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二月二
惊蛰过后,绵延不绝的春雨淅淅沥沥,潮湿了冬日里干燥的土壤,缠绵了驿动的心霏,播下了春天的种子,吹响了春耕的号角。
二月初二民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剃毛头”。剃龙头,指二月初二理发,借龙抬头之吉时,为儿童尤其是新生婴儿理发,叫剃“喜头”,保佑孩童健康一路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也选择二月初二理发,希望过完正月,新的一年好运频频,生产生活顺顺当当。
二月初二民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雷乍响、雨水增多、万物生长,春耕由此开始。
“头牙”摆上丰富的贡品
闽南二月初二又称“头牙”,是传说中土地公福德正神的千秋寿辰。家家户户准备“三牲”、“五果”虔诚祭拜土地神。现在都以面粉做成“三牲”的模样代替真实的动物祭品,“三牲”、“五果”象征着金、木、水、火、土,比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供品中,鸡和猪是必不可少的。
祭拜前,家中长辈站在中间,带领全家祭拜者,面对土地神鞠躬、磕头,点一炷香插在神像前,口中默念吉利话语,恭请土地神享用供品,而后站立一边。一柱香缓缓燃烧,表示土地公正有滋有味享用贡品,此时一家人须静静肃立两边,不允许大声喧哗及随意走动。尤其禁忌站立供品中央,以免大不敬。
焚烧金纸
待梵香燃烧大半后,祭拜者再次企求土地爷保佑一家平平安安,生意兴隆等,随后开始烧金纸,放鞭炮。烧的金纸讲究数量越多越好,燃放的鞭炮则越大串响声越大越好。
二月初二当日,闽南各家各户祭祀“土地公”,各商家老板们也像“尾牙”、初二十六“做牙”一样,祭拜土地公。财神土地公圣相左手持金元宝或银锭,代表财富;右手拄拐杖或如意,象征事事如意。商店老板们置办宴席,款待店中伙计、学徒,企盼新的一年,财神土地公保佑财源滚滚,生意红火。
福德正神永保乡里安宁平和,五谷丰登
民间传说中的福德正神土地公亦是玉皇大帝委派掌管人间土地的“地方神圣”,供奉祭拜土地公,不但可以保护乡里安宁平和,保佑农业有所收成,游客旅途一路平安,甚至还可保护祖宗风水宝地,不受邪魔侵扰。《西游记》中,齐天大圣每到一处,遇有不解之事,就挥动手中金箍棒敲打土地,此时和蔼可亲的土地公即现身讲解,神奇无比。
石井古有谚语“土地公白眉毛,没人请自己来”形容土地公公道正派,深得人心,广受欢迎,家家户户遇有喜事,不用迎请自行登门照料。典故“闽南土地公庙少有土地婆”,据传说闽南一带土地婆私心欲过重,故庙中只单独供奉土地公,冷落土地婆。土地公造像及土地庙大部分偏隅一方,庙小神通广大。石井土地庙位于鳌峰西麓、石井至营前路口,庙小到容不下一人直立,每年元宵节听香神准。只有厦门仙岳山之土地庙,建筑规格独大,号称世界最大土地庙,许是人们今日珍惜土地爱屋及乌,对管辖土地的土地公倍加膜拜的缘故吧。
厦门仙岳山福德正神塑像
唐人王架《社日》诗中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二月二,剃新头,做“头牙”,拜土地公;惊蛰后,沐春雨,迎春光,把酒言欢。又是一年春回归,万物复苏,巡着传统习俗和文化的脉络,赶早耕耘,企盼新年的丰硕。