,走出阴霾,活出精彩,而且有助于提升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营造全民防癌抗癌良好氛围。
在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上,康复分会场将围绕“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转变”主题,通过主题报告、分享交流、上下互动,指导患者科学开展康复工作,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提高患者组织和患者参与度,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提高健康素养,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患者康复、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8月16日,癌症康复会会员将举行读书会和文艺演出等活动,科普癌症预防、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营养干预,分享抗癌新路历程和故事,用舞蹈诠释“肿瘤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抗癌理念。
明日亮点内容抢先看
视网膜母细胞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范先群教授的汇报主题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进展与挑战
范教授将从我国诊疗现状、前瞻性临床研究进展、综合治疗新模式、靶向治疗临床研究的开展和药物筛选研究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眼内恶性肿瘤,90%以上发生于3岁以内婴幼儿。从我国开展的一项较大型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我国眼内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高达83.9%,眼球摘除率超过60%,死亡率超过10%。目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包括治疗方案不一、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治疗水平不高等问题。
在化疗为主的治疗模式下,全球首个视网膜母细胞瘤介入化疗多中心RCT研究显示出动脉介入化疗组保眼率显著较高。视网膜母细胞瘤不同阶段治疗方法也不同,需多种治疗方案联合使用,建立综合治疗方案。该疾病也和基因突变相关,抑癌基因RB1是大家熟知的突变,目前也发现了新的基因突变与之相关,靶向治疗临床研究势在必行。
三阴性乳腺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的汇报主题为:攻克三阴性乳腺癌,路在何方?
邵教授将从乳腺癌的分类、分子分型、综合治疗、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处于分类治疗时代,ER、PR和HER2表达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是预后最差的乳腺癌亚型,目前临床上仍以化疗为主,未找到可广泛应用的治疗靶点。
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模式可分为分类而治和靶向治疗。IMPassion130和OlympiAD研究分别显示了PD-L1抑制剂和PARP抑制剂在相应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但仍需探索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分子分型基础上的靶向治疗是三阴性乳腺癌潜在的治疗模式,2019年《Cancer Cell》杂志发表的文章提出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复旦分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靶向治疗将是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肝癌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孙惠川教授的汇报主题为:肝癌领域的中国声音。
孙教授将从早期、中期、晚期肝癌领域的中国专家领衔的研究进展、以及其他重要研究进行进行阐述。
在早期肝癌领域,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2个独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明术后复发高危病人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可以减少复发改善术后生存。此外,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乙肝病毒低载量患者术后接受抗病毒治疗仍能改善生存。
在中期肝癌领域,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临床研究显示,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好于TACE治疗,更引人注目的是研究显示,持续HAIC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显著好于索拉非尼。
在晚期肝癌领域,REFLECT研究显示,仑伐替尼用于肝癌一线治疗的OS与索拉非尼类似。在肝癌的免疫治疗研究中,虽然近期有两个研究未达到预期,但PD-1抗体用于肝癌的抑制作用获得确认。而PD-1抗体联合其他靶向治疗、化疗的初步疗效已被证实。
乳腺癌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解云涛教授的汇报主题为:家族遗传性乳腺癌-中国之路
解教授将从中国乳腺癌患者BRCA1/2突变特征、中国乳腺癌中其他易感基因的突变特征及临床意义、中国BRCA1突变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选择、携带BRCA1/2突变的中国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发病风险、中国BRCA1/2突变健康携带者乳腺癌发病风险、中国BRCA1/2突变健康携带者的预防干预六个方面阐述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