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大运动发育规律,妈妈们最好早了解,帮助孩子快速成长

2020-08-06   育儿小香

原标题:宝宝的大运动发育规律,妈妈们最好早了解,帮助孩子快速成长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妈妈们的孕期也结束了,即将进入下一个阶段。父母一面满心欢喜地迎接小天使的到来,一面要做好新手爸妈的准备。

对于父母来说,照顾好一个婴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会有很多疑惑难以解答。宝宝会有很多的小动作和大动作,新手父母难免会有时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去应对。

比如宝宝为什么会哭呢?宝宝什么时候会坐?又在什么时候会爬呢?这些疑问都是有迹可循的,妈妈不妨多观察宝宝平日里的举动,多去了解一下宝宝运动发育的规律。

个体差异不同,发育状况也会不同

小米升级做了妈妈,每日陪伴着宝宝,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不知不觉中已经六个月了。

好友的孩子也是六个月大,早早的就可以独自坐立了。小米也很是焦急,生怕宝宝出现什么问题,于是带着宝宝去医院询问医生。

原来每个宝宝的发育状况是不同的,有的宝宝会偏早些,有的则晚一些。

医生告诉小米,虽然宝宝已满六个月,但是

也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帮助宝宝练习

,自然就学会独立坐了。

听了医生的话,小米才松了一口气,对于新手妈妈来说,不免对宝宝的诸多事情还不够了解,还要多多学习才好。

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妈妈们有时不要过于心急,只要宝宝遵循正常的运动发育规律,就不必过于担心。

宝宝的大运动有规律可循,妈妈们要多多了解

4

个月

新生儿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觉,有时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动作。父母可以帮助宝宝锻炼颈部力量,渐渐地学会翻身。

宝宝在四个月的时候,颈部和腰部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妈妈们也会很容易抱起。

此时的宝宝依靠妈妈扶持会坐得住,开始对自己的小手饶有兴趣。妈妈应该

加强宝宝的颈部锻炼,练习翻身的动作。

5

个月

有了四个月的基础练习,此时可以开始锻炼宝宝坐立的能力。宝宝的腰部还不足,而且平衡能力也会很差,需要一些支撑物来帮助坐立。

妈妈要记得继续练习宝宝的翻身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练习坐,

每日最多坐十分钟就可以了

6

个月

妈妈要格外注意这一时期,此时的宝宝会有更多的下肢动作。六个月之后,宝宝不仅会学着独自坐,而且移动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7

个月

七个月的时候,宝宝已经学会了翻身和独坐,而且越来越熟练。宝宝此时的手部动作也会增加,不会仅仅局限于坐了,开始利用手脚和肚子向前进行微小的挪移。

妈妈仔细观察会发现,此时的宝宝四肢动作会更加灵活。妈妈

可以在宝宝趴着的时候,在前面放一些玩具。

8~9

个月

八个月时,宝宝日渐成熟的动作,不只会满足于爬来爬去,而且会在

爬行和坐之间游刃有余

。久而久之,宝宝会慢慢地学会手脚并用的来回爬行,这样可以促进宝宝的协调能力。

当宝宝完全掌握了爬行的技巧之后,就会利用周边的家具进行向上拉的动作,九个月大的宝宝就会开始学着站立。

10~11

个月

十个月的宝宝会借助周围物体站立片刻,即使站得不够稳,时间也会越来越久。此时妈妈可以扶着宝宝进行迈步的尝试。

宝宝的下肢活动能力加强,腿部发育也越来越好,对站立和行走渐渐有了极大的兴趣。妈妈要注意活动范围的安全,尤其是一些细小危险的物品。

12

个月

宝宝可以扶着物体慢慢向前走,自己开始走路练习。宝宝过早地进行行走练习,并不会有太多好处。

妈妈要注意不要给宝宝进行行走训练,也不需要学步车,影响宝宝的腿部发育。宝宝学习行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

宝宝的运动规律,不需刻意训练

1)让宝宝多趴

建议宝宝在1-3个月的时候,父母可以辅助进行趴的练习,让宝宝多趴着一方面可以锻炼宝宝抬头,另一方面也能让宝宝充分活动,对宝宝智力也会有所帮助。

2)不过早训练站

很多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快点会走,因此有时候会特意的让宝宝久站,实际久站对于宝宝来讲并不建议。

因为宝宝刚开始学站的时候,其骨骼还未能发育完善,如果宝宝久站不仅不能够让宝宝学步的时候更快,反而会影响腿部的正常发育。

3)鼓励宝宝独立

宝宝从三个月开始便逐步的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因此可以从此时开始锻炼宝宝独立。

但由于宝宝较小,所谓的独立是在家长监护下,让宝宝自行的去做运动,如:翻身、爬、坐等。因为只有反复的练习宝宝才能从中掌握技巧,才能真正意义的学会。

宝宝出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大致可以分为:抬头、抬胸、坐、站、行。

【雪莉妈妈寄语】

妈妈们不要过于着急,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及早了解做好心理准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