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嚼馒头有甜味吗?(自测是否易胖体质)

2019-10-18     经易棠

现在很多人减肥不再像过去一样纯节食了,在初步了解了一些减脂原理后,他们开始了“低碳饮食”之路。

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少吃大米面食等主食或土豆红薯等根茎类蔬菜。


不过减肥开始没两天,他们又开始担心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少会不会导致身体有不良反应...别急,在想知道碳水对自己的影响之前,小棠先教你如何判定自己的碳水摄入是否合理:

| 碳水摄入是否合理?嚼块馒头就知道

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吃馒头的时候会从食物中渐渐感受到甜味,但是有的人似乎没有类似反应或者说反应较迟钝。

这其实是因为大家对碳水化合物的耐受程度不一样。


口腔内唾液淀粉酶浓度高的人,

能更快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小分子糖,从而感受到甜味;

口腔内唾液淀粉酶浓度较低的人,

则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感受不到甜味。

一项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显示,唾液淀粉酶分泌能力较差的人(长时间感受不到甜味的人),从基因上就注定比其他人更容易发胖,他们更应该限制自己的淀粉和糖分摄入。

所以想要知道自己碳水摄入是否合理,可以试着嚼一小块馒头,记录从开始到尝到甜味的时间,如果超过30秒,那就说明你的唾液淀粉酶浓度较低,应该严格控制自己的碳水摄入。

| 碳水化合物,太多太少都不好

回到第一个问题,“低碳饮食”的人们会不会存在身体隐患呢?

《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预期寿命呈“U型曲线”关系。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全天摄入总能量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比小于40%)和供能比高(大于70%)的饮食模式,都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而中等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者(50%~55%)死亡风险最低。

也就是说,碳水不能太多不能太少,只能正好。


| 这样吃主食,营养健康不易胖

那么问题来了,具体应该怎么吃呢?

我们都知道碳水的主要来源是主食,所以吃好主食就能管好体内的碳水化合物。

小棠这里有一份享用主食的四大原则,大家记好笔记哦:

1. 重食材,轻做法

尽量从面食“出圈”,可以尝试更丰富的食材,比如不加糖的八宝粥,既有米又有杂豆,十分营养。

2. 粗粮杂粮占主食1/3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一般人群每天应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也就是说,粗杂粮应占主食的1/3左右。

3. 尽量健康的烹饪方式

错误的烹饪方法会让主食营养大打折扣。

·不要过度淘米,反复搓洗会使米粒外层营养丢失;

·少用油炸、煎炒等方式制作主食(比如一些传统早餐);

·煮粥别加碱,用酵母发面而不是小苏打。

4. 小口吃饭,大口吃菜

过去资源匮乏的年代,人们常常吃一小口菜过一大口饭,虽然比较容易饱但是并不健康。

作为现代人应该更讲究营养搭配,尝试多吃点菜配一小口饭,这样吃也不容易胖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7IK4G0BMH2_cNUgKh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