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古朴,千年历史,因有石雕像千余尊而故名,山西省太原千佛寺

2020-03-17   视觉秀旅游

千佛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金牛东大街杨家坡,因共有石雕像千余尊,而故名,据寺中遗留石雕小佛和历代续修碑记推测该寺创自唐代,中华民国二十一年曾多次增补修缮。1991年对其进行了搬迁复建,1983年,该寺被列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寺座南朝北,寺基有二层平台,第一层平台高2.5米,出一陛19级,第二层高1米,出三陛4级。中有山门三间,旁有四角钻尖顶钟鼓二楼,后部设置汉白玉台阶可判盘旋而上。院内两庑扩大成五间,便于开展文物陈列。大殿五楹,悬山式青灰筒瓦,檐下施五铺作斗拱,六抹格子三大门,涂金绘彩,秀丽壮观,宏恢俊巧。


两侧各有三间耳房,与大殿高低参差,前后有序,更突出了大殿的雄伟之势。极赋特色的是在大殿后壁嵌有石雕小佛千余尊,这是本寺文物的精华之所在,也是得名的缘由。


它共有79块同一高度的石雕条石用9排长方形排列法拼接成长10.0米,高2.85米的镏金佛像1084尊。每一尊佛像都一式跌坐在高13厘米,宽10厘米的佛龛内,用压地法以突出佛像。佛像高8厘米左右,面目端庄,风度潇洒,衣纹流畅,手印有成道印,说法印,双手合掌,更多的是双手重叠,手心向上,手放在膝上的禅定手印。各有名叫,数之难尽。总之千佛像的雕法技巧不一,以墙面的右上角为佳。佛像形体为束腰、宽肩、圆脸应为隋唐风格。

从技法上看。尚有唐以下的五代、宋代等朝遗物,至今仍然放射着不朽的艺术之光。从中不难看出石佛艺术发展的趋势,是研究太原地区佛教艺术的重要历史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