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仙脚迹
故事是这样的
厦门灌口与长泰县交界的连绵群峰中,有一座”仙人旗”山,山上有一块大石,石上有个尺把长的大脚印,杏林区的白鹤掺有一块形似青蛙的大石上也有这样一个脚印,然后高浦春海间的宝珠屿偏偏又有一个如此一般的脚印,你说怪不怪?
原来是以前八仙中的铁拐李下凡间云游到厦门,第一步便落在”仙人旗”山,第二步便跨到白鹤山,第三步自然就迈向宝珠屿,这就是仙脚迹的由来。
02
可以吃的国姓兵
故事是这样的
民族英雄郑成功被尊称为”国姓爷”几乎家喻户晓吧,他的兵自然就叫”国姓兵”。那大家知道国姓兵可以吃吗?
讲起鼓浪屿的康泰淹,古时候周围海滩一片滩涂,遍产海贝”公大”地名便叫”公大湾”慢慢才谐音雅化康泰淹,那时有人出了一个上联”公大湾大公抓公大”求对,不久有人对上”火烧街烧火喊火烧”,这”火烧”街也是厦门地名。(”大公”是舵工,”烧火”是厨子,以前俗称有意思吧)
这事传到当时在鼓浪屿的国姓爷耳里,就到”公大湾”看公大能不能作为食品,一查发现一种有红色斑点的贝壳比公大更鲜美,营养又丰富,兵士吃了能以一档十,从此人们将它与”国姓兵”一视同仁,也称之”国姓兵”,今天我们看不到它了,或许国姓爷前身既是神鲲,大鱼游到哪,小海贝当然跟到哪!
03
鲁迅先生剃头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鲁迅先生到厦门市区理发师傅,旧社会理发的座位分等几,理发店老板看见他长发垂耳,衣着寒酸,心中看他不起,便马马虎虎地一理了事,理完之后,鲁迅先生不动声色,随手抓了一元银洋,数也不数,直接塞给那师傅,然后飘然而去。那师傅接过一元银洋,本来不列等的位子理发是一角钱,发现竟然比牌价多出几倍,一时又惊又喜,事后打听了才知道他是鼎鼎大名的”鲁迅先生”。
过了一段时间,鲁迅先生又来这家店理发,衣着打扮,一如既往。那师傅认得是上次来的那位“鲁迅先生”,立刻殷勤起来,又是端茶,又是敬烟,理起发来,也是一丝不苟。理完之后,鲁迅先生不慌不忙掏出一把钱,看了一眼牌价,然后小心翼翼地挑出几个,如数付款,一个子儿也不多。
理发师傅接过钱来,脸上写满失望之情。鲁迅先生看在眼里,便笑着说:“上次你给我乱剪,我付钱也就乱付,这次你剪得很规矩,我也只好规规矩矩地付钱。”
对于那位势利的师傅,先生既没有大发雷霆、拂袖而去,也没有苦口婆心、谆谆教诲,而是不失时机地幽上一默,让人在一笑之中,若有所悟。
这也告诉我们人生道理认真对待每个事物不能太势利。
04
无鳔江鱼
故事是这样的
筼筜港在厦门岛西南部,原是一条东西走向,深入岛内胡海港,过去,港内盛产鱼虾,其中有一种背部呈金色、眼如玛瑙的无鳔江鱼,更是名闻遐迩,味道鲜美,民间传说这是吃了“皇帝肉”,俗传,明末清初,郑成功据岛抗清,顺治清帝御驾亲征。
郑军沿港岸与之激战,清兵船驶入筼筜港,进退无路,成了瓮中之鳖。顺治清帝见状大惊,急命弃船登岸,却被郑成功缺嘴炮击中,当场毙命落水,遂尊此炮“缺嘴将军”。港中鱼因食顺治皇帝肉而形变,厦门俗语:“江仔鱼食皇帝肉,畅快无肚”即从此出。
这些故事,你都听过吗
关于厦门,你还听过哪些传奇故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r2g6XEBfGB4SiUwXu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